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相对于其1990年代前叙事的启蒙与寻根姿态,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小说更多地表现出平民叙事的特点:这种叙事一方面尽量悬置外在意识形态制约,贴近生活本身,以平等的方式展示置于生老病死流变中的个体生活情貌;另一方面,在讲述中进行价值建构,将形而下的生存状态导向一种形而上的超越;平民叙事姿态的采用也意味着作家对主体意识的坚守。  相似文献   

2.
《怀念狼》是一部内容诡异的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分折认为,在小说中贾平凹借助狼与猎人的传奇性故事表现了作者“万物有灵”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失去对立面,生命失去自然界的挑战后生命力衰退的疑虑。小说的叙事方式是传统的,而内容则体现了贾平凹先锋性的方面:放弃经验,演绎观念。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学者杜波依斯用“双重意识”概念来解释黑人经验,它指的是非裔美国黑人的两种种族和两种文化身份,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社会、文化上的分裂状态。通过美国黑人文学三次高潮中“双重意识”的不同体现,生动地表现了美国黑人的双重性以及黑人作家们对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思考。只有通过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即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正确地“确认身份”。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以次仁罗布和多吉卓嘎为代表的新生代藏族作家在西藏书写中自党地体现出文化身份的认同,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下蕴含着丰富的人性内涵.次仁罗布的中、短篇小说在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中审视了藏传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念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多吉卓嘎的长篇小说则书写了藏族女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呈现出女性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演示。库切的新作《耶稣的童年》通过描写一对难民在新国家不断遭遇的各方面的冲突,反映了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陷入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而在小说的结尾,为了逃避教育当局即将对大卫实行的强制教育管制的措施,西蒙带着一家人逃离诺雏拉市的逃亡之旅则预示了流散主体无解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华裔美国作家雷祖威的小说集《爱的痛苦》中"错位"现象进行分析,得出"错位"是华裔/亚裔美国人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尴尬处境;而对于错位的多种可能性的描写使作家摆脱了族裔身份的限制,反应了更广阔层面上的现代美国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童年时代跨文化熏陶,为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奠定了文化底蕴。青年时代跨文化教育,让奈保尔产生身份认同危机和文化归属困惑,这是奈保尔成为飞散作家的动因。中、老年时代跨文化旅行写作促使奈保尔不断地在他独一无二的话语里寻找身份认同、文化归属和精神家园。奈保尔是后殖民时代典型的飞散作家。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贾平凹的几部长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陈述。贾平凹从第一部长篇《商州》到长篇《怀念狼》,逐步体现出由写实到“以实写虚”的转变。这一变化是由作家自己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完成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浮躁》《高老庄》《怀念狼》三部作品,从中看出贾平凹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从贾平凹的创作历程来看,贾平凹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责任感的当代中国作家,他以丰富的创作深度介入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心灵深处,对发生重大变革的中国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贾平凹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创作呈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勃勃生机,反映了农村的可喜变化.他前期创作的写作立场、叙述方式、叙述策略明显不同于他的后期创作.分析贾平凹前期创作的叙述内容与叙述策略,可以理解贾平凹书写农村变革的方式,更能领悟他想象中国现实的方法,以及裹挟于其中的作家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0.
小说写作不是现实的摹本,但是,小说也不是和现实无关的虚构。小说写作和作家的个体经验密切相关。从田中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当作家的生存和社会节拍同步的时候,因为作家的个体经验与社会群体经验天然契合,作家的作品也就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但是,这不意味着作家应该忽略其独特性的个体经验,而专门寻求能获得大众认同的宏大叙事来进行书写——如果缺乏作家独特的个体经验,这种宏大叙事往往不能带有感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分别产生于中国和美国的两部作品——《紫颜色》与《黑氏》,都描写了受压迫的女性摆脱束缚,寻找自我的过程。但她们的成长道路又迥然不同,黑氏依靠异性之爱,西丽亚则依靠姐妹情谊。这种不同源自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反映了不同国家女性解放的特点,但它们的最终目标仍是两性的和谐,文学在其最高意义上仍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废都》是作者自我抒遣、自我救赎的笔记文本,它是贾平凹从传统文化中禀承的庄禅文化精神,在当代中国商品化社会中孕育开放的一朵恶之花,也是作者逍遥适意、幻灭危机、纵欲沉沦的心路历程的终点站。拒绝价值关怀的《废都》,证明了贾平凹不可能从庄禅文化中找到抗拒现代生存虚无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与文学译作生存于两个不同的文化语境,而无所不在的文化语境使得差异性在文学翻译中显得尤为突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正确处理翻译中的差异性问题已成为翻译界一个新的关注点。文章以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与其英译本Tubulence中的英译为例,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出发,对汉英文学翻译之异化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了对比分析,认为异化策略有助于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在90年代以4部长篇表现了一个破碎的世界,其中充满了作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上的迷惘,而缺少理性过滤和超越,表现出哲学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称的双边Bailey变换证明了两个新的q-级数恒等式;同时利用q-二项式定理和发生函数法,建立了几个和式的递推关系,并利用已有的q-级数恒等式得到了Ramanujan恒等式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6.
《废都》融合了贾平凹自身的生活经历,作品中的四位女主人公的生活际遇和感情经历真实反映了当代女性在现代文明和商业潮流冲击下的命运变迁,深刻地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缺失。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被各种版本的语文教科书收录的贾平凹先生的散文《我的老师》一直好评如潮,其倍受推崇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坛大家贾平凹先生竟然能够认一个只有三岁半的小儿"为师"。不能否认,这种"以大认小"、敬仰童心的思想意识确实使文章在立意上彰显出贾平凹之坦荡胸怀、大家风范。但是,如果以此就推衍出《我的老师》一文具有"独特之处"的创新精神则未必成立,因为这种"以大认小"、"敬仰童心"的思想却是古已有之——并不为贾先生所独创。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的小说表现出对中国改革开放各阶段的时代氛围进行文学表达的整体特征。从时代书写的角度入手,回顾了贾平凹各时期文学创作对不同时代气息的捕捉与描摹,分析其新作《高兴》叙事的内部分裂状态及其与时代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汉代的政治格局使得汉代士人(或士大夫)有着矛盾的文化心态与复杂的身份,他们在与君权为核心的政治权力的紧张关系中从事着精神文化活动,他们的身份也因此出现多维度的情形.“文人”是汉代士人多重身份中的一种,这种身份的形成体现着士人阶层对精神生活之独立性的吁求.“文人”身份的形成对汉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