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创作是一个漫长的旅程,而文学创作的真实与虚构早已成为一个中心话题,文学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似乎还没有人将它分得清楚。而在这里,文学创造中真实与虚构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不能分离。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中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惊世骇俗的艺术创作,另辟蹊径,为西方学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创造了一种令人不寒而粟的艺术真实。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探寻:卡夫卡在进行艺术虚构时总是脱离不了浓重的自传色彩,这是其创作的主要特征;卡夫卡采用变形、怪诞、象征等现代派手法,使作品呈现出扑朔迷离、光怪陆离的艺术氛围;卡夫卡的作品貌似荒诞.实则真实地表现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透露出浓重的悲观和绝望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小说无法追求到与现实一体化的真实,虚构真实不来自与现实真实事物的直接对应,而来自与现实相差别的符号系统,符号对于真正事物的表达仅是真实的幻觉,表明一种真实被现实承认的可能。古典小说力图建立真实的感情空间以替代时现实的感觉,20世纪小说的极大特点,是虚构真实的符号化,并以此超越现实真实的幻觉。  相似文献   

4.
论数学虚构     
通过把数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活动进行比较,用史实说明了数学虚构物的大量存在,论述了进行数学虚构的可能性、必要性和艰巨性,数学虚构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求解数学物理问题的延拓方法,指出求解同一问题的延拓法的多样性及其不同的物理意义.同时指出,收缩法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虚构作为文学创作的手段,不仅揭示了文学作品的构成方式,同时也规定了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文学作品是非认知的;文学的真实是主观愿望的真实,是关于人的存在的真理;文学的世界不仅是一个虚构和想象的世界,也是一个价值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与宗教面对同一世界之谜、人生之谜。所以文学并不向人们提供科学真理,文学只是人类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21日,一则名为《科学家最新发现:灵芝中存在两种抗癌新物质》的消息报道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意于在作文教学中探索虚构的意义与作用,并为其在作文教学中的不公地位正名。  相似文献   

9.
章学诚从“文以明道”的观点出发,认为文章必须明理、经世致用,同时他对文学创作本身及其规律诸如虚构和奇特等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他的虚构和奇特观既有时代的特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一性的历史是客观的存在,"实录"是作为第二性的历史(历史叙事)的前提和基础,并不是历史叙事的目的。历史叙事中有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史料、叙事者、历史叙事的载体——语言文字,其中叙事者具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历史叙事的载体——语言文字具有比喻性、想象性、虚构性。  相似文献   

11.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既是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又以元小说特征名闻遐迩。本文试图从元小说的角度分析《洛丽塔》的叙事特征,以期对元小说的特征和纳氏作品风格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杨舒 《科技信息》2012,(24):200-200
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成千上万部小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而小说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更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冲击。但这里面有好多人物都是虚构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加情节的趣味和曲折性,使内容更丰富,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作的过程,不只是对真实自然的模拟,它既要突破自然的真实,同时还要结合我们的个性、 感受、抓住本质,并以虚构的手法“重构”艺术的真实,如此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作为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代表作家,林白小说诠释的真实观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既有先锋小说以个人话语形式解构传统现实主义真实观的特质,又与斯写实小说强调对生活进行描述而非编造的真实观相呼应,而且其真实观本身也在不断衍变.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的记叙文教学应坚持把写实放在首位,但必须进行必要的虚构训练,从实际出发,遵循原则,即以写实为主,适当虚构.  相似文献   

16.
文学意义上的小说,虚构性是其成为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考察古代的叙事作品是否是小说或者是否具有小说性,一个重要的标准便是该叙事作品是虚构的还是写实的。但是,同样是虚构,都会因为虚构时心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虚构点。当人类还不能完全从童年时期的心态中走出来时,对外界的强烈好奇和莫明恐惧会在叙事作品中以虚构神奇的状态体现出来。因此,早期的虚构或者记述神仙鬼怪,或者讲述帝王将相的超凡之举,即使少部分写凡人生活,也充满了神异之处。这些虚构无疑反映着人类早年对于自我、外界等客体的心态特征:一是感觉到外界是神奇…  相似文献   

17.
《奇闻怪事》2013,(3):16-18
说到邪恶,或许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魔鬼、恐怖。无论是传说中的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魔鬼都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男人、女人、儿童、成人、真实的、抽象的、小丑或者博士,只要你能够想得到的,它们就可能以那种方式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线索能够作为这些魔鬼存在的支撑,也有很多关于邪恶魔鬼的传闻,但最经典的还是要数小说中的。它们有的是受实际存在的恶人启发创造加工出来的,有的则是纯粹虚拟出来的人物。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凭借人的思维虚构出来的十大邪恶化身。  相似文献   

18.
与以往的文学艺术虚构观不同,海德格尔否定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的幻想和虚构;他所说的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相区分的"另一个天地",则是主体消解、物我相融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世界,才为人在科技霸权肆虐的现代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这一文学艺术虚构观既包含着深刻的洞见,也显示出他的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的新作《考工记》重回20世纪40年代,写出了上海一宅及宅中人载沉载浮开阖的60余载。她在历史追寻的同时关注个人日常经验,化回避为恢复,化疏离为和解;她在器物书写的过程中自觉地忖量人生与文化的关系,寄寓了真切的体悟与忧思。王安忆躬身力行的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创作美学,她忠实地写实,又牢牢把握虚构的权力,营造了其考工之下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虚构化理论和中西方海伦、涂山氏神话文本的故事流变,分析神话构形暗含的虚构“越界”行为,与虚构化行为的现代阐释之间的内在性联系及其赋有的理论意义.分析认为:其一,伊瑟尔的虚构化理论适合用来观察、审视和检测处于流变中的不同时期的神话文本;其二,作为艺术起源的神话,海伦、涂山女的故事流变,缘自于神话虚构所赋有的“越界”行为.概言之,神话虚构“越界”行为从属“不自觉的艺术方式”,然而这一源自于远古神话遗存的“艺术方式”却不断地“在每个时代产生回音”与生产着人类所需要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