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针对现有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的不足,结合新冠病毒(2019-nCoV)特征及防控措施,建立一种新的包含"易感、未隔离潜伏期、已隔离潜伏期、确诊感染、无症状感染、确诊后治愈、无症状感染后治愈、因病死亡"等8个仓室的传染病模型.在模型中考虑状态转移参数的饱和特性,以模拟大量隔离患者对隔离点运行造成的压力、大量确诊患者给医院运行带来的压力.在参数配置方面,考虑状态转移参数在疫情不同发展阶段的时变特性,建立参数辨识模型并利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进行求解.此外,从传播规模、传播峰值和传播峰值时间三个维度建立疫情传播风险指标,全面评估疫情传播风险.武汉和国外(美国、西班牙)疫情的案例分析表明,本模型相较于其他经典模型,能够准确拟合新冠肺炎(COVID-19)的传播趋势,揭示疫情传播机理.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准确预测是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为更准确地预测道路拥堵状态和挖掘拥堵传导规则,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时空关联规则的交通拥堵传导预测模型.该模型使用基于遗传网络规划(GNP)的时空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识别交通拥堵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共现规则,揭示了交通拥堵的时空传导模式.最后,本文基于北京市交通状态实测数据的实证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该模型突破已有研究“先流量预测,再状态分析”的技术路径,将交通拥堵状态作为直接研究对象,揭示了交通拥堵的时空动态传导规律,从而可支持城市交通主管部门提前采取更加系统化的应对措施,提高交通拥堵的前瞻性和动态性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防控是当前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点工作,据此提出运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技术构建COVID-19病毒防控模型,以模拟在不同防控措施下的疫情动态发展趋势。以太原市为例,依据已发现的COVID-19病毒传播规律,制定各类居民智能体之间的交互传染与状态转换规则,实现了COVID-19病毒传播的防控决策仿真模型,在政府和医院的不同政策措施下进行了多情景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智能体建模方法可有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趋势,为城市疫情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可变信息标志诱导下的路径选择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可变信息标志(VMS)被广泛应用于动态交通管理中.元胞传输模型(CTM)可以很好的模拟交通流激波、排队形成与消散等交通流动力学特性.应用CTM研究了无信息诱导路径选择、基于VMS的近视转换和有界理性路径选择等三种规则,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后两种规则可以减少系统 总出行时间,信息服从率越高, 系统的改善程度越大.当有界理性规则的``界'参数设置在一定区间内时,该规则优于近视转换规则, 否则不如近视转换规则.  相似文献   

5.
分析平行应急管理系统对人工社会建模的内在需求, 提出采用网络本体语言对人工社会建立语义模型的方法. 将语义网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智能体模型和人工社会关系网络描述中, 建立应急场景客观世界和社会关系的本体概念集合, 实现智能体的知识和推理规则的语义描述, 提高智能体的智能性和协同能力. 最后以学校暴发H1N1传染病流行为情景, 构建了学生群体社会关系网络的语义模型, 以此为例阐述人工社会的语义建模方法、语义推理方法和语义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建筑楼空间下的突发传染病传播过程,提出了建筑楼空间下突发传染病的多阶段超网络传播模型,从多阶段传播、多属性层子网构建、改进的仓室模型嵌套等方面对该模型进行设定,并对不同情境下传染病的传播动力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建筑楼空间下突发传染病传播过程受建筑楼空间人群聚集程度、年龄结构及外界疫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感染者传染率和临床感染比率对传染病的传播峰值有较大影响,且早期舆情干预的及时性是提高政策干预有效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防控突发传染病在人群接触网络上传播的动态决策问题,在时间维度扩展传染病接触网络模型,真实描述疾病的时空传播规律.综合考虑免疫与隔离措施,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突发传染病防控动态决策模型,动态生成防控方案,最优化决策周期内的整体决策效果.以典型情景为例建模并仿真求解,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求解模型得到的动态决策方案可有效抑制疫情规模,为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多智能体模型的构建可分为若干环节,其中状态更新规则往往被设定为同步状态更新规则。然而,现实自然和社会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是异步状态更新规则。已有文献发现异步状态更新规则下和同步状态更新规则下的系统动力学过程有着显著区别,但目前尚实证或实验研究探索异步性的性质。为此,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定义了状态更新序列间一致性度量指标,然后基于由随机异步状态更新规则产生的序列间一致性频率分布,构建了判定状态更新规则有序性的方法。最后,将所构建方法应用于一组二阶段任务更新实验数据,探索性分析了现实系统的异步状态更新规则性质。结果发现,大部分系统的状态更新规则具有随机有序性。研究结论可帮助理解社会系统动力学过程,同时对多智能体建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更加数量化和系统化的理论角度用适应性地形来研究企业战略,选取了学习分类器系统作为企业智能体的原理算法,并构建了由企业智能体和企业环境构成的战略适应性地形图模型( 企业智能体的环境包括行业、企业和战略行业因素,企业智能体则通过学习分类器系统的规则和信息分配子系统、奖励子系统和规则发现子系统运行,通过行业规则库和战略资产规则的进化来适应环境并寻求更高的适应性( 最后给出了战略适应性地形图的示例,说明战略地形图模型可以比较形象直观地模拟企业的共同进化景象,并指出了战略适应性地形图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恰当地复用企业现有知识和软件, 提出了将企业的知识管理的业务逻辑与知识处理事务分开, 建立基于多智能体和构件知识服务的知识复用模型, 给出了知识复用系统的定义. 深入研究了知识管理业务逻辑的规则模型和智能体的活动行为模型, 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的规则协调模式, 实现对知识服务的敏捷调用, 从而有效地支持知识的动态复用和知识使用过程的动态重组, 增强知识管理系统的分布式处理能力和规模可扩展能力.分布式构件库系统中, 智能体可通过协作联合完成用户的检索要求. 智能体拥有自己的知识库, 并且具备学习能力, 能更新其知识库以保持检索结果的有效性. 最后, 通过一个实例进一步说明了所给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August 10-14,2015Beijing,China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ICIAM)is the premier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mathematics held every four years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From August 10 to 14,2015,mathematicians,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2.
13.
14.
正AF:Any Field Th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t Tsinghua University(Tsinghua SEM)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faculty positions at all levels(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 and Full Professor)in any fields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Tsinghua SEM is the only school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June 22-24,2015Guangzhou,China http://iec.cnsba.com/index.htmlCo-Sponsored by:ffiEE SMC(pend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singhua UniversityHosted bv: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 Conference Co-Chairs:  相似文献   

18.
19.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综述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介绍了DIS的技术特点,综述了DIS中关键技术和相关技术,并对目前DIS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is about negotiating with issues that discourage innovation. The subject is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with concern directed at the impediments that keep it from being innovatively resolved.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round three issues. (1) The dominant model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call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anaged predominantly via command and control approaches. (2) Command and control, by relying on analytical segmentation to subdivide the problem into digestible bits and using formal legislation to direct it, are not up to emerging challenges in the area. (3) More robust models are available but difficult to experiment with due to impediments that discourage change. These impediments are seen in ideals associated with protection, prevention, recycling, and sustainability that tend to do more to sustain harmful practices than to seek beneficial alternatives. Being able to appreciate the underlying restrictions of entropy could help stimulate a more innovative agenda. These issues are tested via a project funded by the EPA entitled ENERGY STAR H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