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学生出国留学,近几年来已成为一股热潮.据报道,近三年来我国留学的中学生连续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也许你的父母现在正为你的出国留学奔波,也许你能为圆自己的出国梦正兴奋着.可是你想过吗,出国后会遇到哪些困难?你做好准备了吗?这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准备、学习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准备.听听小留学生的故事,你也许会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
变色汽车美国福特公司推出一种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会不断改变其车身颜色的小汽车.当你在公路上看到这种汽车在你身后时,它是紫色的;当它接近你时,它就变成了红色;当它超过你的车身时,变成黑色;当它在你前面行驶时则呈现绿色;然而,当它渐渐离你远去时,却又变成了黄褐色.这种技术是将一种极细微的透明薄漆喷涂在黑色的底色上,产生一种类似棱镜的折射效果,进入人眼后就成了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3.
阳光明媚的白天,当你铺开沙滩巾,安静惬意地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的沐浴时,有一只讨厌的蚊子飞来打断了你的宁静,你的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肯定是毫不留情地打死它. 如果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你大可不必烦恼.位于加勒比海的开曼群岛的诸岛中,有一个岛叫大开曼岛.在该岛上,科学家们正在进行一种实验:他们在岛上释放了数百万只实验室培养出来的特殊蚊子,这些蚊子都是经过转基因的,能够自我毁灭.这样,就不用你去拍打了.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拨号连接上 Internet 后,我们的计算机会被赋予一个IP地址,可让网上的其他人回传资料到我们的计算机上.黑客就是用你的IP来存取你计算机上的资料.Linux所用的"IP伪装法",就是把你的IP藏起来,不让网络上的其他人看到.  相似文献   

5.
有趣的“放”风筝 太空城不像地球上,那里没有江河,但是你会看到“鸟儿”在白由地飞翔.或许你会觉得奇怪.其实,那不是什么鸟儿,那是老人、孩子们在放飞风筝. 提起放风筝,大家一定很感兴趣.大人、孩子谁不想在和煦的阳光下牵扯着五彩缤纷的风筝尽情地欢呼雀跃呢!或许你会问,在太空城放飞风筝是不是跟在地球上一样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太空城里没有蓝蓝的天空,所以在那里是没有“风”的.那么风筝怎么飞呢?在太空城上只要向下“抛”风筝就可以了.其实“放”风筝也就是“抛”风筝了.  相似文献   

6.
有的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暮气沉沉,缺乏活力,在心理上过早地衰老了;有的人虽年已花甲,但却雄心勃勃,意气风发,在心理上并不衰老,且越觉年轻.心理与生理年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前者比后者有更大的意义.你的心理年龄大于还是小于你的生理年龄呢?如不清楚,可按照下面的测试内容与要求进行测试.测试共有35项,请你细心阅读完每项后,分析此特点在你  相似文献   

7.
<正>你看起来有多大?想不想测测你的颜龄?好办,你只需打开浏览器登录how old do I look网站(http://how-old.net),单击"Use your own photo",然后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找到你自己的一张照片(尺寸要小于3MB)。接着,双击这张照片,几秒钟之内,网页上就在你的照片上显示出代表性别的图标小人,小人旁边的数字即是你的颜龄了。这其实是微软工程师在进行人脸识别技术的用户测试。当你将照片上传到网站时,网站先是检测到照片中人脸的位置,然后再检测瞳孔、眼角、嘴角、鼻子以及皱纹等27个部位的细节特征。这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遗产和问题曼哈顿计划总指挥格罗夫斯将军,在他告别曼哈顿的文告中写道:“五年以前,原子能只是一个幻想,你把它变成了现实;你使最朦胧的想法结下了果实;你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建起了城市;你难以置信地修建了庞大而精密的工厂;你制造了结束战争的武器,挽救了无数美国人的生命;在和平利用上,你拉开了通向充满光明前景的新世界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欧美人把水母叫"果冻鱼",因为它们在水中实在像可爱的伞状果冻.水母还有一个食物名叫"海蜇",这是因为它们的触手上布满了有毒的刺细胞.在海洋中游泳,如果碰到漂亮的水母,你就只有远观,而不可去触摸它那柔软可爱果冻般的身体,否则你接触水母的地方就会感到刺痛并开始红肿.然而,你到了水母湖,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  相似文献   

10.
1.在收藏夹内自动新增你喜爱的网页要在收藏夹上快捷地新增网页,以便将来重新访问,只要轻按“Ctrl+D”即可。你不必输入其他指令,该网页便会自动新增至收藏文件夹内。2.快速前进和后退在浏览网页过程中,如果一时想跳到前面、后面好几页的画面,便需按“前进”、“后退”键,但要按多少次呢?一次、两次、还是十次?你只有苦等着网页一页页地逐一显示在屏幕上,直至你想找的网页出现为止。而IE5.0的新功能将可节省按键次数及时间。只需轻按“后退”键右边的下箭头键,屏幕上便会列出你曾看过的网页,你可直接点击所需的一个。3.拖动地址图标浏览器…  相似文献   

11.
你想亲身体验一下驾驭飞船的"星际之旅"吗?你想感受远古大型动物出现在你面前的滋味吗?新北京天文馆的落成一定能圆你的梦. 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北京天文馆新馆在原北京天文馆身后不大的空间上,融入了多种科学内涵,与老馆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投巨资兴建的新馆设有先进的数字宇宙剧场,3D、4D动感剧场,太阳真空望远镜和400mm天文望远镜等世界一流的天文科普设备,从外形到内涵堪称"世界级"天文馆.  相似文献   

12.
韩沛 《科学之友》2002,(12):42-42
要了解彩色电视机怎样工作,就必须回溯到早期颜色的发现上。你知道为了画一幅画你所必需的东西是三原色,即:红、蓝、黄.它们可被混合调制成任何一种其他颜色。同样,如果你用放大镜认真观察杂志上的彩色照片,你就会看到它是由三原色再加点黑色构成的无数小圆点,如果你更近一点观察电视画面,你会看到它也是以同样的方法构成的。只有一点不同——这三种颜色是红、蓝、绿。  相似文献   

13.
一天,你坐在办公室里,想打电话给你在推销会上会见的一个重要的客商,但你却不知把他的名片放哪里了,你甚至忘了该公司的名称。于是,你从皮带上或口袋里拿出一只小小的装置,按了几个按钮,你在上星期会见过的人的姓名就会全部出现在液晶显示屏上,你随后找到某一个人的姓名,再触摸一下姓名上的屏幕,他的头衔、公司地址、电话号码就会一一显示出来。当天晚些时候,你回到家里,准备去参加某人的聚会,但  相似文献   

14.
测定年代     
在夏威夷群岛上同时并存着若干种迥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在非常干燥的区域一切都显得十分清爽,你可以徒步到达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但如果你是在雨林当中,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截然相反的环境--到处都是泥浆.  相似文献   

15.
1.你在教学时不应咬文嚼字,除非那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认识理解的内心图象。2.你应通过奖励那些具有这种图象而不是死背书本的学生,来鼓励他们去建立清晰的物理图象。3.你应讲述数字的用途,以培养学生对精确性的重视,而不是去死算,去浪费计算器的电池,更不是去造成认识上的错觉。4.应看到并且正视你的学生中思考能力上的差异,要知道,极快地提高这种能力,无论是瑞士心理学家帕吉特(Piaget 1896~)还是你都无法使之一蹴而就。5.你应留意到总有一些学生需要实例和图示来帮助理解,免得他们不得不去照搬你的话以应付  相似文献   

16.
科学信息     
·Discover《发现》Vol 9.No.4,1988年 1.当好科学家变坏时最近,有两名颇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在成名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近路”——研究作假,但是他们被人捉住了把柄。这仅仅是被发现的两个人。 2.如果你喜欢黑洞,你就喜欢宇宙线如果这些宇宙中薄薄的、能量裂纹确实存在,它们就可说明我们星系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认为周一是蓝色,莫扎特音乐带给你草莓的香气,数字2让你感觉到冷,字母A是黄色……那么你就是一个拥有联觉感的人.这种认知上的异常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探究意识的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那你肯定没戏."我给他泼了一盆凉水. "为什么?"尼尔愣愣地看着我.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物,"我笑着指出说,"大气,特别是氧气固然重要,但却只是条件之一,你怎么能得你诺贝尔奖呢?" "还有水啊!"尼尔举起茶杯,轻轻地晃动着说,"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水吗?" 不等我的回答,尼尔就已经开始自信满满地说着:"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首先是火山活动.火山喷出来的气体,有80%多是水蒸气.可以想象,地壳形成初期,地球上是没有水的,但却到处有火山爆发.火山喷发出来的水蒸气,一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乌云,下起暴雨.雨水顺流而下,冲刷出了江河.河水流到低处,聚集起来,越积越多,就变成了湖海.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上,火山活动非常多,水也就越积越多,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所以,从太空看地球,大部分都是蓝色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身体     
常钦 《大自然探索》2007,(12):68-76
把衣服脱了,对着镜子仔细审视自己的身体,你正在看一个藏着无数玄机的机体…… 身高 你可能常听到老奶奶们开心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的个头越来越高了.的确如此,10年内,工业化国家的年轻人的身高增加了不少.目前,世界上平均身高最高的是荷兰人.  相似文献   

20.
看看周围的东西,你会发现,从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到脚上用的,有许多都是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农业育秧用的塑料薄膜、工厂里机器上的齿轮、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也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再来看看,奔驰在超速公路上的汽车、航行在海洋里的万吨巨轮、遨游在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无一不要用到高分子材料.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世界已经进入了高分子时代.如今,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你有没有想到高分子还有一种更神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