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生为和平事业奔走呼号。《巨人箴言录:爱因斯坦论和平》(O.内森、H.诺登编,李醒民、刘新民译) 系统地收集了爱因斯坦关于和平问题的文章和书信,并铺垫有广阔的时代背景,详尽地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和平思想,以及他为和平事业所作出的毕生努力。爱因斯坦敏锐而深邃的思想,乃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上,爱因斯坦的和平思想无疑将为谱写这一主  相似文献   

2.
高飞 《科学大观园》2011,(20):36-36
巴西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已经证实亚马孙雨林存在一个不与外界接触的原住民部落。在此之前,卫星在亚马孙西南部靠近秘鲁边境的3个面积巨大的空旷地带发现了这个部落。为此,在当地政府部门——国家印第安基金会的考察队搭乘飞机获取了更多数据之后,这个迷失部落的存在最终得到证实。国家印第安基金会之所以利用飞机是因为不想打扰这个与世隔绝的部落。巴西政府对于这种部落采取的政策是不与之进行接触,以便防止他们的土地遭到入侵,同时也保护他们的自治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界罕见的争议事件所谓“冷核聚变”,自然是针对“热核聚变”而言的。核裂变能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个过程最初被用来制造杀人武器原子弹,后来发展到可以控制并使之缓慢持续释放能量的程度,总算可以有和平用途了,这就是今天争议相当激烈的核电技术。但是核聚变能释放出更大的能量,这个过程至今还只能用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5.
正在日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内蒙古的沙漠中,在漫漫黄沙中播撒和平友谊之种。距北京约600公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库布其沙漠腹地,有一个地方叫恩格贝。27年前,这里荒凉贫瘠,30万亩土地不见人烟;27年后的今天,这里风景秀丽,人们争相观光,成为知名的生态旅游区。这个沙漠里的绿色奇迹与日本老人远山正瑛和他带领的数千名日本志愿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3,(10):59-60
从安哥拉到纳米比亚再到南非北部的一个狭长的沙漠地带,散布着数以千计的圆圈,因充满神秘色彩被形象地称之为"精灵怪圈"。这些由沙土构成的圆斑在贫瘠的草地上格外显眼,如同枯萎病一样,在大地上不断传播扩散。根据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精灵怪圈出自一种独特的沙漠白蚁之手,是自然生态工程的一个典范。在当地的辛巴族人看来,神秘  相似文献   

7.
千百年来,土生土长的涅涅茨人一直靠沿着亚马尔半岛放牧驯鹿为生。但是,随着古老的俄罗斯永久冻土地带的融化,他们在西伯利亚西北部最偏远地区的生存受到了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已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这个地球上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已  相似文献   

8.
比利时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大广场曾被法国文豪雨果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 潮湿地带的城堡 布鲁塞尔这个名字是由Brouscella一词演变而来,最早的意思就是潮湿地带的城堡.如今谁也不会想到布鲁塞尔曾经是在已不见踪影的La Senne河中的一个岛上,当时的领主建造了这座小小的城堡,从979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时光流逝,如今已经很难寻觅千年前的踪迹,但是那份充溢在布鲁塞尔古色古香的建筑中的气质却仍令布鲁塞尔人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有一位国民党上将因从没有打过共产党而被中国人称作“和平将军”,他就是张治中;在法国,有一位夫人为说服孤注一掷的拿破仑,放弃成为未来的瑞典皇后而被巴黎人称作“和平夫人”,她就是欧仁尼。1815年6月18日,素有战争巨人之称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并没有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从此  相似文献   

10.
岩冰 《科学大观园》2009,(16):39-39
严寒地带的猎手要属因纽皮特人。这个神秘而坚韧的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冰天雪地中,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渔猎生活。囚纽皮特人是典型的黄种人,经过长期进化之后,鼻子越来越大,颧骨相对较高,整个面部呈现“五角形”。  相似文献   

11.
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人们总是亲切地称之为“九院”。“九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美玉女士创立的“伯特利医院”,在历经内忧外患和战火的洗礼,在和平年代继续着她辉煌的使命。带着对这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医院的敬仰,我们联系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顾岩,从他的身上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九院”薪火相传的为医理念和崇高的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国.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里,从来就不缺少爱国志士,浙江绍兴就是这样一个汇聚了名人志士的灵性之地:曾经九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革命斗士鲁迅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服务领域,但他们都异曲同工地在绍兴这片充满柔情的水乡之地演绎了忧国忧民的爱国绝唱.  相似文献   

13.
八达岭高速事故多发,牵出极限设计内情高层领导集体出动、赶赴事故现场就意味着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然而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这样的情况却时常发生,往往都是重特大事故。这就使得这条北京惟一的山区高速公路在一夜之间变成让司机们感到恐怖的“死亡地带”,这个危险路段也无疑成  相似文献   

14.
自1914年起,爱因斯坦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去致力于一件事情——呼吁建立世界政府并预言其必将出现。他指出:技术和经济已缩小了世界,战争和核武器在威胁着世界,裁军象限制刀枪的长度那样甚少用处,联合国的原则和构成亦不能维护和平;唯一的出路只能在于:在联合国的基础上一定程度地限制国家主权,建立世界政府,消除国际纷争,维护世界和平。国家利益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区别,专制统治的担忧都不足以阻止这一进程;必须明确的是,如果要避免人类在现代战争中毁灭或在战后的专制形式中出现世界政府,那就必须在理智的让度与协商中和平地促成。他相信每一个理性的、有责任心的国家和公民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人类终究会获得和平、幸福和安宁。  相似文献   

15.
“道可道非恒道”,老子如是说。“科学没有永恒的理论”,爱因斯坦如是说。相隔两千年数万里的两位智者发现了相近的道理,却经历了不同的实践之路。老子的中华重道而轻器,终因挨了洋鬼子利器之重击,方发愤重“器”以自卫自强,爱因斯坦所在的西方则争相把科学引向重器之科技而轻道,如今更趋无道,正以空前之速破坏自然和谐与人类和平。故爱因斯坦惊呼:“科学越发展就越没有人性。”我认为他所说的科学实为科技而已。因此未来的世界,如要恢复和谐与维持和平,惟有以道制器,以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的公德约束并统领科技,才合乎人类生存的科学。我…  相似文献   

16.
在国人面对学术大师枯竭的时代,我们是嘲笑当下中国人学问功夫的低劣,还是责备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千万次地追寻"这个问题之后,唯一能够留给我们每一个学人的教训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学术.只有如此为之,方可为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对西方知识的盲目消费主义,并进而在中国经验的基础上使得中国的理论真正地"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纵观历史,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从来没有过象今天这样“完美”的自我毁灭能力,核武器的起杀(Overkill)能力已经达到极大限度;同时,人类对和平的向往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强烈,和平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理想和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四十年了,我们已经取得了四十年核和平。在这和平与  相似文献   

18.
我个人对于人类是否能很快地结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颇为悲观。我有时候甚至担心我们又会回到猎杀人类的时代。我个人认为,只要人们让动物淌血一天,世界和平就没有到来的希望。猎杀动物和希特勒制造毒气室的残暴行为只有一线之隔——但是这一切的举动都被冠上了堂而皇之的字眼。只要人类不放弃拿刀枪毁灭弱势动物,正义便没有到来的一天。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这个问题受到关注。有些人好奇,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科学在衰退,中国的科技发展即将超过美国。然而,从美国回国的科学家施一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美国科学之强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它不仅没有衰退,而且还会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很强势地引领世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desertification汉译的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在沙漠学界及翻译工作者中 ,对desertification的汉译 ,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人主张译为荒漠化 ,另一些人认为应译为沙漠化。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荒漠与沙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于二者区别 ,我想引用沙漠学前辈吴正教授在其专著《风沙地貌学》中的一段文字 :荒漠(desert)是指气候干旱、降雨稀少且多变 ,植被稀疏低矮 ,土地贫瘠的自然地带 ,意为“荒凉”之地。荒漠有石质、砾质和沙质之分。石质和砾质的荒漠平地称为戈壁 ,而沙质的荒漠才称为沙漠 (sandydesert)。由此可知 ,荒漠的内涵比沙漠丰富 ,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