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使我们能够组织并理解这个世界。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2.
罗磊 《科学大观园》2010,(18):80-80
一项研究揭示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整合概念的,进而使我们能够组织,理解这个世界。它通过行为和神经成像技术,阐释了概念知识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成像并指导人类做出决定。  相似文献   

3.
普特南探究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认为图灵是在哥德尔扣杰克斯赫伯德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构造了计算概念并且发明了计算机模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不是等同的,我们应从原则和经验两个层次来看待将大脑思维模拟为数字计算机的思想.归纳推理面临的问题给人工智能研究带来很多的启示.人类本质活动不必然是人工智能的本质活动.即使大脑的计算机模型是正确的,我们也不能断言人工智能就会成功.因为,计算机模型不能够模拟人类总体的知识能力,对于人类认知的研究并不必然要求我们将认知要么还原为计算要么还原为大脑程序,我们可以很成功地发现大脑的理论模型,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但是这并不要求我们必须借助于心理学.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人类语言在大脑皮层后面进行处理,也就是在负责接收声音的听觉皮层后面。这一区域被称之为“韦尼克氏区”,以德国神经学家的名字命名。19世纪晚期,他根据自己有关大脑损伤和中风的研究锁定这一区域。然而,美国科学家对100多项大脑成像研究进行了分析后发现,和人类语言能力有关的大脑区域所在位置与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的韦尼克氏区位置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 《科学大观园》2013,(15):6-7
纽约这座不夜城能够变成一座"不死城"吗?俄罗斯亿万富翁和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认为可以。不久前,伊茨科夫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还有一些机器人——召集到纽约,讨论如何让人类的大脑在脱离身体后仍然能够存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人类便可通过将大脑植入机器人的方式实现永生。  相似文献   

6.
生成语法研究人类语言知识的本质、来源和使用问题。根据理性主义和心智主义的认识观念,生成语法认为,语言知识的本质体现为人类大脑中的语言机能所呈现的心智状态;语言知识的获得是生物遗传而来的语言机能在经验的引发下生长成熟的结果;语言知识的使用涉及语言机能与其他认知系统的关系。生成语法是对语言机能极其状态所做的内在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研究,其最终目的在于清楚认识心智与大脑的关系,将有关二者的科学研究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秋凌 《科学大观园》2012,(20):45-46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最为复杂的器官。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对人类大脑进行研究,但仍未完全了解这个器官,仍有很多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和解答,但他们对大脑的了解正在逐步深入。大脑感觉不到疼痛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到疼痛是因为疼痛感受器,这种感觉接收器将信号传给脊髓和大脑,大脑随之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员表示,记忆力和其他大脑能力从45岁开始走下坡路,这比以前认为的更早。这项重要研究显示,记忆力、推理和理解力等大脑能力从中年时期开始下降,而不是从60多岁开始的。专家表示,这一发现非常重要,因为通过它我们知道,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通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大脑能力,另外一些人则可通过药物避免智力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的大脑具有最复杂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家们已经开始揭开它的一些奥秘。下面就是关于人类大脑的8个问题和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1.人的记忆由什么构成?记忆是人进行思维的基本要素。每当人们执行一项任务,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或者是阐明最简单的概念时,都要使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关记忆的物理形式一直是个谜。当载入新的记忆时,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0.
人类幸福观的发展历史表明,哲学的完善论幸福观起源于早期的哲学思考,成熟于心理学实验,完善于当代神经科学的研究.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幸福的心理机制,神经科学则揭示了幸福的生理机制,这促使我们从根本上认识人性、快乐与幸福的本质.人类大脑的进化本质上是通过认知和习得改变大脑的神经结构并进而改变遗传基因编码;而人类漫长的认知和习得过程,正是理性和德性积累的过程.因此,天性趋乐避苦的人类,其幸福感固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也必然是理性和德性的反映,而且这种理性和德性的成分并非完全取决于后天习得,也来自先天的遗传.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幸福机理研究为哲学关于幸福的思辨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也解决了道德哲学理性思辨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关于自由时间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本文通过对人的自由时间的两种价值趋向和自由之境界的分析,指出了充裕的自由时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己的必要条件。阐述了自由的本质在于创造。批判了人在无度的欲望中异化掉了自由之本性,并导致人类放弃自由理性和批判精神。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识别和鉴赏能力。因此,本文旨在告诫我们从本质的意义上理解和体现人的自由时间与自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建类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危机是由人的失范行为导致的。人如果还有不是为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发展而破坏自然的失范行为,那就说明人还没有彻底摆脱动物的本性,人还不是真正的人,距离人的本质的实现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探求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过于崇拜自然而失落了人,否定人的本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把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价值观扩大到自然,实际上是削弱人的作用、人的特性,也否定了人的本质。只有以类为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13.
赵路 《科学大观园》2012,(16):69-69
我们的大脑会在一生的时间里持续产生神经细胞吗?这是科学史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学研究已经暗示了这种可能性,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科学家才证实这种被称为神经发生的新的神经细胞的诞生发生在成年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大脑中。然而如今一项令人惊讶的新研究表明,在人脑的嗅球中,新的神经细胞或许能够生成,但却无法存活  相似文献   

14.
何中 《科学大观园》2013,(22):74-74
能够精确模拟人类大脑的机器一直被誉为计算机学领域的圣杯。而今IBM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使用“电解血液”的电脑,在朝着实现这~梦想的道路上又往前迈进一步。这项技术能够在为电脑提供能量的同时起到降温作用,类似于血液在大脑中的功效。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  相似文献   

15.
曹燕 《科学大观园》2011,(20):75-75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探寻长生不老和如何有效防止衰老的努力。基金会首席科学家奥布里·德格雷不久前的“消除老化工程策略”宣称,25年内人类将有50%的几率通过医学控制解决人类老化问题,第一个能够活到1000岁的人将在未来20年内出生。  相似文献   

16.
先验知识是一种"独立于经验"的知识。它所独有的特征是排除将感观世界作为其知识的基石或理由,而通过非感知理性获得,如直觉,纯理性和反省等等。本论文基于当代分析哲学家对康德先验知识概念的重新解读,修正和提炼,分析先验概念的消极描述,积极描述以及探讨不可修正性是否可作为其特征,进一步论证先验辩护即为先验的本质,赋予其时代特征。这一概念能为我们提供结合先验和经验各自优点的更好评价,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验是如何与先验保持和谐,至少在原则上保持和谐的。  相似文献   

17.
论心智逻辑理论与心智模型理论融合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献表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全面的、精确的和统一的研究人类推理心理学理论,而心智逻辑理论和心智模型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两个主流理论。心智逻辑理论认为人类运用推理图式进行推理;心智模型理论则认为人类通过构造心智模型实现推理。本文讨论了两个理论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并提出未来两理论融合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数学认知不仅涉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而且也关乎知识论的辨护。自R.斯佩里开展裂脑研究以来,关于人类大脑左半球是计算的(或数学的),右半球是几何的(或非数学的)的观点,似乎成为一种定论。然而,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充分发展和脑成像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这种划分和判断过于简单化了,同时缺乏可靠的实证材料的支撑,同时在一些概念上混淆不清。为此,依据最新的实验报告加以诠释,并从知识论的高度进行辨析,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对人类增强技术表达诸多人文担忧的语境下,为了促进新兴人类增强技术发展,将从三个方面对其合理性予以探析。首先,健康是人生命存在的最基本保障,人类增强技术对人的健康具有强大的优势和正向人文价值,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均具有维护和促进作用;其次,人类增强技术将人类推向一种后人类的理想形态,对人类增强技术带来人的自主性和人性丧失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人类的进化史、人的本质的生成性和人作为操作性的存在都充分表明后人类理想人的可接受性;第三,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增强技术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技术发展向人的回归,也是人的技术本质的展现。人类增强技术符合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逻辑,呼吁一种对人类增强技术的观念上的转变和对建构人类增强技术实践伦理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在国德累斯顿的一项展会上,法医人类学家利用类似警方采用的电脑辅助技术,尝试着重塑人类遗体和几乎完整无缺的祖先颅骨,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重塑了我们祖先的鲜活面部特征。法医在这些利用化石头骨创作的模型中,重塑了人类进化“家族”中最古老的一些成员——追溯到7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其中包括撒海尔人乍得种,这是生活在大约700万年前的一个人类祖先,当时我们的“人科祖先”刚刚出现在非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