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唐磊“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这是一个对于象我这样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业余科学哲学爱好者非常有吸引力的问题。所以,发表于贵刊1993年第6期上的一篇精采的同名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首先,“实验有其...  相似文献   

2.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是当代最具原创性的重要哲学家。本文关注他对数学哲学问题的言说。这个关注不仅缘起于本人对数学本性的持续不断的惊异,也缘起于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在当代数学哲学的研究中,维特根斯坦的话语处在边缘,他的“意义在于使用”并没有被我们的哲学家视为诠释数学本性的一个独特的角度。传统数学哲学追寻的那个本质的东西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哲学运思,它存在吗?维特根斯坦“解构”了那个本质吗?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17):25-25
爱情是快乐的,但随之而来的也许是麻烦。随着人流手术的年轻化,我们不得不对此表示担忧。人流对人体具有哪些危害呢?当不得不进行人流时,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些把“耳朵认字”这种戏法信以为真的人,读了一些有关测试这种“功能”的实验报告。而那些亲自旁观了或者亲自进行了这种测试的人,则相信的程度更强,甚至达到“坚信”的程度。在这里有一个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还是遵循经验主义的哲学问题;也有一个对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实验缺乏了解的问题。我在这里打算介绍一下一九七七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徐州郊区董小四所谓“透视能力”的测试,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怎样的测试才是真正的科学实验。让我先把中国科学院一九七七年九月关于心理研究所这次实验的报告,摘录在下面:  相似文献   

5.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来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0,(17):22-22
问:我今年27岁,未婚,月经严重不正常。上个月就来了两次月经。“大姨妈”刚走,过几天又来了。这样下去会不会贫血?怎样的月经周期才正常,一次月经正常情况出血几天?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过程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新的可能性的建构和实现,是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创造性过程的本质。 定过程,只有基于创新主体的信息处理活动才能完成。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正是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构成了“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物质过程的“灵魂”。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信息过程来分析,将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将深化我  相似文献   

8.
人在旅途     
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位智者,我该带什么上路?智者没有说话,拿起一个空杯子往里面倒水,水溢出来他仍未停手。青年提醒他说已经满了,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递给青年一些空杯子。青年诧异,智者说:人的一生要吸取各种养分,如果你带太多的东西,就容不下新知识,那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一位哲人,带着他的学生打开了一座神秘的宝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往口袋里装宝物,宝物上分别刻有:骄傲,妒嫉、痛苦、烦恼、谦虚、正直、快乐……宝物特别漂亮、迷人,学生们见一件爱一件,装满了自己的口袋。回家的路上,学生们才发现…  相似文献   

9.
人性观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及最根本的问题,人之为人就在于他所具有的与动物不同的“类”本质。本文通过对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分析,指出前者的基本特征是对人的类本质的失落,而后者与之相区别的主要方向则在于对人的类本质的追求和回归。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三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三态论李伯聪什么是技术?这是技术哲学、技术论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许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往往把这个问题“具体化”为“技术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对于技术的本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国外学者的代表性观点归纳为21种①,也有人说不同观...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字生命是用计算机媒介来创造的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自然生命特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数字生命研究是指那些以计算机为媒介,以计算机程序为生命个体的人工生命研究。数字生命遵循着遗传和进化的规律,从而为深入考察生物的进化现象和复杂生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手段。数字生命研究为我们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研究可以为自然生命生长发育和进化规律的研究提供计算机模型和网络支持环境。利用这种研究方法,探索人类生殖、遗传、进化的机制,有助于人类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研究和实施,进而有助于解决物种爆炸、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安德鲁·马修斯,近日来到北京,欲再掀关于寻找“快乐”的风潮。我们还拥有真正的快乐吗?当你忙完手中繁琐的事物,应付完一天的种种挑战,静下心来面对窗外的霓虹闪烁,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快乐时———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我真的很快乐。更重要的问题是,你在心里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吗?也许离快乐距离远了,远得我们似乎忘了它的存在。所以应该感谢安德鲁,他把快乐的话题及时地送到我们面前。安德鲁在西单图书大厦演讲时,记者见到他。这位和蔼可亲的作家,孩童般的脸上始终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安德鲁还是世界著名的漫…  相似文献   

13.
郭垒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4):66-68,59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思路:解释的起点和前提在于无机界,生命现象则应纯粹做为解释的对象。化学对生命科学的介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成功,似乎被看作这种思路强有力的支柱。那么,实际上,现代生命科学例如分子生物学,体系的起点和前提是不是完全立足无机界中,抑或某一或某些起点和前提仍然立足于生命界本身之中呢?一、从桑克托密斯谈起将生命现象做为解释对象,存在两种有质的区别的解释起点和前提,一种是来自对无机界事实的认定和归纳,另一种是来自对生命现象的认定和归纳。对于后者,“活力”这一概…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9,(13):48-50
前不久台湾首富郭台铭高调迎娶舞蹈教师曾馨莹的消息,说实话让人有点儿意外——曾馨莹既没有刘嘉玲的曼妙。也没有关之琳的美艳,更没有林志玲的矫嗔。似乎她本是一个总给明星当绿叶的女人……我们不禁要问,富豪们到底喜欢怎样的女人?一个女人要修炼到什么样的段位,才可能与财富精英们修成正果?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一个哲学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围绕着这个问题.很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他们的心都在“流浪”、在寻找.有时很迷茫,不知自己在找什么,他们的心流浪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很多人被淹没,也有些人最终找到了那个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个位置到底是什么?只有心知道。  相似文献   

16.
很早的时候听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一个人要学会感恩,才能真正快乐。"很长时间我都不明白,难道"感恩"很难学吗?比微积分、量子力学、线性代数还难学吗?直到最近,我遇到一件具体的事,这才恍然大悟,不禁由衷感叹——"感恩"真的是一门艰深的课程!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前两天,得知林静因为做了一个较为成功的广告策划而获得了她们公司的嘉奖后,我打电话祝贺她。没想到,在电话的那头,她并不十分兴奋,淡淡的口气还充满了遗憾。她说,虽然方案的整体效果不错,但在某些环节上,还是存在问题,而这些小问题,使得整个方案不完美。不能十全十美对她而言就是遗憾。现在她正在对方案进行精心修改,为了达到她心中的完美,她已经两三天没合眼了。我问,那些问题能全都解决吗?她回答,是。坚定的作答让我无言。可我想,完美真的能实现吗?难道只有完美才可以让人满足和快乐?林静对完美的追求,让我想起一个童话:一个圆因为缺了一…  相似文献   

18.
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在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我追求爱情,首先因为它叫我销魄,爱情令人销魂的魅力使我常常乐意为了几小时这样的快乐而牺牲生活中的其他一切。我追求爱情,又因为它减轻孤独感——那种一个颤抖的灵魂望着世界边缘之外冰冷而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时所感到的可怕的孤独。  相似文献   

19.
城市本质视野中的休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本质的揭示来塑造现代休闲的新理念。休闲的根基在城市,城市的本质在于为人性的回归提供一种人工环境。因此,现代休闲的核心理念应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与休闲的共同基石就在于“人性”二字。以此为突破口,对于现代休闲理念分别从哲学、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进行了重塑。  相似文献   

20.
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里面保尔·柯察金的经典名言.现实生活中,许多热血青年都将这句不朽的名言当作自己一生的价值标杆,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