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于1981年经初步调查,报告武夷山脊椎动物寄生蠕虫120种,其中寄生吸虫61种。近年来我们继续进行采集,又检得过去未经报道的吸虫50种,分隶于12科21属,其中5种是新种,1种是我国新纪录,兹记载如后。新种模式标本藏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2.
1980年夏,我们在武夷山地区检查脊椎动物,检得一批寄生蠕虫标本,经鉴定有100余种,其中有5种线虫是新种,分隶于4科4属,兹记述如后。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丽尾科Cosmoceridae Travassos,1925 1.小头蛇似丽尾线虫 Cosmocercoides oligodontis Wang,新种(图一) 宿主小头蛇 Oligodon chinensis(Guenther)肠。虫体细小,体表具侧翼,头端具三唇,口腔短,食道有后食道球,神经环位于食道中部,排泄孔开口于食道球前  相似文献   

3.
1980年夏,我们从武夷山脊椎动物内脏检得的寄生吸虫中,发现一新科和三新种,记述如后。模式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砑究室。 (一)圈肠科Circuitiocoeliidae新科体小,扁犁形,无棘。口吸盘位于体前端亚腹面;前咽细长,咽椭圆形肌质发达;食道细长,两肠支沿体侧环向体后至亚端汇合。腹吸盘发达,位于体前1/3部的食道基部处。睾丸位于体亚末端,左右对称排列,边缘分瓣,阴茎囊小,位于肠分支后;生殖孔开口于肠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近年来为编写我国动物志寄生线虫部分采集的一些脊椎动物寄生线虫和棘头虫标本。除过去己有描述外,计有线虫6种,棘头虫2种。其中一种是新种,二种是我国过去未报导的新记录,二种是过去只有雌虫或雄虫,三种是新宿主。其名称如下:福建华首线虫Kalicephalus fujianensis sp.nov.、威力华首线虫Kcolubri Ortlepp,1923、矛形异刺线虫Heterakis hastate Chandler,1926,尾无肛线虫Aprocta caudata Mendoca,1961、叫姑鱼新棘吻虫Neoechinorchts johnirYamaguti 193、鱭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coilliae Yamaguti 1939、鸭裂口线虫Amidostomum boschadis Petrow.et Fedjuschin,1935、鸭瓣口线虫Epomidostomum anatinum Skrjabin.1915。本文对福建华首线虫进行了详细记述,并与K.chungkingensis Hsu,1934,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1978年3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动物志线虫分册第一次编写会议,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各有关单位对家畜家禽寄生蠕虫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基本上了解了全国家畜寄生虫相;但野生动物的寄生虫还调查得不够,资料甚为缺乏,很多地区是空白点。而且,野生动物的寄生虫与家畜寄生虫的传布关系,亦未明了。因此在会议结束后,我们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湖南湘湖养殖场和福建一些地区采集鱼类、两栖类以及其他一些脊椎动物,进行检查,检得寄生线虫50种,分隶于25科38属,其中14种是新种,7种是我国新纪录,兹报告如后,为编写我国动物志线虫部分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我国脊椎动物寄生吸虫的种类,过去研究报道很多,有杨复曦(1959,1962,1965)在广东进行鸟类寄生吸虫的调查;李敏敏等(1978)、汪溥钦(1980)、林金兰(1981)发表两栖爬行类寄生吸虫的研究报告;唐仲璋等(1941,1962,1964,1979)则较全面研究福建各种脊椎动物寄生吸虫。近年来,我们在福建各县及其他一些地区作动物资源调查时,亦检得一些种类,经初步鉴定有14种,分隶于10科、10亚科、14属,其中有1新属、8新种,3种为我国新纪录,兹报告如后。标本保藏于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7.
福建几种寄生于脊椎动物的线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野生脊椎动物寄生线虫,曾有不少研究报道。诸如徐锡藩(1931,1932,1933,1934);李希杰(1933,1934);陈心陶(1937),李淑颖(1940,1941);唐仲璋(1936,1938);金大雄(1939,1941),徐党南(1957,1960,1963,1964);沈守训(1959,1964,1973);尹文真等(1959,1961,1965,1966,1973);吴淑卿  相似文献   

8.
我国脊椎动物寄生棘头虫五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头虫是种类较少的一类动物,已知仅有950余种,在我国,Van Cleave(1918)最先报告了秉氏中吻棘头虫Centrorhynchus pinguis。Maxwell(1921)记载了寄生于猪的蛭形巨吻棘头虫。以后Van Cleave(1928,1936)又报告了我国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寄生的钩头属种类;Harada(1935,1936)报告了我国台湾鱼类寄生的小钩吻属的种类;Morisita(1937)报告了山东青岛麻哈鱼寄生的长吻属的种类;Achmerov et al.,(1941,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鱼类寄生蠕虫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1975年至1981年,对鄱阳湖的鱼类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研究,所获得的鱼类计9目13科49种.从这些鱼中所得到的寄生蠕虫是:吸虫——20科78种;绦虫——6科23种;线虫——9科19种;棘头虫——5科13种,共计40科65属133种,少数蠕虫因资料不全或数量不够未能定种.在这些蠕虫中有25个新种、8种系国内新记录(均已在各种学报或刊物上发表过)和91种系江西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11.
福建哺乳动物种类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列出福建省哺乳动物名录120种,隶属10目32科7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一级动物5种,二级动物30种。同时讨论了詹绍琛(1995)“福建兽类名录及有关问题研讨”中的异议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文献记载,列举福建省兽类名录,计有111种及亚种,分隶9目29科68属.文末附有问题研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近年全省大型真菌资源普查的结果,列出伞菌目19科、291种的名录,为伞菌目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福建省巨须螨科种类,隶属于7个亚科,9个属19种。  相似文献   

15.
<正> 福建酸竹 别名:甜竹 新种 图1Acidosasa fujianensis C. S. Chao et H. Y. Zou sp. nov.Species A. chinensi C. D. Chu et C. S. Chao affinis sed culmorum vaginarumauriculis et setis oralibus evolutis, pedicellis brevioribus, 2-13mm. longis, glumis 2,rhachillis puberulis, lemmatibus paleisque albo-pubescentibus differt.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瓢虫科昆虫名录》(1991)记述福建省瓢虫145种,现福建瓢虫已知者增至160种,将在“福建昆虫”志书中发表。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恙螨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52年福建发现恙虫病,从1953年起,我们就开始在沿海地区和有关的县分进行恙螨的区系调查。截至1980年底止,经鉴定的共有2科、3亚科、15属、53种恙螨(尚有5种仍在鉴定)。现记述如下:恙螨科 Trombiculidae Ewing,1944恙螨亚科 Trombiculinae Ewing,1929恙螨族 Trombiculini Vercammen-Grandjean,1960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水稻害虫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笔者自1974年开始参加福建省经济昆虫资源调查,几年来在福建南北和中部地区,包括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在内,进行水稻害虫的调查。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连同过去积累的调查记录和文献资料,整理成这个名录。本名录记述福建省水稻害虫约220种,其中27种是福建新记录(包括待描述的一新种),6种在我国是为害水稻的新记录。这220种害虫的学名,大部分是根据标本鉴定,同时也参考历史资料记录。我省稻区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迥异。笔者调查的地区有限,深度也不够,遗漏一定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名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正> 本文是根据1945——1948年、1952——1956年、1961——1964年以及1979——1980年调查采集的资料整理而成的,共记载维管束植物191科,780属,1815种,39亚种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85属,269种及6变种;裸子植物7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45科,679属,1527种及33亚种或变种。至于前人报道的武夷山植物,由于文献不全,一般不予列入。关于分类系统的编排,蕨类植物按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系统,被子植物按恩格勒—狭罗斯系统。  相似文献   

20.
作者于1978-1985年间,在全省不同地区采集了数百号蓝藻类标本,并对其中武夷山地区的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植物标本作了检查,初步鉴定出60种6变种,分隶于蓝藻门(Cyanophyta)中色球藻纲(Chroococcophyceae)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的2科13属。除了Gardner(1927)报道过4种(惠氏集胞藻Synechocystis willei、窗格粘球藻Gloeocapsa fenestralis、多球粘球藻Gloeocapsa multisphaerica、萨麻亚粘杆藻Gloeothece samoensis),梁慧文(1983、1987)报道过6个种和3变种外,其他各种都是本省首次报道。现将初步鉴定的福建武夷山地区的色球藻目植物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