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哈马斯和法塔赫素来不睦,两者冲突不断,牵动整个巴勒斯坦局势……5月31日,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马尔祖格率领哈马斯代表团在开罗与埃及情报总局局长素莱曼举行了会谈。  相似文献   

2.
哈马斯简介     
哈马斯是巴勒斯坦最大的伊斯兰激进组织。它起源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属于泛伊斯兰宗教组织。它的创始人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位残疾人谢赫·艾哈迈德·亚辛。1973年,亚辛在巴勒斯坦加沙创建了伊斯兰中心,1988年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简称哈马斯。哈马斯一词原意为热情,同时也是阿拉伯文“伊斯兰抵抗运动”的字母缩写。哈马斯在成立时发表的《伊斯兰抵抗运动盟约》指  相似文献   

3.
陈双庆 《世界知识》2008,(10):38-39
4月24日,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同意首先在加沙地带与以色列实现停火。之后,哈马斯还放出风来,称将通过埃及与以色列商谈有关释放被绑架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事宜。作为停火条件,哈马斯要求以色列取消对加沙的封锁。哈马斯之所以突然调整对以政策缘于其所处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及内外重压。  相似文献   

4.
王晋 《世界知识》2017,(10):46-47
5月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布一份经过四年内部讨论的《纲领及政策文件》,这是哈马斯自1988年发布(《哈马斯宪章》以来发布的第一份政策性文件。其中,这份《(纲领》显示,哈马斯第一次明确表示有意接受“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的独立巴勒斯坦国家”,引发外界广泛关注。有分析认为,  相似文献   

5.
竟有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她憎恨以色列,她愿做人体炸弹。哈马斯最大的敌人不再是以色列,而是它的过去。现在,哈马斯从边缘迈向主导地位,角色发生了变化。那么,哈马斯会不会改变自己,它将如何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在今年1月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击败法塔赫这一颇有戏剧性的结局出乎许多人意料的话,那么此后双方发生的一系列摩擦和争斗却在多数人的意料之中。哈马斯上台之后遭遇的困境,是历史的必然。“狱中协议”引发危机今年5月,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巴勒斯坦各派别领导人联名签署了一份18点建议方案的“狱中协议”,其中包括在1967年被占领土上建立巴勒斯坦国、组建联合政府、承认以色列国等条款。这一协议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哈马斯的强烈反应。为此,阿巴斯与哈马斯领导人进行对话,试图说服哈马斯接受这一协议。5月25日,阿巴斯…  相似文献   

7.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够坐到谈判桌前,是因为他们不得不放弃他们一直走、又总走不通的死胡同———半个世纪的战争与武力。然而不幸的是,巴以双方如今似乎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又开始信奉武力。以色列有核弹,巴勒斯坦有人体炸弹,他们都不惜拿百姓的性命做赌注。一提到人体炸弹,人们就想到巴勒斯坦的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的确,哈马斯在巴以间一轮又一轮的报复与反报复行动中冲到了最前沿。哈马斯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整整14年。一位巴方官员说,“在和平环境中,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不到5%。但在以色列的镇压下,支持哈马斯的巴勒斯坦人达到95%”。这位官员的话令人深思。支持哈马斯从某种程度上讲反映了巴勒斯坦人对和平进程的失望与无奈,是一种弱势群体的无力反抗。哈马斯人望大增,那么,阿拉法特是怎样一种境况呢?以色列和美国不断对阿拉法特施压。阿拉法特被逼到墙角。关于哈马斯及其相关问题,下面这组文章有各种阐述,呈现给大家,希望引起更多思考。———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8.
世界新闻     
《科技智囊》2006,(4):92-92
1.哈马斯掌权后的巴勒斯坦巴以和平进程迎来新变数。巴勒斯坦新一届立法委员会宣誓就职.在大选中胜出的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阿卜杜勒·阿齐兹·杜维克当选主席。哈马斯在被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正式授权尽快组建内阁后.于2月19日正式提名伊斯梅尔·哈尼亚担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巴勒斯坦,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已是一支不可能被排斥在局外的重要政治力量。今天它正同巴解法塔赫相对峙,在加沙地带自治区掌握政权;而领导法塔赫的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则在约旦河西岸自治区执掌另一个政府。一个巴勒斯坦,出现了前所未有、两下分割的局面。西方舆论大都把该局势演变归罪于哈马斯,指称哈马斯搞“政变”,“颠覆”阿巴斯领导的巴自治政府。它们称哈马斯为“宗教极端组织”与“恐怖组织”,  相似文献   

10.
在持续爆发一段冲突后,加沙发生事变。哈马斯打得畅快,法塔赫节节溃败,阿巴斯连续出招,如今哈马斯控制加沙和法塔赫控制西岸的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回过头来看,加沙事变似乎有许多蹊跷,有人认为其背后不会没有“黑手”,有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还有人认为哈马斯是“被逼无奈”……不过,哈马斯自己可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赢了加沙却输掉了政权。巴勒斯坦裂痕已现,且短期内很难消除,下一步它又会怎么走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1.
3月末的两天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发生了至关重要的大事。3月28日,以色列举行第17届议会选举;同一天,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即巴勒斯坦议会)开会讨论哈马斯内阁名单及施政纲领。3月29日,以色列议会选举结果初步揭晓,奥尔默特领导的前进党得票领先;当天,哈马斯内阁获得信任投票,并举行了就职仪式。以色列举行大选与哈马斯走马上任是两个毫不相关的事情,还是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未来前进党领导的以色列联合政府将如何与哈马斯一党执政的巴勒斯坦政府打交道?“哈马斯坦”阴影笼罩以色列大选“哈马斯坦”(H am astan)是近来以色列和西方媒体广泛…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哈马斯是1987年12月在亚辛领导下创立的,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抵抗运动,在内外压力下顽强地存在了15年之久,近些年,在巴以间一轮又一轮的报复与反报复行动中冲到了最前沿。由于哈马斯反以态度坚决,并不断在以境内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以色列对其恨之入骨,坚持推行“定点清除”政策。2002年7月,以出动F—16战斗机,投下一枚重1吨的炸弹,将哈马斯“卡桑旅”领导人谢哈德和其家人炸死在家中。2003年3月,以两架“阿帕奇”直升机向加沙城发射导弹,炸死哈马斯创始人之一易卜拉欣·穆卡达…  相似文献   

13.
1月26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出人意料地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战胜巴解主流派政党法塔赫,成为巴第一大政党。从选举情况看,目前最具“人气”、有望成为未来巴政府领导人的候选人主要有三个。伊斯梅尔·哈尼亚出生于加沙地带的海滩难民营,现年46岁,1987年毕业于加沙伊斯兰大学,获阿拉伯文学学士学位。其间,他成为哈马斯创始人亚辛的私人助手。20世纪90年代起,哈尼亚进入哈马斯最高领导层。1998年,他出任亚辛办公室主任,并担当亚辛的军事顾问。哈尼亚以作风务实而著称,自1994年以来,他实际上扮演了哈马斯和巴民族权力机构之间“联…  相似文献   

14.
外刊概要     
<正>1加沙停火:埃及政府成为最大赢家【英】《中东》2014年8月8月底,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埃及的斡旋下达成了长期停火协议。埃及的塞西政府是协议背后的最大赢家,它使得冲突双方接受了曾被他们拒绝的停火方案,提高了自己在国内外的声望。在国内,塞西政府仇视穆斯林兄弟会,对作为穆兄会分支的哈马斯也十分敌视。埃及电视台曾公开鼓吹应让哈马斯和加沙  相似文献   

15.
哈马斯班底     
由哈马斯所主导的巴勒斯坦新一届政府已经宣誓就职。由于哈马斯此前一直以一个地下组织的形象出现,人们对该组织领导人的认识也只停留在创始人亚辛和兰提斯等少数人身上。随着亚辛和兰提斯被以色列“定点清除”,该组织的领导人变得更加神秘莫测。如今,随着哈马斯以执政者的身份正式登上巴勒斯坦政坛,该组织的几乎所有高级成员都以内阁阁员的身份出现在了世人的眼中。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现任总理伊斯梅尔·哈尼亚是哈马斯政治局常委,1962年出生在加沙附近靠近地中海的海滩难民营中,家境贫寒,童年的动荡生活使他已经无法记起自己出生的确切…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在哈马斯中间人埃及有意或无意的情报误导下,以雷霆之势对盘踞在加沙的哈马斯武装发动了毁灭性的空中突袭,坦克装甲部队陈兵加沙城下蓄势待发,海军则早已紧锁加沙沿岸。炫目的“武戏”过后,哈马斯的强硬派分子不是被肉体消灭,就是被内部温和派“和谐”。在习惯性遭受了各方“利益面具”下的道义谴责后,以色列终于单方面“鸣金收兵”,残垣断壁的加沙城又添新伤,  相似文献   

17.
美、以、阿以及叙伊四方态度就像一辆车的四个轮子,它们相互拧着——哈马斯组阁一波三折,在试图与“法塔赫”或者“人阵”联合组阁碰壁后,不得不推出了一个以哈马斯成员为主体的新政府。就在新政府成立的同时,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社会宣布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使人不禁对其今后的命运产生疑虑:哈马斯究竟能够走多远,要回答这一难题不能不察有关各方的态度。以色列:盼哈马斯“自行”垮台沙龙曾经将阿拉法特的逝世称为中东和平新希望的开始,这一方面反映了沙龙对阿拉法特本人的厌恶,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阿拉法特的继任者阿巴斯的情有独…  相似文献   

18.
龚正 《世界知识》2017,(20):32-34
9月17日,巴勒斯小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宣布解散掌握加沙地带管理权的“行政委员会”,同意巴勒斯坦和解政府接管加沙地带并行使行政权力,并同意在巴勒斯坦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及其他政治派别纷纷发表声明,对哈马斯的“交权”之举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9.
1月25日,巴勒斯坦举行了自1993年巴以签署《奥斯陆协议》以来的第二次立法委(相当于议会)选举。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神秘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哈马斯赢得132个席位中的76 席。哈马斯赢得轰轰烈烈。那么,这一结果的出现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哈马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懂得"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今年上半年,哈马斯下属的"阿克萨电视台"制作了一套名叫"明日先锋"的少儿节目,塑造了一个巴勒斯坦版"米老鼠"的"蝴蝶"形象,引得巴少年争相观看,但因受到涉嫌对迪斯尼"米老鼠"形象侵权的指责以及巴勒斯坦官方的干涉,制作人员不得不让"蝴蝶"法尔富尔在最后因拒绝向以色列出卖土地而被以军打死。"蝴蝶"死了,而被称作"纳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