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假期里,妈妈向我推荐了一套科幻小说《三体》。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它还是深深吸引了我,令我着实惊叹,原来对于行星上的生命而言,周围恒星的影响是那么巨大。作为一名天文迷,我结合科幻小说的内容,查阅了大量资料,重点了解太阳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结合自己以前的天文实践进行了思考。一、太阳大气层情况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大气层,像地球大气层一样,可分成多层,从内向外为光球、色球和日冕。太阳光球上存在着激烈的活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光球上有密密麻麻的像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基于钠原子滤光器的太阳高光谱观测原理及其典型透射谱型,并介绍观测到的全日面光球层顶部/色球层底部的太阳像.与常规光学干涉滤光相比,钠原子滤光透射峰值正好对应太阳夫琅和费D线的线心位置,因此能长期稳定对太阳进行高光谱观测;超窄带宽的滤光更有利于观测太阳大气诸多细节,如谱斑及其亮网络结构等.用原子滤光(589 nm)在武汉获得的全日面图像与SDO卫星在太空观测(AIA 160 nm真空紫外波长)的结构和细节极为相似,其原因在于两者对太阳大气观测的高度层次类似.因此,本文为高光谱分辨太阳大气精密高度层次的长期稳定观测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磁场在研究太阳结构和活动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般而言, 光球总磁通量是一个最能反映太阳整体活动水平高低的物理参量. 目前关于光球磁通量的周期性研究很少, 这可能是因为国际上缺少一个像太阳黑子相对数一样的标准磁通量序列. 首先利用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基特峰观测站的从1975年2月到2003年8月总共383幅太阳综合磁图资料构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磁通量序列, 再采用Scargle周期图和Morlet小波变换两种周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它的周期性, 发现光球磁通量变化存在4个显著的周期, 它们分别是1050 d周期、500 d周期、300 d周期和160 d周期. 同时我们还详细地分析了这些周期的时变特征, 简单地探讨了它们各自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4.
正开发太阳系的资源对现在的人类来说是一个宏大而又漫长的计划,到目前为止人类也只能找距离地球较近的月球或是小行星练练手。如果你实在有点等不及"开挖"这些资源的宝库,那就来把它们"切开"吧!太阳可不是一颗单纯的大火球,这颗通过核聚变来释放光热的恒星也有着复杂的结构,主要分为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两部分。按由内到外的顺序,太阳的内部结构分为核心、辐射层和对流层,大气结构则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相似文献   

5.
磁螺度应用到天体物理尤其是太阳物理上,从而变为一个热门的领域.螺度用以描述磁场的复杂结构,例如磁场的扭曲、缠绕、连结、编辫,作为一个物理量,与能量不同,在完全理想的磁流体力学(MHD)中,它是一个守恒量.在磁重联过程中,螺度近似守恒,应用到太阳大气上,可以计算磁螺度的传输.最近的观测发现在太阳上螺度存在南北半球的不对称性,北半球主要为负螺度,南半球正螺度占优势;阐述了在太阳大气不同层次这种不对称性的表现形式,并介绍了对这种规律的有代表性的解释;介绍了国际国内螺度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有待于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丁明德 《科学观察》2020,15(4):38-41
正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中由磁场变化引起的各类等离子体加热、运动和辐射增亮现象。太阳大气中最剧烈的活动现象是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前者可抛射出巨量的磁化等离子体至行星际空间,后者可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高能辐射和高能粒子,它们是日地空间灾害性天气的扰动源。太阳活动的基本根源是太阳磁场,而太阳磁场由发电机产生,较集中地分布于各类活动区中,或弥散地分布在宁静区中。偏离势场的磁场可以储存能量,当磁结构的演化达到一个临界点或者受到某种触发机制的作用时,就会产生太阳爆发现象。因此,研  相似文献   

7.
四、太阳1.太阳常数我们用太阳常数来表示太阳的总辐射能。其定义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远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每分钟所接受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它等于1.95卡。2.太阳的光度()由太阳常数容易求出。或落在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能量同总能量的比为:式中为地球的半径,a为日地距离。表示太阳的周日视差。从1984年起,国际上采用因此,落在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能量只有太阳总辐射能的22亿分之一。3太阳的有效温度Te根据太阳总辐射能的测量结果,利用物理学中黑体辐射定律,可算出光球的温度。观测证明,光…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下一代大型地面太阳望远镜是我国太阳物理学科的共识.与当代1 m量级口径的地面大型太阳望远镜相比,下一代地面大型太阳望远镜更关注太阳和恒星物理的基本问题,对分辨率和磁场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划中的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是一架分辨率口径达到8 m,有效聚光面积不小于20 m2的望远镜,可探测太阳大气的基本结构及其演化.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将为人类最终解决恒星磁场的起源、日冕加热等基本物理问题提供详尽的观测证据,为准确预报空间天气提供必要的理论和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9.
远方 《小学科技》2011,(10):6-6
许多糖果的外面都裹着一层半透明的纸,妈妈说那叫糯米纸。那么,它是用糯米做的吗? A:各式各样的糖果外面常常包着一层半透明的糯米纸,它可以和糖一起吃,一放入嘴里很快就化掉了。  相似文献   

10.
陈壮叔 《科技潮》2000,(9):44-45
太阳也有大气。太阳主要是一个大氢气球(含小部分的氦),由于其表面的高温,氢、氦等原子皆被电离,而呈等离子态,即电子和质子组成的气体。这是除固、液、气态以外的物质第四态,也是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物态。太阳大气就是这些等离子气体,要不是太阳磁场对它们的束缚,这些灼热的气体早就跑得毫无踪影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不停地泄漏出来,喷向四面八方,人们称之为“太阳风”,其速度高达每小时百万公里,一直吹到离太阳200亿公里的地方,远远越出了冥王星的住处。在我们银河系中,有2000亿颗恒星,天文学家观测到,有大量的类日恒星喷射着强劲的“太阳风”,若近旁有行星的话,足可把它烤焦。当然我们用不着担忧,太阳是一颗温和且活动较稳定的恒星,在地球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被“太阳风”烧烤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为达到提高光球加工效率与精度的目的,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提出全新的阻尼板系统光球工艺及设备,从而获得解决光球加工效率与精度问题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太阳大气等离子体动力学射电成像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太阳爆发活动的起源、研究太阳活动规律、预测预报太阳爆发事件的发生既是一个重要的天文学问题,也是保障近地空间环境安全和众多现代高技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望远镜具备探测太阳元爆发、并能覆盖太阳爆发能量释放区域和传播演变区域的能力.上述科学需求和太阳望远镜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未来伴随地基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发展,将主要向太阳空间望远镜发展,地基则应该是发展大型射电望远镜设施.本文指出在我国现有的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MUSER和即将建设的子午II期米波-10 m波射电日像仪的技术基础上,未来可建设一个地基望远镜探测阵列,其最大基线长度为30 km左右,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0.2″,具备对太阳大气等离子体中各种爆发现象的元爆发过程进行详细观测的能力.本文对相应的阵列方案、技术参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13.
热带海洋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照一维Kraus-Turner混合层模式,考虑了穿透性太阳短波辐射、盐度效应和次表层温度盐度方程,在障碍层现象的基础上数值模拟了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并结合TOGA-COARE 0°N,156°E站点的观测资料,对其物理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敏感地依赖于混合层深度、海面风速和太阳短波辐射等环境参量,在适当的气象、水文条件影响下,次表层温度反升现象往往会类周期性地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海滩反递变纹层自下而上粒度由小到大,重矿物富集于纹层底部,它是前滨冲流“剪切分选”的产物。原生反递变纹层常被激浪破坏和再造,遇到后期加积海滩过程时,才能保存于海滩层理中。海滩层理的现场观测是研究海滩层理反递变纹层形成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你去过二连浩特,即使过去多年,也一定不会忘记那里的大风。二连浩特的风"脾气"很大,尤其是秋冬两季,即使你躲在屋里,也能听到它在外面怒吼的声音。有时,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转瞬就狂风肆虐。风里裹挟着黄沙或者雪花,把太阳层层遮蔽,不让它冒出光亮和热气。二连浩特和新疆的达坂城一样,都是我国著名的"风都",一年  相似文献   

16.
下期看什么?     
《科学世界》2011,(11):95
太阳:地球活力之源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太阳发生异常变化为什么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呢?太阳一旦消失,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无法生存。事实上,地球的气候多亏获得太阳的能量才得以维持。没有太阳就不会有现在的地球。太阳总在发光,它的样子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其实不然,太阳有时会出现巨大的爆发,有时还会进入稳定的休眠期。因太阳活动发生的变化有可能使地球变暖,也有可能使地球变冷。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太阳大气中最剧烈的大尺度爆发性磁活动,日冕物质抛射是引发近地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首要驱动源.时至今日,在爆发过程中,日冕物质抛射内部轴向磁通量的详细演化特征尚不明确.近期,国内太阳物理学者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识别方法,成功提取并研究了日冕物质抛射主体磁绳结构在太阳表面的足迹及其完整变化信息,发现爆发磁绳的轴向磁通具有先快速增大,随后逐渐减小的演化特征,且与伴生耀斑的能量释放过程具有很好的时间对应性.这一研究定量地给出了日冕物质抛射爆发过程中内部磁场参量的变化规律,对理解日冕物质抛射的三维爆发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退路(二)     
天空上是巨大的太阳 “现在开门吧!”埃列奥打破了沉默。 外面有什么在沙沙作响,那是夹杂着沙粒的热风吹打在飞船金属体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地球是一个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它的内部构造与鸡蛋相似.地球的外壳类似鸡蛋皮,是由一层坚硬的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土壤层.在岩石圈的外部还有水圈和大气圈.这几个"圈"里的土、水、气和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无机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广泛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群.这些生物种群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体叫做"生物圈".它是岩石圈表面的土壤层、水圈和大气圈的界面之间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两个问题: (1)在太阳对流层内的大尺度“其本磁场”的形成问题,以及它所决定的黑子周的特征。 (2)太阳活动区黑子的偶极磁场形成问题。 我们提出了太阳核心是一个具有二十二年周期的磁偶极振荡子的假设,它所产生的太阳磁流波的经向磁场不断地向外渗透到较差自转层内被放大,从而形成了具有很大纬向分量的“基本磁场”,它的特征决定了黑子周的形态。 基本磁场产生了磁浮力,我们得到它是一个磁雷诺数很小的上浮运动,因而它不是冻结的磁力线管的上升,而是磁力对流运动。并且在对流气泡横越基本磁场的过程中,形成了围绕气泡的磁环,当它浮至太阳表面便是活动区的偶极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