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备了一种基于Au@Ag/PPy复合纳米材料固载葡萄糖氧化酶(GOD)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并将其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法对电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探讨了扫速、溶液pH对传感器峰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电化学传感器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在pH=7.0的条件下,电流响应信号与葡萄糖的浓度在2.3×10~(-7)~1.3×10~(-4)mol·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7.7×10~(-8)mol·L~(-1)(S/N=3).利用制备的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对人血清中葡萄糖浓度进行检测,回收率达到98.0%~103.0%.  相似文献   

2.
以多壁纳米碳管(MWCNTs)为电子媒介体和酶的吸附载体,利用层层累积的自组装技术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多层(MWCNTs/GOx)n复合薄膜修饰电极,制备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电流值随着MWCNTs/GOx复合薄膜层数的不同而变化,当MWCNTs/GOx复合薄膜的层数为6时,响应电流值达到最大。(MWCNTs/GOx)6复合薄膜修饰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3×10-2mol/L葡萄糖的响应电流为1.63μA,响应时间仅为6.7 s。该生物传感器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10-4~1.5×10-2mol/L,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9×10-4mol/L。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基于RGO/Au NPs和G-四链体/Hemin的过氧化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用于过氧化氢的检测.利用循环伏安法、差示脉冲法和计时电流法对传感器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RGO/Au NPs电沉积圈数以及G-四链体/Hemin孵育时间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传感器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电流响应信号与过氧化氢的浓度在0.5μmol·L-1~0.1mmol·L-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mol·L-1(S/N=3).该传感器稳定性好、抗干扰强,对细胞中过氧化氢释放量的实时监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构建无创血糖检测体系。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柔性全固态电极,以普鲁士蓝为电子媒介体,用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制得柔性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各项修饰条件进行优化,用计时电流法检验其性能,建立起体外葡萄糖溶液定量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在低浓度区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5~6.5 mmol/L,相关系数(R)为0.993 3,检出限为0.1 mmol/L;高浓度区的线性响应范围为6.5~19.0 mmol/L,相关系数0.992 3。用3D打印制作模拟检测装置,在猪皮上模拟活体电渗透过程进行皮下葡萄糖定量检测。皮下葡萄糖浓度在2.0~14.0 mmol/L范围内,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其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2 9),浓度范围满足日常血糖检测的需求。为进一步研制实用型无创血糖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玻碳电极表面通过三步电沉积法制备了石墨烯/普鲁士蓝/壳聚糖复合薄膜葡萄糖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将氧化石墨烯电化学还原,在电极表面直接得到石墨烯纳米层,在石墨烯纳米层上成功电沉积得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和葡萄糖氧化酶-壳聚糖复合薄膜,制备的修饰电极通过电化学方法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其性能与结构.在最优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了灵敏度高(50.29 mA·L·mol~(-1)·cm~(-2))、检测限低(12μmol·L~(-1))、响应时间短(3 s)等特点.电极响应电流与葡萄糖溶液浓度在0.02~10 mmol·L~(-1)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此外,在对人体血清样本的检测中,该传感器同样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对血清中常见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普鲁士蓝(PB)/壳聚糖(Chit)界面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酶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在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如乙腈(AN)、二甲基亚砜(DMSO)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存在条件下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有机溶剂体积分数对传感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器在50%(体积分数)AN中的电流响应可达到磷酸缓冲溶液(PBS)中的73%。传感器响应速度快、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展现了高的灵敏度(57.3mA.M.cm-2)。该传感器用于血清标本中葡萄糖的检测,测定结果与市售葡萄糖酶光度测定试剂盒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在电沉积制备普鲁士蓝-壳聚糖(PB-CS)膜修饰金电极的基础上,引入新型纳米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构建基于RGO/PB-CS纳米复合材料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由于RGO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RGO与PB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此传感器的工作性能。在0.0V工作电位下,该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5.3μA·(mmol/L)-1·cm-2)和较低的检测限(6μmol/L)。传感器具有较小的表观米氏常数(1.43mmol/L),表明该固定酶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结合壳聚糖-碳纳米管复合物和纳米金构建快速检测卡那霉素的分子印迹传感器。用电聚合法将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到金电极上,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安培法经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传感器的电流响应。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检测线性范围为3×10-8~4×10-5mol·L-1(r=0.988),最低检测限为1.29×10-8mol.L-1(信噪比为3)。重复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  相似文献   

9.
以壳聚糖为模板,采用柠檬酸为还原剂,通过原位负载方法制备了含有金(Au)纳米粒子的壳聚糖/Au/葡萄糖氧化酶(GOD)复合生物电极.利用扫描电镜对该生物电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A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nm,均匀分布于壳聚糖膜内.将该复合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结果发现GOD在复合膜中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对葡萄糖有快速灵敏的响应,线性范围为0~30mmol·L-1,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8,检出限为32μmol·L-1(S/N=3).  相似文献   

10.
以氢气泡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沉积等手段制备微/纳米多孔普鲁士蓝/金复合材料。通过化学修饰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复合材料表面,构建具有高灵敏度的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并采用计时电流法研究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电化学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电化学传感器对葡萄糖的响应速度为7 s,检测线性范围为0.05~3.75 mmol/L。此外,该酶传感器还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A novel material MnO2 nanosheet has been used as the support matrix for the immobilization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HRP entrapped in MnO2 nanosheet film exhibits facile 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with the electron transfer rate constant of 6.86 s^-1. The HRP/MnO2 nanosheet film gives a reversible redox couple with the apparent formal peak potential (E^0') of -0.315 V (vs. Ag/AgCl) in pH 6.5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BS). The formal potential E^0' of HRP shifts linearly with pH with a slope of -53.75 mV.pH^-1, denoting that an electron transfer accompanies single-proton transportation. The immobilized HRP shows an electrocatslytic activity to the reduction of H2O2. The response time of the biosensor for H2O2 is less than 3 s,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0.21 μmol · L^-1 based on signal/noise = 3.  相似文献   

12.
新型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与毛细管电泳的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浸涂法将1-二茂铁基乙胺和壳聚糖修饰到铂电极表面,与葡萄糖氧化酶溶液作用后用戊二醛交联,制备壳聚糖固定化葡萄糖化酶生物传感器,测定葡萄糖在传感器上的伏安曲,采用恒电位安培检测法,葡萄糖浓度在0.002-4.0mmol/L范围内与响应电流成线性关系,响应时间短,由于二茂铁衍生物和葡萄糖氧化酶通过包埋,键合等作用固定于壳聚糖膜,中不易从电极表面流失,电极稳定性较好,同时尝试将该电有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成功用于人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首次采用了染料萘酚绿B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电子媒介体制备电流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检测电位低,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其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5-18μmol/L,检测下限为0.5μmol/L及响应时间小于30s.  相似文献   

14.
以毛细管区带电泳安培检测法对大鼠血清中班布特罗及其活性代谢物特布他林的水平及药物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以直径300 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1.10 V (vs. Ag/AgCl),在0.02 mol·L-1磷酸盐缓冲体系中(pH 7.0),当分离电压为10 kV时两种被分析物质在16 min内可基线分离.班布特罗和特布他林浓度分别在2.0×10-5~5.0×10-7mol·L-1和2.0×10-6~5.0×10-8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可达2.5×10-7mol·L-1和2.0×10-8mol·L-1.将该法直接用于班布特罗及其活性代谢物特布他林在大鼠血清中的分离与测定,无需样品预处理,分析结果令人满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便、易操作等优点,在临床检验和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0IntroductionOxpihdeantiovmee sntornes isn c agrueseedn bplyan htesa[1v]y. mAenttai-lso xiisda ati ounsu oalfplantsis an i mportant adaptive mechanismto the disad-vantage environment[2].Anti-oxidationenzyme systeminplants is pri marily involved with super…  相似文献   

16.
Ferrocene-Nafion修饰厚膜碳糊电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丝网印刷技术制作的厚膜碳糊电极为基底电机,用二茂铁为介体、Nafion修饰厚膜碳糊电极制备了葡萄糖传感器.Nafion涂于电极表面上形成的膜具有强的附着力,防止了二茂铁及酶的流失,电极稳定性提高.并且由于低的工作电位(+025vsSCE)和Nafion膜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基本上消除了电活性物质(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具有防污能力.该酶传感器的检测上限可达18mmol/L,响应时间小于60s.  相似文献   

17.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4种黄蜀葵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选用糖分离柱(CarboPacPA200,3×250 mm),以10 mmol.L-1NaOH溶液为流动相、Au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的脉冲积分安培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了4种多糖水解产生的单糖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4种黄蜀葵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4.23×103、6.11×105、4.47×103、6.01×105Da;离子色谱法检出4种多糖均含有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以及极少量的阿拉伯糖,其中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的物质量之比分别为0.29∶1.00∶0.41、0.56∶0.13∶1.00、0.10∶1.00∶0.11和0.55∶0.17∶1.00;检出限在1.63~2.80μg.L-1范围,相对标准偏差在2.55%~4.67%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8%~107.9%.  相似文献   

18.
将树状聚合物(PAMAM)通过共价反应嫁接在羧基化碳纳米管(CNTs)表面后用于钯纳米粒子(Pd NPs)的原位沉积,制备成CNTs-PAMAM/Pd NPs复合物。通过壳聚糖包埋将制备的该钯纳米复合物用于玻碳电极的修饰,并通过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和优化,制备成可用于葡萄糖的安培检测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实验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可在较短时间内(3 s)实现对葡萄糖的快速稳态安培响应,并可在从0.03 mmol/L至61.7 mmol/L较宽线性范围内实现对葡萄糖的准确测定,检出限为11.5μmol/L。该传感器成本低廉,性质稳定,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戊二醛交联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和吡喃糖氧化酶分别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载体膜上,制备电流型电化学酶电极。在SBA双电极分析仪器上安装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和吡喃氧化糖氧化酶电极,分别对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木糖及葡萄糖木糖混合样品进行测试,以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为对照,研究吡喃糖氧化酶电极对葡萄糖、木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吡喃糖酶电极对葡萄糖和木糖都具有良好的响应特征。葡萄糖测定的精密度(RSD)为1.10%(n=10),在10~1 0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 0);木糖测定的RSD为0.80%(n=10),在10~1 600 mg/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999 8);在葡萄糖木糖混合液测定时,吡喃糖氧化酶电极呈现明显的双底物催化特征,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葡萄糖和木糖的响应具有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带正电荷的壳聚糖(CHIT)和功能化的带负电荷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之间的静电吸附,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均一、 稳定的{CHIT/MWNTs}9多层膜。组装{CHIT/MWNTs}9多层膜的玻碳(GC)电极用来研究H2 O2的电催化氧化,测定H2 O2的线性范围﹑响应时间和检测下限分别为:8×10-6~1.0×10-2 mol/L (相关性系数为0.997)﹑2 s 和4×10-6 mol/L。另外,{CHIT/MWNTs}9/GC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