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高速且实时的图像数据的采集,设计了以FPGA为控制器的基于USB2.0的图像数据采集系统。该数据采集系统可应用于常用的工业总线标准RS-422、串行数据总线标准RS-232以及1553B总线的图像数据采集。在具体使用中,数据为两个通道RS-422总线标准串行输入的图像数据。通过FPGA内部编程实现数据串转并,异步数据的接口,以及系统的时序与功能的逻辑设计。系统与主机之间采用了cypress的EZ—USB FX2的USB2.0的接口芯片Cy7c68013,该芯片包括slave FIFO和GPIF两种工作模式,文中也探讨该两种工作方式之间的异同以及优劣。  相似文献   

2.
介绍以Visual Basic6.0的MSComm控件为开发工具,使用自定义的通讯协议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基于RS-485总线的串口通信系统的设计。给出了RS-485串行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自定义通信协议、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通信程序的部分源代码,并通过具体应用证明了本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在计算机网络设计初期,通过数据链路协议传递数据是较为普遍的方法,而通过物理链路来实现数据传输稳定性较差,由此,能够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被研究出来,这一协议帮助PC机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信,系统能够通过RS485总线传输控制命令,使得FPGA通信系统的运行受到PC机的控制。本文通过介绍RS465总线对FPGA通信系统的协议控制功能对PC机与FPCA通信系统的设计做出一些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RS-485的多机串行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基于RS-485总线的PC和多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方法,讨论了总线接口转换、主从式通信协议设计问题,并给出了通信过程流程图;文中还提出了差错控制以及硬件设计中总线隔离、失效保护、电磁干扰问题等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以三菱PLC和三菱变频器为控制核心,采用RS-485总线连接并进行串行通信.采用定时器交替延时驱动RS指令的程序编写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RS-485串口标准的多机通信系统。以PC机为主机,多片STC系列单片机为从机组成通信网络。给出了RS-485通信网络接口的硬件设计,并具体介绍了Visual Basic2010环境下串行通信编程的编制,RS-485多机通信的软件设计以及模块流程图,并给出关键程序。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长线422的串行高速传输,设计了以FPGA为控制芯片,DS26C31和DS26C32为差分线路驱动器的长线422收发模块电路;并给出了FPGA内部通过严格控制时钟实现高速串行发送、串行接收单元的逻辑设计。经测试,该设计能实现45 m双绞长线,速率达10.3 Mb/s的稳定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8.
基于RS-485标准的供电系统微机监控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PC机和单片机连接RS-485总线的接口硬件电路,以及软件协议和通信软件。该技术可应用于供电系统微机监控,监控系统中主控机(PC机)通过RS-485总线网络联结从机(单片机),从机联结相应的传感器和继电器,从而实现供电系统的远程检测监控。  相似文献   

9.
串行通信是PC机与单片机之间常用的通信手段之一,利用Visual Basic6.0的MSComm串行通信控件设计通信程序,并将RS-232串行端口作为与PC机通信的渠道,可以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10.
刘玥  邢坤 《应用科技》2010,37(2):34-36,41
针对工程需要,完成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PC104总线多功能串行通信卡的硬件电路和相关基础软件的设计与调试.实验证明,采用TMS320F2812DSP能够实现异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CAN通信3种不同协议的串行数据接收与发送.通过PC104总线驱动双口RAM方式可以方便地嵌入PC104总线计算机,实现多形式串行通信功能的扩展.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RS-485总线接口标准和基于它的串行通信技术在爆破振动预测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软硬件系统、通信协议设计。上述设计已在实验室进行了原理性样机实验并实现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远程显示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及单片机实现温度测量,并利用RS-485总线实现远程监控的一种智能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系统的主要硬件是AT89C51单片机、RS-485总线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实现对环境温度信号的采集并把采集到的信号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通过与单片机相连的LCD液晶显示屏显示温度。另外,单片机可以通过自带的串行接口通过RS-485总线与PC机进行通信,PC对现场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硬件设计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单片机外围电路部分,单片机和传感器的连接部分,PC机与单片机的连接部分。软件设计包括DS18B20传感器的读写程序,LCD液晶显示屏的显示程序,PC机和单片机的485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13.
龙章勇 《科技资讯》2010,(31):10-10
本文介绍了RS-232、RS-422和RS-485几种串行通信总线接口的协议标准与电气特性,总结了他们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船载测控系统中RS-422等串行总线通信缺乏有效测试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控系统内部设备间通信验证的测试方法,即采用设备间的自闭环链路实现收发端口数据互相校验。通过设计相应的测试软件,实施串行通信的误码率测试、控制与响应时延测试、最小发令间隔测试和控制命令拥塞测试,从而定量地评估测控系统串行总线通信性能和质量。实践表明,该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串行通信测试难题,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串行通信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地震勘探仪器采集的大容量数据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比较数据传输方式,提出了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应用FPGA技术,研制了数据传输系统。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及传输协议。基于以太网供电原理,采用RS-485总线供电方式,实现48V直流能量与数据沿同一线对的叠加传输。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的起始标志,结合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实现位同步时钟恢复与数据帧提取,且检测时钟频率10倍于发送时钟频率。数传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串行编码数据流以20Mb/s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地震勘探仪器采集的大容量数据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比较数据传输方式,提出了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应用FPGA技术,研制了数据传输系统。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及传输协议。基于以太网供电原理,采用RS-485总线供电方式,实现48V直流能量与数据沿同一线对的叠加传输。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的起始标志,结合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实现位同步时钟恢复与数据帧提取,且检测时钟频率10倍于发送时钟频率。数传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串行编码数据流以20Mb/s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  相似文献   

17.
大型控制系统中PC与单片机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校园电视收视管理系统中PC与单片机通信的实现方法.论述了PC与单片机通信方式及接口硬件的选用,自定义串行通信协议的数据结构,以及PC与单片机实现RS-485通信的端口设置和程序设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单片机和PLC的应用区别与联系,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自由串行通讯,以及利用单片机与PLC进行通信的方法。硬件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输出信号通过RS-485总线与S7—200系列PLC通信,并介绍了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19.
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工业参数的高速远距离长线传输,应用FPGA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方法。分析RS-485数据传输的影响因素,阐述系统总体结构,由时钟脉冲传输测试确定了外围接口。利用串行信号的跳变沿作为高速时钟采样检测的起点以实现位同步,采用8B/10B的链路编码方案,支持高速时钟恢复和数据帧同步,并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进行了数据传输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20Mb/s传输速率下实现了串行编码数据流沿220m双绞线电缆的高速远距离数据传输,误码率可达10-11,为现场原始数据监测提供了高效的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系统是利用单片机和PC机通过串口通信实现气液分离器自动排液的监测系统。将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将PC机作为上位机,通过串行口RS-232实现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