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的复垦利用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重庆市25个存在临时建设用地煤矿的重点调查、对4个煤矿的临时建设用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检测和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得出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供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1)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具有分布分散、规模大而单块面积小、以压占损毁为主、损毁程度不等、土地负荷大、硬化度高等特征,主要包括主工业广场、堆矸场、炸药库、矿区道路、风井场地、瓦斯抽放泵站等占用地,分别占比约59.14%,27.36%,2.08%,0.98%,10.17%和0.27%;2)采样区土壤中Cr,Ni,Cu,Zn,Cd,Pb,As和Hg共8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但在与渝西地区土壤环境背景值对比时,却存在重金属元素超标现象,且差异较大;3)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取得一定成效,已备案煤矿区复垦项目477个,但仍存在约43%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4)重庆市已复垦的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和园地为主,分别占到总面积的44.64%,43.99%,5.22%和4.84%。5)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存在分散、单块面积小复垦难度大、底数不清、污染状况不明、复垦利用技术标准缺失、复垦利用方向确定随意等问题。【结论】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分布零散、底数不清、污染状况不明,急需开展相关调查与复垦研究,编制复垦技术规范指导重庆市煤矿临时建设用地复垦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农村建设用地复墨的相关工作经验,结合重庆合川的建设用地复垦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复垦方案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复垦的原则,进而给出了复垦的方案和技术路线,全文是笔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肖捷 《科技资讯》2011,(6):34-34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却遗留了众多问题,用地矛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但是诸如采矿、铁路建设等各种生产建设活动破坏了大量土地,土地复垦已成为解决用地矛盾的重要出路.本文回顾了我国土地复垦的发展历程,从理论研究和技术方法两方面对国内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我国土地复垦的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复垦理论潜力与现实潜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潜力释放最大化以及合理的安排农村居民点复垦工作,以重庆市为例,根据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人口数据,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和综合修正系数法,测算出2020年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复垦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测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并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复垦的推进提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复垦工程时序、提高政府投资力度、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拟用于城镇非农业建设的用地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建新区是指用于城镇的建设用地和居民点搬迁、改造的安置用地;拆旧区是指拟搬迁、改造的居民点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是指将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新增的耕地面积,减去拆迁安置占用耕地面积,其作用是将挂钩项目周转指标置换到城镇,将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农用  相似文献   

6.
煤矿矿区土地复垦的基础工作之一是土地的适宜性评价.以山西省汾阳市龙峰煤矿为例,根据待复垦地的破坏程度、用地类型与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并参考用地需求的公众意愿,确定参评因子并划定评价单元,采用极限条件法确定土地复垦利用方向与规模.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龙峰煤矿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并深化煤矿土地复垦的理论基础,为同类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该文基于逼着多年从事铁路用地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铁路工程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技术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以某新建铁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了铁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成  欧鹏  吴安 《科技资讯》2013,(29):39-4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技术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以某新建公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土地复垦技术方法及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争艳 《科技资讯》2014,(8):113-11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技术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以某新建公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因地制宜地复垦利用矿区沉陷土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横河矿区沉陷土地的复垦按农作物种植、基塘复垦、建设用地三种复垦方向,分别选择了各方向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横河矿区适宜性复墨方向的用地结构,为正确进行复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静  邢立宾 《科技资讯》2013,(25):56-57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公路工程临时用地的土地复垦技术流程为研究对象,论文以某新建公路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公路工程临时用地复垦技术方法措施及其环境效应,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多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公路复垦中临时用地破坏程度评价是对临时用地的土地破坏引起土地外形及其质量变化的评价.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青南地区复垦中临时用地的土地破坏程度,按照土地破坏方式划分评价单元,根据不同的土地破坏类型选取不同的评价指标,用特菲尔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结果对制定公路复垦方案,复垦工艺等有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在青南地区,公路建设临时用地复垦中取弃土场、取土场、施工生产生活区、砂砾料场、片石场、临时施工便道等土地破坏程度分别为二级(中度破坏)、二级(中度破坏)、三级(重度破坏)、三级(重度破坏)、二级(中度破坏)、一级(轻度破坏),隶属度分别为0.48,0.65,0.39,0.62,0.48,0.74.  相似文献   

13.
增减挂钩工作是国土资源部2006年启动的旨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即按照经济上可行和农民可以接受的原则,以“空心村”改造和迁村并点为主要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矿区复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垦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土地复垦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简要介绍了遗传算法(GA)的基本原理。根据土地复垦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基于GIS和GA进行复垦区土地资源优化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优化配置模型及基于GA的优化过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用地方案不仅满足了各类用地要求,同时也将各类用地布置在较为适宜的土地上,获得了合理的空间布局。该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郑惊 《科技资讯》2010,(23):106-107
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国土管理及总图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笔者参与的某项目为背景,研究探讨了总图设计中的用地规划及节约用地问题,论文共从三个方面对总图设计中的用地优化进行了探讨,即厂址和运输路线选择,总平面布置,土地复垦等等,其中加入了笔者参阅的其它总图设计案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开展煤矿用地土地复垦的重要意义,简述了采煤塌陷地和煤矸石压占土地的复垦方案,重点介绍了山西省矿区土地复垦作业程序以及复垦工艺。  相似文献   

17.
王小菊 《科技信息》2007,(25):58-59
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项目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土地勘测定界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充分了解钟山县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对钟山县的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整理复垦潜力进行分析,为编制新世纪钟山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理论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土地整治主要类型有: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综合整治等.该文简析了土地整治的涵义,阐述了其规划意义,并分析了某地区内土地整改项目实例和做出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地票交易有利于农地有效利用与城镇化建设需求的互补,是我国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重要创新。地票交易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土地交易所内以出让方式进行的流转,包括土地复垦、下达指标、交易地票、使用地票等环节,其法律性质是农地发展权交易。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对地票交易的规定较少,并且存在制度障碍。构建我国地票交易法律制度的重点是地票交易的定价机制及交易规则,并且明确交易过程中的利益归属,健全与之配套的土地复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