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运营时间的延伸和运营车辆的发展,装配式T梁横隔板的病害已经逐渐成为T梁桥的常见病害之一.G206舒城段桃溪新桥装配式T梁横隔板连接状态较差,对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性和耐久性造成直接影响.分析了横隔板出现病害后对T梁受力的影响,并针对该种情况采用穿拉钢筋加固横隔板,恢复横向联系,效果良好,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泽棉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14-15,19
广州北环高速公路广北立交桥引桥(装配式简支T梁)由于交通量大、重载车多、运营时间长、和早期施工工艺上的缺陷,在近年的桥梁检测中发现了横隔板断裂、梁体裂缝超标、翼板穿孔等大量严重病害,对桥梁的结构安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不封闭交通的前提下通过粘贴钢板法对横隔板及梁体加固处理后,梁体间的横向联系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梁体协同受力状态得到改善,跨中挠度变小,未有新增裂缝产生。桥梁的结构安全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凡是采用混凝土和钢筋结合在一起所建成的梁式体系桥统称为钢筋混凝土梁桥,简称混凝土梁桥。上部结构是梁桥的主要承重结构,其发生病害势必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对于梁式桥,其上部结构主要有主梁、横隔梁以及支座,主梁一般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如果其发生病害,一是影响美观,二是影响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鉴于此,本文对梁式桥主梁病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邵锐  李英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4):15339-15348
由于目前“G-M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计算主梁内力较复杂繁琐,为了更快速精确地计算大宽跨比,多横隔梁以及主梁较为密集的T梁桥主梁内力效应,提出了基于受压翼板有效宽度的大宽跨比T梁桥改进空间梁格算法。该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梁格模型,基于T形梁受压翼板有效宽度原理,精确考虑横隔梁与主梁顶板协同受力完成荷载横向传递时的横桥向横隔梁翼板有效宽度,对梁格模型中的横隔梁进行横隔梁-桥面板的截面等效换算,保证沿桥横向翼板内的应力分布均匀,模拟实桥横向联系。分别采用“G-M法”和本文方法计算分析桥宽20、24 m,跨径20、28、35 m的4种算例的装配式简支T梁桥主梁跨中弯矩,对比分析发现:改进空间梁格法与比拟正交异性板法吻合较好,误差均在±5%左右,精度较高;改进空间梁格法相比“G-M法”无须复杂的插值和查表,只需要借助简单的有限元模型,能快速高效的对主梁结构内力进行计算,操作方便,效率高;改进空间梁格法对大宽跨比,多横隔梁以及主梁较为密集的T梁桥结构内力计算结果更可视化,更能精确直观地反映受力后的整体结构响应。  相似文献   

5.
魏志新  罗伦英 《科技信息》2009,(29):I0536-I0537,I0516
一座50米简支T梁桥,采用15米高的肋板式桥台。建设期间由于某种原因,通过改造背墙的方式改造成中墩,运行5年后发现该桥台帽梁从和肋板结合的部位发生断裂。由于此类病害非常少见,本文通过对讨论病害成因和加固设计方案的形成,探讨一种克服此类病害的办法.对类似病害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魏平 《河南科学》2014,(9):1749-1753
在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预应力砼T梁桥的病害检测基础上,对桥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该项目中T梁桥的加固方案,供同行们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汽车偏心加载条件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横隔板开裂对腹板面外形变效应的影响,以交通部2008年桥梁通用图中30 m混凝土T梁为工程背景,利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裂缝长度改变情况下腹板最大拉应力、腹板两侧最大绝对应力差、T梁横向变形和中性轴最大应力。通过分析发现:汽车荷载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T梁桥腹板在发生面内竖向弯曲的同时,还存在着面外横向弯曲变形,T梁腹板面外横向变形会产生横向弯矩、减小T梁受压区高度,远离偏载一侧的T梁面外形变效应更为显著;横隔板的开裂会在一定程度生同时增大T梁面内、面外变形和腹板拉应力幅值,但当裂缝长度超过30 cm后梁体面外变形效应变化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典型的混凝土T梁桥横向连接方式,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对20m标准跨径混凝土梁桥,采用和试验相同的建模方式,以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横隔梁损伤对混凝土梁式桥荷载横向分布及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中横隔梁全部损伤以前,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坐标变化率随着横隔梁损伤数量基本上按照线性规律变化;所有中横隔梁损伤以后,横向连接状态向翼缘连接状态急剧变化;只有当某片梁两侧的中横隔梁同时失效后,这片梁的荷载横向分布才退化到由翼缘连接决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载横向分布调整系数,并给出了确定原则和方法。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的检算评定中,可以适当的提高活载检算荷载效应,以反映桥梁实际承受荷载情况。  相似文献   

9.
板肋式多肋T梁桥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板肋式多肋T梁桥的受载力学行为特点,将其各板件视为板梁,同时在构造其位移模式时也考虑了T梁顶板剪滞效应和局部弯曲影响,由此提出了板肋式多肋T梁桥空间计算的桥梁有限单元法。  相似文献   

10.
T型梁桥采用钢板粘贴加固,提高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行车安全。结合我区首次在S101线香水河桥粘贴钢板加固T型梁桥的工程实例,简述了粘贴钢板法在T型梁桥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申婧 《工程与建设》2007,21(2):233-234
通过对某一简支板梁桥的检测数据分析,介绍了一般板梁桥的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及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凌华  韩振峰 《工程与建设》2007,21(6):912-913
目前的T梁桥一般都设计有若干根横隔梁,这对施工不利,模板复杂,如果减少横隔梁的数量甚至于不设,即可方便施工,但在受力性能上与有横梁的T梁桥相比如何,文章结合一计算实例对该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装配式梁桥横向刚度不足以及横隔梁开裂等问题,根据相似理论,加工大型缩尺模型进行模型试验,并对其静力特性与抗裂性等加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横隔梁横向预应力的设置,对桥梁横隔梁的抗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对于该类型桥梁,增加横隔梁横向预应力,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抗超载车辆荷载对横隔梁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谢戈山 《科技资讯》2007,(16):55-55
桥梁结构经常遭受风吹、雨淋、地震灾害、温度变化等影响,而且随着道桥使用年限的推移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桥梁在运营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害”。本文对常用的预应力拉杆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板法进行了分类介绍,重点介绍了桥梁上部结构加固中的预应力加固方法及其计算理论,以T型梁为例,介绍了补强拉杆的截面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灿光 《广东科技》2013,(10):136+135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在近些年来在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一些山区、老区都在进行公路建设,这些地区的地形条件一般都比较复杂,多峡谷与深沟,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经常需要修建高墩大跨径的桥梁。高墩大跨径T型钢构悬浇梁桥的施工整体性好,施工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为保证将来的交通使用质量,我们必须在公路交通的关键部位严把质量关,尤其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就高墩大跨径T型钢构悬浇梁桥的施工过程进行阐述,简单介绍桥梁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纵肋和横隔板交叉部位疲劳裂纹是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主要病害之一。文章针对我国当前4种典型横隔板弧形开孔型式,建立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Eourcode3规定的公路孔型和铁路孔型的应力分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吉林省已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建设、运营情况的调查,发现中小跨径装配式板梁桥支座脱空现象较为明显,是引起桥梁上部结构各种病害的原因之一。设计中板梁桥大都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每片梁下有4个支座,在施工中很难做到使其在运营中均匀受力。本文经过高速公路桥梁支座脱空现象的分析,找出在设计和施工中易引起支座脱空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供工程设计和建设参考,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大跨梁式桥存在大量的梁体开裂病害。一般来说,跨径在100m以下的梁桥,病害较少;跨径在100m-160m的梁桥,其病害就多些;跨径在160m以上的梁桥,其病害就更加严重。梁体开裂病害极大地影响了许多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是直接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因此,本文针对梁体开裂病害的起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佛山市某粘贴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桥为背景,运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软件,按照梁格法建立计算模型,通过对T梁桥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后进行的荷载试验,将实测数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从而对加固后T梁桥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后能满足设计荷载等级要求,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为同类型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桥承载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苏巧江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11-12,85
很多既有线路上的32m标准跨径T型梁桥由于刚度不足严重影响了行车安全。本文以某32m标准跨径T型梁桥为工程背景,对32mT梁的加固前后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为类似T型梁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