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峡江地区部分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峡江地区129件青铜器的金相组织与成分分析,初步了解峡江地区战国中晚期至秦汉青铜技术水平。所分析129件青铜器均为锡青铜和铅锡青铜,93%是铸造组织,有6件为热锻组织,3件是热锻后又经过冷加工。有1件是青铜淬火组织。从成分含量、金相组织整体审视这批样品,兵器与工具代表了当时巴地乃至峡江流域的青铜工艺技术的较高水平。技术分析结合型制研究,初步判断峡江出土青铜器以本地制作为主,少量属于外来的。该地区青铜制作技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与周边不同步的自身发展仍是该区域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的灵学会:组织、理念与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学会是一个由许多社会名流和知识分子参与的民间团体.它以<灵学丛志>为理念宣传平台,以盛德坛为活动平台,主要开展出版期刊、挟乩和灵魂摄影三类活动.在科学救国的时代语境中,尽管灵学会在外在组织上采取学会结社、期刊出版等现代手法,同时利用科学、伪装科学进行理念宣传和巫术活动,而在内在精神上却反对科学,井依循扶乩的传统.这种内在的限制是灵学绝不可能救国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代何时利用硫铜矿冶炼金属钢一直是引人注目的问题.作者借助于定量化学分析、光谱分析、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铜陵地区出土的先秦时期的钢锭和炼渣进行了全面检测,并经过实地考察及文献考证,认为这地区至迟在西周晚期就已经利用硫铜矿冶炼金属铜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由来与词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认为,就目前所知,中国古代“物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物理”在中国的广泛运用情况表明,其基本含义是泛指事理、道理、情理;通常是指万物之理,或称“大物理”,有时寓有自然规律之义。这种含义与西方古代“物理”一词的含义基本相同。该文还认为,日文“物理学”一词的翻译受到中国古代“物理”一词的深刻影响,且由西文PHYSICA或PHYSICS一词译成中文“物理学”的时间可能早于译成日文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古代地学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6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地学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即中国古代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山川崇拜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旅行考察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中国古代地学与宗教、风俗的关系。从这些关系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探索自然、考察社会,社会需要是中国古代地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未来地学发展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兵书中的军事地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地理思想最为活跃,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文通过对这一时期主要兵书中对”地”的军事意义,特别是地形在战争中作用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地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与朝鲜古代星座同异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朝两国古代天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观测恒星及星座的命名与证认,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朝鲜。就文献和星图进行考查和校勘,可知中国的三家星官和《步天歌》,在隋唐间即已传入朝鲜,而中国星图的东传同样极早。因而两国的星座同出一原,同属吴晋间的陈卓体系。但经唐至宋,中国的星图除描绘之误外,大致有三十多个星座,其形位发生了变化,一直流传到明末。至传教士西来,所制星图在实质上方有着极大的变动。而朝鲜星图仍保持着固有的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古代试辨硝石与芒硝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揭示了中国古代医药界和炼丹术早期活动中对各种“硝”(包括硝酸钾、硫酸钠和硫酸镁)在认识和应用上的混乱情况。接着论证了在唐代以后是中国炼丹家通过焰色和化学性质(硝酸钾的特征紫青焰色、助燃性和氧化性以及芒硝的风化性和特殊晶形)制订了对硝酸钾加以辨识的科学方法,从而结束了混乱局面,并促进了火药的发明和推动了芒.硝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利用萝卜和植物灰对天然芒硝与火硝的提纯法,以及火硝与盐的重结晶分离法,并解释了其中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14.
后藤艮山是日本江户时期的著名医学,因提出万病源于“一气留滞”的疾病观和对中国医学的反思,对日本汉方医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称为日本汉方医学古方派的真正创始人。文章从以儒学的“仁”为基础的医学伦理观和以儒学的“一元气”为核心的医疗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后开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志书地图绘制准则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代地方志书中的雕版刊印或手摹地图,本文命之为“志书地图”,在中国古代地区国占有很大的比例,除极少数外,都不采用“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法则,而是成功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某些绘画法则,形成了绘制志书地图的“经营位置”准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