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传》之"君子曰"是作者评价人事的重要方式,而其中的"引诗"也折射出了《左传》作者对《诗经》的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左传》作者认可并彰显了《诗经》的神圣性,同时也极其重视《诗经》的政治性和实用性;另外在用诗的时候存在着"断章取义"之嫌,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应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 ,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考察《左传》全书 ,可以看出《左传》的叙事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和纯客观叙事 ,这些叙事方法的运用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 ,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研究中国小说 ,如果不顾及它与史传的关系 ,那就不可能深得中国小说的精髓。因此用叙事学的概念范畴 ,从叙事时间切入 ,来探讨《左传》的叙事艺术及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左传》的外交辞令可分为战争状态和非战争状态两大类。《左传》的外交辞令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栩栩如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诸候国外交策略、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礼”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的礼学家有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中的投降礼,却较少涉及。投降礼在《左传》中有三次确切记载:僖公六年,许僖公向楚成王投降;宣公十二年,郑襄公向楚庄王投降;昭公四年,赖国国君向楚灵王投降。实施投降礼仪通常是失败的国君“面缚、衔璧、肉袒”,大夫“衰绖”,士“舆榇”;接受投降的一方通常是“从之”,以礼相待。《左传))里的投降礼仪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一部以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全面考察《左传》外交辞令的基础上,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该书作者是怎样利用言语交际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来选用语言的风格和安排语言的技巧,以及如何调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使外交辞令以较少的文字,传递出极为丰富的“言外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左传》一书是“工于记言”的。  相似文献   

8.
吴闿生《左传微》继承桐城文法,创新地将文章学上的“义法”论转化为以“文法解义理”的阐释学方法,不仅夯实了义法理论的经学基础,亦开辟了《左传》阐释的新方法。韩席筹作《左传分国集注》,采略诸家,尤取《左传微》为多,对于吴闿生所创之新方法,多取而用之、化而施之,并依托集注之体,构建了以文法、尾评及考据等方式进行义理解说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9.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于《左传》学多有发明,但其问世后所面临的批评也从未停止。宋儒刘敞治经专尚探究义理,因此针对杜预主“《春秋》为鲁史”、“经承旧史”等说而湮没《春秋》大义深为不满,并责备杜预不通经义、臆断解经,这些批评在《左传》学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沈和沈尹沈,始见于《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版)鲁文公三年经:“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得臣会晋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伐沈。”(P527)杨伯峻先生注沈谓:“沈,国名,传世器有沈,据铭文知沈子实为周公之曾孙,其父始封于沈,沈子继其父,然犹秉承其大宗周公,说详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月刊三卷三期温廷敬沈子能订识。其地在安徽省阜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之沈丘集,西北距河南省沈丘旧县治三十里,今沈丘县则已移治于旧治北之槐店。”诸侯们为什么要伐沈,正如传文所说,因为它顺服了楚国。在鲁宣公十二年晋之战这一传中,有“…  相似文献   

11.
《左传》同时采用了客观叙事和干预叙事2种效果不同的叙述者模式,即为了确保历史叙述的客观性,叙述者在故事中极力“隐身”;而为了实现价值引导,叙述者又以“君子曰”、“仲尼曰”的身份频频露面。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左传》采取了叙事与评论分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历来多有争辨,今人多以为《左传》为《春秋》之传。本文认为,《左传》与《春秋》各为自成体系的史书,并对各派观点进行了辨正。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一部严肃的历史著作,它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里,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种事件,为人民提供了丰富、深刻的经验教训,意义是重大的。但是《左传》的作者不是简单地叙述历史,而是以富于文学性的笔法来描绘历史,因此《左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左传》的文学成就,大家较多地注意研究它的篇章结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以及语言运用等,而较  相似文献   

14.
《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历来多有争辩 ,今人多以为《左传》为《春秋》之传 ,本文认为 ,《左传》与《春秋》各为自成体系的史书 ,并对各派观点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15.
林庆彰是台湾著名的经学史家,他的《诗经》研究在海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一)对《诗经》文献学的贡献;(二)《诗经》研究的拓展;(三)主要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评述,着重揭示其研究特色(一)文献整理与学科拓展相结合,从而使其研究建筑在坚固的基础之上;(二)《诗经》学史上“大家”的研究与“小家”的研究相结合,从而理清《诗经》学史上的发展脉胳;(三)传统的学科研究方法与当代学科研究新方法的结合,从而使其研究具有当代性与前沿性。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的服饰描写绝非可有可无之笔.考证《诗经》服饰,于诗义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明。本文即通过对狐裘的考释,证明《都人士》中的“都人士”绝非“都人之有士行者”(郑玄语)的庶人;而《旄丘》中最难解的一句“狐裘蒙戎”正是黎国大夫争当新主的形象描写;通过对“帨”的考释,廓清了《野有死麋》中有关帨为何物的种种龚葛莫辨之说。  相似文献   

17.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其中记述的外交辞令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就其整体风貌而言,体现出鲜明的崇礼、重礼色彩。本文从《左传》外交辞令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入手,主要就礼对外交辞令的制约作用、积极影响,以及礼在外交斗争中的具体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左传》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已经从佶倔质朴进入了文情并茂的境界,因此,《左传》就成为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特别是《左传》的虚词,可谓集当时虚词之大成。这里仅就“者”字在《左传》中的运用及“者”字结构的一些问题,略申管见。  相似文献   

19.
《左传》在外交辞令的记录整理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充分展示了这部历史散文著作的艺术魅力。《左传》外交辞令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特定原因的。本文从春秋“行人”与外交辞令、春秋外交人才的文化素养、春秋外交人才的外交实践三个方面对《左传》外交辞令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作品,被誉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研究中国小说,如果不顾及它与史传的关系,那就不可能深得中国小说的精髓.因此用叙事学的概念范畴,从叙事时间切入,来探讨《左传》的叙事艺术及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