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仪器适用于测定各种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路面承载能力或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也适用于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弯沉检验.该仪器采用弹子轴承结构,具有简单、灵敏度高、测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现场的测量.为公路建设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企业标准Q/320/NTY76-1998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该机是根据市场需求,借鉴国外技术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其液压系统采用差动回路,冲裁速度快,压力大,噪声低.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QB/T1347-91<下料机>标准要求.该机主要用于对皮革、橡胶、纸板、泡绵等合成纤维的冲裁落料,适用于制鞋、箱包、服装等行业.  相似文献   

3.
该机是在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鞋行业工艺要求自行研制的新产品,是适用于不同鞋型、不同款式、不同材质皮鞋成型前帮样后踵定型的关键设备.该机采用双热双冷、气压传动结构,主要技术性能属国内领先,达国际9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可替代进口.经检测,产品质量符合Q/320928JC26-1998热冷后帮预成型机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路面施工机械出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本阐述了近期我国公路建设的情况及对路面机械的基本要求,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整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和人性化、智能化和适应面广的结构特点.现场使用表明:该机性能先进,操作方便、激振压实效果好、路面质量优良,可满足各类水泥路面的摊铺整平施工,特别适用于县乡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5.
该机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新产品,主要用于制鞋、帽、箱包、服装、手套、装潢、汽车座垫等泡沫塑料、纸板、塑胶、布类、皮革、EVA等材料的上胶贴合烘干.该机采用了耐高温压着网带,设有防皱机构和调偏装置.经检测,产品质量符合Q/320928YXW029-1998<贴合机>标准要求,用户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6.
该机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制鞋行业的工艺要求,采用四柱结构,机械传动,电磁离合器吸合,凸轮驱动冲裁,并设有自动润滑系统和电磁制动装置.经检测,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QB/T1347-91行业标准.该机主要适用于轻工行业的皮革、塑料、橡胶、制鞋、服装、制盒等制作中原材料借助于刀模成型下料的工艺.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分别对路面强度指数、路面状况指数和路面平整度指标进行了建模和预测.利用实际路面检测数据进行模型的检验和修正,并与传统的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公路路面这种比较离散的技术状况评价指标值,采用灰色预测方法精度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满足路面使用性能预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为了实现在正常交通速度20~80 km/h下的连续弯沉测量,提出了采用测量路面变形速度反演弯沉的方法.研究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测量路面在标准载荷作用下的路面变形速度的方法和路面变形速度提取算法,结合弹性地基上的欧拉 伯努利梁理论,推导弯沉盆曲线的两参数方程,采用牛顿迭代法利用路面变形速度反演路面弯沉.基于此方法设计的原型设备已在新疆、陕西、甘肃、天津、湖北等省市进行了近8×104 km的路测实验.结果显示,数据自重复性达到95%以上;与贝克曼梁测量数据对比,数据相关性达到90%以上.该方法一次测量只需要一次采样,测量与路面曲率无关,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其适合于高速、无损测量.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满足路网级、逐车道的路面弯沉连续、无损、高密度、高速度测量的要求,具有广阔的使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路面; 弯沉测量; 变形速度; 弹性地基梁
中图分类号: U 418.4+3,TP 23,TP 319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9.
该机是在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鞋行业工艺要求,自行研制的新产品,适用于各类皮革及人造皮鞋面的熨烫软化、定型、去皱工序.该机设有蒸汽二次加热机构,主要技术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可替代进口.经检测,产品质量符合Q/320928SJS02-1998热风去皱机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结构间的联结状态,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否会产生变形、推移类病害.钻孔芯样代表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真实状态,通过对其层间抗剪能力的评价,可以评价整个路面的层间抗剪性能.开发了适用于MTS机械的剪切模具,并确定了试验参数,可以较理想地评价圆柱形芯样的层间抗剪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该机是在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开发而成的,是机电一体化新产品.该机由真空定型装置、牵引装置、切割装置及堆料装置等部分组成,主要应用于塑料硬管制品的加工.经检测,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JB/T2627-91<塑料挤出硬管辅机>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该机是在参照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鞋工艺要求,自行研制的新产品,主要适用于运动鞋、旅游鞋、轻便包底鞋的压底、压边、压前后工艺,也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工艺程序.经检测,产品质量符合Q/320928SJC27-1998三维块式压紧机标准要求.该机型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可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13.
公伯峡水电站为了改善坝顶路面的交通要求、结合坝顶周围环境,拟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工程量较小,现场建拌和站经济上不可行;因此选择采用西宁拌制,运输186km至公伯峡水电站.  相似文献   

14.
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分析,揭示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规律.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参数,即骨灰比为3.5,砂率为15%,水灰比为0.34.通过优选配合比参数,得到具有良好透水性能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砖,其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降低透水能力的要求,则其强度可以满足JC/T 466-2000混凝土路面砖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理函数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基于有理函数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 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基于有理函数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 求取了仿真输出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数据的功率谱和均方根值. 对比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路面分级标准,确定了正确的模型参数,验证了基于有理函数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 并导出仅需路面不平度系数表达的路面不平度时域模型. 此模型可方便、准确地对路面分级标准规定的路面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6.
胡元贵 《科技资讯》2014,12(23):46-46
随着我国运输业的发展,我国对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道路质量的不断提升,这就要求路面的耐力性和强度都要符合国家的道路标准,这种严格的标准就要非常严格的控制路面的压实度,路面要有一个能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路面的破坏主要原因是路面的压实度不够,不管是路面采用什么样的材料结构,都要保证路面的压实度达到标准,压实度是对道路的一个质量上的保证.要保证路基和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路基和路面结构的寿命.对于路基和路面,控制好压实度是路面质量保证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路基路面的压实施工技术方面主要来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在役拉(压)弯钢管的内力情况,在盲孔法测量钢结构应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拉(压)弯钢管的内力识别方法.采用盲孔法对不同外径、不同荷载下的3组9根钢管试件进行了2种不同方式下的钻孔试验,研究了不同钻孔方式、不同外径、不同表面应力分布情况下的钻孔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钻孔加工应变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计算应力时应消除钻孔加工应变的影响;在应力超过f_y/2时需对释放系数进行塑性修正;钢管表面应力的测量精度随钢管直径的增大而提高.盲孔法用于拉(压)弯钢管的表面应力检测和杆件内力识别,无论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都是可行的,识别精度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压浆处治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结合天北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钻孔压浆处治维修,提出了适合本项目的板底脱空判断方法、压浆工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贝克曼梁判断板底脱空,数据可靠,便于控制,普及率高。压浆工艺操作简单,科学实用,效果明显。这种压浆处治技术及应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有较为显著的提高,能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气悬架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矿用汽车1/4车辆半主动油气悬架动力学模型.利用微分几何原理,实现了非线性模型精确线性化;为克服动态系统的不确定性,采用了自适应LQG控制策略.根据矿山路面的实际要求,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LQG控制器各性能指标的加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易于加权系数的合理选择;半主动油气悬架自适应LQG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车身振动,较被动油气悬架显著提高了平顺性和操稳性,有效地提高了在矿山路面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全地域移动平台的振动特性,建立了10自由度半车刚体振动模型.整车振动模型的求解采用时域法,模型激励为路面随机输入位移信号.按照路面不平度功率谱,采用三角函数法来生成路面随机位移数据.利用建立的10自由度整车刚体振动模型,分析了车架弹性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架的1阶、2阶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大,更高阶的弯曲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1/2整车振动模型建模中,考虑到车架的1阶、2阶弯曲已能满足精度要求,能很好地分析整车振动.最后结合ISO2631-1对人体振动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驾驶员处的振动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