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新型的功率超声辐射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械振动体的三维耦合振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频大功率超声辐射器,即立方体型振动辐射器.从理论上推出了振子的频率方程,研究了纵振动与横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耦合振动的角度得出了材料泊松系数的取值范围.实验表明,辐射器的频率设计值与测量值符合很好.由于纵横振动的强烈耦合,增大了声波辐射面积,改善了声匹配,提高了辐射器的辐射效率及声功率.  相似文献   

3.
利用机械振动体的三维耦合振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频大功率超声辐射器,即立方体型振动辐射器,从理论上推出了振出了振子的频率方程,研究了纵振动与横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耦合振动的角度得出了材料泊松系数的取值范围,实验表明,辐射器的频率设计值怀测量值符合很好,由于纵横振动的强烈耦合,增大了声波辐射面积,改善了声匹配,提高了辐射器的辐射效率及声功率。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医用辐射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一种主要用于男性计划生育的微波辐射器,测试了这种辐射器的近场分市,加热图形及泄漏辐射等指标,并与G·Kantor的工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斩波技术的新型励磁功率电路,理论分析表明方案可行,且达到简化装置、提高性能、降低造价的目的,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统夹心式压电陶瓷换能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级联式高强度功率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由多个半波长夹心式压电陶瓷换能器通过电端并联及机械端串联而成。基于一维理论,得出了换能器的六端机电等效电路,分析了换能器的电阻抗频率特性,并给出换能器的共振频率方程。研究了不同振动模态下,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反共振频率以及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与压电陶瓷晶堆间距的依赖关系。实验制造2个级联式功率超声换能器,并对其共振频率和有效机电耦合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此类级联式高强度功率超声换能器可望在超声波液体处理、超声波加工等大功率超声技术中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微波理疗、肿瘤治疗及微波生物效应研究中,广泛采用了非接触式波导辐射器.这种辐射器的主要缺点是能量泄漏多,功耗大,造成电磁干扰和污染,影响测温仪读数,损害人体健康.后来,又有人研制了接触式波导辐射器.这种辐射器能减少能量泄漏,但辐射效率有待提高,而且界面上的反射不易消除.我们研制了一种介质填充的腔式微波辐射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辐射器泄漏很少,功耗小,效率高,而且加热均匀度能满足要求,测温可靠,已用于微波抗生育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8.
作者提出了一种医用椭圆环微带辐射器的分析设计方法,并给出辐射器加热的实验结果。通过改变椭圆环微带辐射器的形状参数即可获得形状、大小可调的加势图形,因而加热效率高,能满足各种临床治疗的需要,特别是在治疗浅表肿瘤、皮肤疾病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更显示其实用价值。研究表明,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Modbus协议,采用具备组播技术的串口服务器与超声波发生器互联,既支持就地触摸屏操作,也支持远程操作站监控,实现多操作站的远程监控.利用串口服务器自带算法解析运行程序,文中实现了对多台超声波发生器的一键搜频及独立启停功能.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方案满足了客户的现场需求,解决了传统超声波发生器或PLC难以实现的智能远程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就研制的超声轮式探头的原理,结构进行了论述,并对在线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具有多个共振频率的矩形辐射体夹心式复频超声换能器.换能器由圆柱形后盖板、压电陶瓷晶堆及矩形六面体前盖板组合而成.根据表观弹性法和一维纵向振动理论。给出了此类复频超声换能器横向(x,y方向)及纵向(z方向)共振频率方程.用有限元法对给定具体尺寸的此类换能器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得出了其频率输入导纳曲线.理论和数值计算分析表明。此类超声换能器具有多个共振频率,可在不同振动模态上工作,达到了利用同一尺寸超声换能器产生多个共振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径向复合功率合成超声振动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由纵向超声换能器与变厚度剖面圆盘径向耦合而成.基于机电类比原理,推导出系统的楔形剖面圆盘径向振动等效电路及其共振频率方程,并得出其位移振幅放大系数的表达式,给出其第1、第2阶径向共振模式下振幅放大系数与其半径比的关系;探讨了圆盘振子第1、第2阶径向共振频率随其半径比的变化关系.理论及有限元结果表明:圆盘的位移振幅放大系数存在一个极大值,其第2阶共振模式比基频具有更大的振幅放大系数.对合成系统的共振频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复合超声纵振型变幅杆的简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设计复合纵振变幅杆的方法是利用各形状函数杆之间的位移和力连续的边界条件,确定方程中的待定系数,导出频率方程,利用各形状函数分界面之间机械阻抗相等的方法设计复合纵振变幅杆,可简化设计,物理意义明显,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复合扭振变幅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带类余弦过渡段阶梯形变幅杆扭转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递矩阵算法,推导出了变截面杆扭转振动时等效四端网络参量的一般表达式,研究了带类余弦过渡段阶梯形变幅杆扭转振动频率方程与角速度放大倍数及外表面切向速度放大倍数等的关系.结合阶梯形变幅杆两段长度相等的情况,分析了系统的扭转振动特性,得出了过渡段参数和阶梯形变幅杆参数的关系图像.结果表明,文中得出的一般表达式适用于带类余弦过渡段复合阶梯形变幅杆的扭转振动特性描述.  相似文献   

15.
研制了一种新型径向复合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并对其径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及实验研究.该换能器由一个厚度方向极化的压电陶瓷薄圆环及一个金属圆环组成.对压电陶瓷圆环和金属圆环的径向振动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自机电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利用换能器径向力及径向振动速度的连续条件,得出了压电陶瓷径向复合超声换能器机电等效电路及其共振频率方程.分析了换能器的共振及反共振频率、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与其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换能器压电陶瓷圆环内外半径保持一定情况下,换能器半径比增大时,共振及反共振频率随之增大.对于换能器第一阶径向振动,其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半径比增大单调增大,而第二阶径向振动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半径比增大单调减小.  相似文献   

16.
管带式汽车散热器特性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管带式汽车散热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散热器微元结构的动态传热模型,把散热器传热过程分为水侧传热、翅片管传热和空气侧传热三部分。建立了管带式汽车散热器传热及阻力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其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值与试验值的比较。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相应的管带式散热器试验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余弦形过渡段阶梯形变幅杆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推导出余弦形单一超声变幅杆的等效四端网络参量.基于传递矩阵法,得到了具有余弦形过渡段阶梯形变幅杆的频率方程和振幅放大系数.在对前后段相等的这种复合变幅杆分析后发现,用余弦形变幅杆作阶梯形变幅杆的过渡段,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夹心式纵-弯复合振动模式超声换能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夹心式纵-弯复合振动模式压电超声换能器.这种换能器用两套压电陶瓷片分别产生纵振动和弯曲振动.利用波动方程的通解,再加上边界条件,推出了纵振动和弯曲振动的频率方程.由频率方程设计出换能器的尺寸,使两种振动模式工作在同一频率.为验证设计理论,制做了一个频率为10kHz的换能器.实验结果表明,换能器的共振频率与设计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推导了改进的余弦形超声变幅杆的频率方程、各参数的计算公式以及等效四端网络传输矩阵参量,并与其它类型的变幅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余弦形变幅杆具有和指数形变幅杆相同的放大系数和频率方程,同样可作为单一变幅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