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代,两宋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山水画在空间布局上的巧妙处理,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五代,北宋的山水画,侧重于完整地,整体地把握客观对象,以繁复的,“全景式”的构图,显示一种雄浑,博大的气象,南宋山水画,则以少取胜,强调对景物的大胆剪裁,以简约的,“边角式”的布局,营造出一种空灵的,诗一般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南宋婉约词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心理与文化特点。这一派词人多用“瘦”字,借“瘦”来形容人或物象,并在借词的“宛转回互”的特点,反复咏叹人生的悲苦与家国的沦亡中,形成了其意境不开阔,但意韵悠远的“瘦”境词。  相似文献   

4.
与李清照并称隽才的朱淑真,在遭遇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与自身婚姻不幸的社会苦难和人生苦难的过程中,敢于冲破理学的清规戒律,站在女性性别的立场上用诗歌来表现个人的“私情”,真情吟咏,无所顾忌。她的作品从题材到内容,从风格到情感,都是女性情感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有限的人生梦想的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自我指涉”的私语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授人以鱼”是直接把“鱼”(教学结果)给别人。“授人以渔”是直接把“怎样捕鱼”(学习方法)教给别人。“授人以池”是间接给人养鱼的原始材料,让别人通过“组料养鱼一学会养鱼——收获捕鱼”这个过程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分析三种教学模式,学到一些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山水画长达千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南宋院体以其清晰独特的面目示人。相比而言,南宋院体山水不及北宋山水博大精深,措景丰富,不及元代山水空灵雅秀、含蓄隽永。而后世多从五代北宋山水中汲取营养,仅有明初浙派、院体等少数画家看好南宋院体,而它们一并被董其昌列为北宗,在褒南贬北、崇士气黜刻画的明清时代再受冷遇。分析南宋院体的艺术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刘涛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1):129-133
宋代《春秋》学者众多,相关著作丰富,春秋学成为经学中的“显学”。作为一种“经世之学”,春秋学随着政治抗衡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出现意识的转变。“尊王”与“攘夷”是春秋学的主流意识,北宋偏重“尊王”,南宋侧重“攘夷”。民族矛盾与战争贯穿整个赵宋王朝,“攘夷”也为两宋《春秋》学者所重视。南宋由于处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攘夷”成为最强的时代之音。而重在加强中央集权、恢复伦理纲常的北宋“攘夷”的态度也相当明朗。生活于北宋前期的孙复和中期的刘敞,他们的春秋学的著述经世色彩强烈,其“攘夷观”不仅丰富了北宋春秋学的华夷观念,也针对时政提供了一些有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诗经》本是上古文学作品,汉代经儒家神化处理遂变文学作品为儒家经典。本文力图从西周时期的“以声为用”,春秋至春秋战国之交的“声义皆用”及战国时期的“以义为用”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诗经》在先秦的流传与应用。以期揭示《诗经》变成儒家经典这一嬗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三冗”问题指北宋时期出现的“冗官”、“冗兵”、“冗费”的严重社会问题.北宋统治者希望通过增加官员数量,提高官员待遇,扩大军队数量来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但严重的“三冗”问题却威胁到北宋政权的安危,造成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反”是《老子》一书中的重要概念。作为“道”之“反”,具有“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种含义。老子的“反”之道的表达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不为为,以不争争,以不先先……这种“反”之道,为人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生存之道。由此看来,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恰恰揭示了他的生命哲学、生存哲学的特质:谦下、守弱的“无为”与居上、刚强的“无不为”合二为一。这既表现了老子哲学所包含的大智慧,又反映了老子哲学所隐含的权术和阴谋。  相似文献   

11.
北宋名臣张咏,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文武全才,以其政治功绩闻名于当朝和后世。他是一位有着侠士面目,却又有着儒士形象的文臣,其政治思想以儒为本,以俠的方式辅以行世。通过对张咏生平及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探析其政治思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即为:以儒为本,以侠为辅。  相似文献   

12.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两宋山水画的特点,指出在空间布局的处理上以“全景式”构图去表现画面的疏朗气氛和雄浑博大的神韵,以小显大的“边角式”构图形成南宋简阔空灵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以皴法的运用为主,在李成、范宽、马远、夏圭等人的继承与发展之下,使皴法走向成熟,,更准确地表现山川的质感特色。两宋山水画对自然景物观察得细致入微,加上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达到情景的和谐交融,使得作品既有生机,又能把握山水的精神和特质。  相似文献   

14.
秦氏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由于曹雪芹在创作过程中对其形象进行了改写,将“淫丧”结局改成“病丧”,故二百多年来就成了一个争议颇大的形象。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将她视为“淫妇”。本文就秦氏与宝玉与贾珍的关系,针对“淫妇”说者的观点及证据作了具体的阐述与辨明,论定:秦氏既未先诱惑宝玉又未后勾引贾珍“乱伦”,她的“淫丧”是为贾珍强暴后羞愤不已而悬梁自尽。故其悲剧既属于她个人亦属于家庭与社会。作者通过秦氏这形象就一个侧面暴露出整个贾府上层人物的道德沦丧,并预示贸氏家庭衰败覆亡命运的不可挽回。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蛮性”与“野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女词人,在她的性格中既表现出女子温婉细腻的一面,又往往表现出类似于男子的豪爽阳刚一面,本文拟以荣格原型心理学中“阿尼姆斯”学说来探究李清照这种性格的形成缘由及其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作为目标教学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即教师将教学目标外化为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情景教学,以“形”为手段,以“趣”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求知、认知的乐趣,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和自我需求的活动。“情境”的运用,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达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那么在平时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使学生乐学、好学。使之在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新干涉主义”是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列强为了实现其领导世界、主宰世界的目的,而采用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打击来处理国际事务的一种新的外交策略。“新干涉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论。“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就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19.
“以”字是古汉语中用法非常灵活的一个介词,《文通》主要从搭配功能的角度对其作了系统而细致的分析。既有对“以”字的语法特点也有对“以”的宾语前置和省略等方面的研究。《文通》对“以”字的讨论,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继承,又有所发展、创新,并且对后人也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纵观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1949年以后我国法制建设经历的三个阶段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刀把子”时代→“指挥棒”时代→“马笼头”时代。“刀把子”是阶级斗争年代法律作用的主要标志;“指挥棒”是指把法律作为行政管理的工具;“马笼头”是宪政法治时代法律功能的标志。如今我国的法制建设,离市场经济对法制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需要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国家的权力,这既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