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以张爱玲小说的悲凉无奈为指导 ,从生命悲剧意识的渗入 ,都市软弱人的浮生之叹 ,爱情神话的消解 ,尖刻、无奈的幽默等几方面对其作品《封锁》作一解读 ,昭示张爱玲的写作态度 :人间无彻底的爱  相似文献   

2.
李锐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拒绝合唱”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厚土》聚焦于吕梁山,从肉体与精神层面道出农民的生存困境,并进一步穿透历史,呈现出“历史”之外的人生。为了更好地敞开这样的人生,李锐提出回归口语之海,并进一步探索建立语言的主体性,以便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书写“本土中国”。  相似文献   

3.
吕小玲 《科技信息》2011,(14):I0301-I0301
议论文因其文体特征要求一定的结构及语言表达方式,高中生或因积累不够或因论证方法使用不恰当而易将议论文写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在众多真假难辨的所谓网络优秀作文中找范例,不如从中学语文课本出发,向大师们学习议论文写作的精髓,活学活用,一样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新课程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古文单元荀子的《劝学》就是一篇典范之作。本文从一个教学案例出发,探索向古人文章学习使议论文语言生动的方法,并用案例展现作文能力的升格,力图使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4.
本书结合时下热点问题,结合多个案例,对民族理论、民族工作、民族政策、民族教育、民族文化在时代的高起点上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其内容详实,措施可读性强。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导向,为民族理念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为新时期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是民族文献的鼎力之作。  相似文献   

5.
青年作家是当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队伍的主力军。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焦点一是表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生活习惯和现代性、和当代现实生活的冲突,二是宏大叙事的民族民间化,三是对底层边缘人物的励志书写,四是表现生态主题。  相似文献   

6.
以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为解读文本来阐述霍布斯鲍姆的“民族”概念 ,力图由此把握霍氏的民族问题研究的思维脉络和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7.
赵刚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13(2):101-104,109
《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是1940年由"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并经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两个《提纲》是党的民族工作创新性实践的成果,其在民族问题上各项具体工作的规定,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是少数民族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张培基先生英译作品《故都的秋》,从文化背景,语句基调及词汇结构方面进行剖析,认为译文贴近原文,体现了原著自然传神而意境完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摇篮曲》是印第安著名作家西尔科的重要作品。文章借助于后殖民视角分析了白人殖民者带给主人公阿亚一家人土地沦丧,生活窘困,语言驯服等一系列民族创伤。在其夫弥留之际,阿亚重温民族记忆,回归民族自然传统,重获生活自信,走上民族觉醒之路。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下,印第安本民族唯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实现印第安民族意识的苏醒。  相似文献   

10.
从圣经文化的独特视角,对旧约圣经《路得记》记载的女主人公摩押女子路得这一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和解读,指出它内中所表达的婆媳之爱、恋人之爱及邻里之爱,决不是狭隘自私的个人之爱,而是博大利他的无私之爱,是一种跨越民族、宗教、血统或外貌的真正的人类大爱,这一不朽佳作所蕴含的一曲曲爱的赞歌,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崔燕 《中国西部科技》2006,93(18):70-74
有关Imbunehe的传说的确一直流传在智利南部Chiloe地区,且由来已久。据Dolres W.Ja come女士考证, Inmbunche一词最早出现在十六世纪的智利诗人Pedro de O?a的长篇诗作《被驯服的阿劳加人》中。诗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2.
地缘经济学是以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取代军事对抗和政治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轴的理论。当今学术界,研究地缘经济学的学者寥寥无几。张丽君博士不仅是学习和研究地缘经济学的学者,而且是结合中国的地缘关系系统研究地缘经济学的第一人。《地缘经济学论-从民族经济到地缘经济》就是她在这一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租界语境下,沈从文的民族认同建立在"想象的共同体"基础上,以苗族背景作为他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参照.这种认同在他上海创作时期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从被动到自觉的认知转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也使他找到了一条以民族认同对抗西方文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石冬梅 《世界知识》2012,(23):22-23
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其近著《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在谈到如何定义"新加坡人"时,他说:"把所有加入新加坡社会的人都认为是我们的一分子,这就是新加坡人的定义。"开放性是这个国家的内在特性从1819年英国人在新加坡开埠以来,移民就是新加坡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基石。上世纪20年代,来自中国、印度和马来半岛的男工大量涌入新加坡的锡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文学发展的各历史时期,众多作家们用不同的文学样式吟唱着相同的一个主题,向往自由与和平、追求民主与幸福的传统精神。而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恰是一部热情歌颂和平劳动生活和印第安民族兄弟友谊的诗歌,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它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卓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助于我国民族大团结和国家的稳定。探究当代大学生民族观现状和民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有助于新形势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教育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警惕与防范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7.
金玲  许慧  李燕 《科技信息》2013,(9):204-204,21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支撑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目前状况及经济发展的现状,旨在探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于解决民族问题的措施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可以从其叙事上的言说角色的特点来分析。少数民族作家作为言说者,在反映本民族人民生活的作品里,往往既是代言人,又是评判者。这种特殊的言说者角色,使得他们的作品常常对其言说对象爱恨交加,从而使作品在情感上被打上深深的民族烙印,具有不可替代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的小说形式精炼简朴,但在简单的表层之下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冰山理论",该理论在他的经典短篇小说《士兵之家》中就被运用得恰到好处。作品通过描写美国青年克莱勃斯退伍返乡后的生活状况,揭示了战争不仅摧残了人的身体,而且还扭曲了人的心灵,最终导致人变得异化与迷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主要从<圣经>象征的角度来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人物性格特征,让读者对这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除了传统的宿命论观点外,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部文学作品,从而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