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前提;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这一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是其实践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其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是其文化契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了新形势下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他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相结合,使人民大众用他们的方式领悟、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他还提倡和实践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倡导并力求用大众化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人民大众关心的问题,重视以人民大众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对象。他的这些探索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联系实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当代西方史学的重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与政治信仰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攻击与冷落。进入20世纪,随着传统史学弊病的日益暴露以及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对马克思正确判断的验证,特别是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纷纷建立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西方最大的史学流派之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当代西方史学的影响表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遗产对西方史学界普遍产生了影响,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他们思维方法的一部分;二是西方每一国家的史学界都形成了一支稳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队伍。  相似文献   

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东西方的不同命运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化的社会历史原因;20世纪初东西方社会文化传统差异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化的社会文化原因;马克思学说的思想演进和传播发展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分化的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1):113-118
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行文简练、饱含感情、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且始终充满理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性,彰显了其生活向度并合乎其对话意蕴,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新时代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应用到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是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二是坚持以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为引领;三是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经典书信的使用方式;四是要贯彻情理交融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于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勇于不断探索,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善于开拓创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能够实现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关键在于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其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学习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提,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根本,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是关键.在新时期,我们学习和弘扬邓小平的科学精神,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龚海艳 《科技信息》2007,(19):12-12,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其地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在该门课的教学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进入了"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阶段,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从话语理论、接合理论和后霸权理论三个层面解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从而开启了文化研究的微观视域。其理论局限性表现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对文化和政治的去经济化;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为此,需要构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不玄奥,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等诸多方面都“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质,更深刻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正确地评价和认识它,在当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归宿作—些粗浅的探析。 萨特建立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建立也有其自身的背景,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作一点探讨。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力量的威力和萨特哲学理论自身的困难,迫使萨特接近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完善其存在主义。 关于为什么赞同和部分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萨特本人及其伴侣波伏娃都曾有过说明。我们知道,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表述是1960年4月发表的《辩证理性批判》,此书与《存在与虚无》之间有着极为明显的裂缝。在解释存在裂缝的原因时,萨特指出:“是的,一个为期二十年的裂缝,事实上,也是因为这样一个事实:当写完一本哲学著作后,人们感到枯燥,空洞,人们不能立即接受新东西。换句话说,我的思想已经过时了,所特别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当然我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同我以前说过的那样,我曾反复读过马克思的书,但那无济于事;只有当你同世界上的事情联系起来时你才真正开始懂得马克思主义。懂得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2.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由盛转衰有其复杂的原因。从主体悖论这一视角出发 ,从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三方面进行探析 ,可以发现 ,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上的由盛而衰 ,是其自身内在否定力量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认识论。它既是完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又是完全中国的,其共同的基本特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突出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长期实践中取得巨大成果,并且在科学实践观、认识的辩证法、哲学的认识路线、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认识规律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晓红 《科技信息》2009,(30):I0369-I037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含着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人性化和本土化。大众化在中国存在着被误解的可能与现实。社会转型、问题与主义之争、增强实效性分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背景、内在原因和现实诉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理论主导性、学科现代化、方法多样性、传播渗透性、主体参与性是其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共同奋斗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础,蕴藏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产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主题或具体观点的中国化、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等方面。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20年,学术界从学科特性、研究方法差异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位置进行了反思与检讨。这种检讨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有确定的边界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正确使用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意识;只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的边界和建立起科学的方法意识,才可避免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教条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周淑芳 《科技信息》2007,3(2):212-212,161
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要重视培育其优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本质要求;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端正学风,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实现主客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事求是,并非马克思主义产生时就被明确地、完整地提出来,其提出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尤其是恩格斯在很多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精髓问题作了不少导向性的阐述;列宁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精髓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论述;毛泽东则以中国特色的语言正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精髓——实事求是;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先后对实事求是这一概括作了补充和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精髓理论的内容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0.
卡尔·考茨基是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艺术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但其思想的哲学基础并不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考茨基同马克思、恩格斯艺术观的差异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艺术思想的演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考茨基的艺术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但同马克思、恩格斯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艺术本质起源与功用、艺术与经济的关系和无产阶级艺术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