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战后的战债和赔偿问题与30年代经济大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战后的战债和赔偿问题与30年代经济大危机①陈从阳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协约国之间遗留下复杂的战债纠纷,①战争结束后,战债纠纷又与德国的战争赔偿纠葛连在一起,构成了战后错综复杂的战债和赔偿问题,是“战后国际经济中最有困扰性的因素。”②近年来国内同仁对一战后...  相似文献   

2.
美国资本主义经历了独特的发展道路。一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于共和党政府推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兴盛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从而埋下了大危机的种手。30年代大危机是一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3.
绥靖政策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英国在30年代大步地走上绥靖道路有它深刻的根源,主要表现在: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冲击、战后国家实力的衰败以及战争给政府带来的教训、人民的反战情绪。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国际战略形势中有关国家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都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因此认识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是分析国际战略形势的重要方面。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主要是美国率先走出了从7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危机,以后西方国家跟着摆脱危机,经济发展持续了7年。这是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复苏。为什么这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的危机周期和以前的不一样?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国家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经济协调,它们联合应付危机的能力增强了。这是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认识到采用国际协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毛病新症状失业是资本主义的痼疾。二次大战后,特别是战后最严重的一九七三至七五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失业这个老毛病出现了一系列新症状。第一,失业人数在战后二十年的所谓“高速发展”时期没有减少,在一九七三至七五年危机期间急剧增加,在这次危机过后继续上升。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下简称西方国家,包括北美、西欧、大洋洲国家以及日本等)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一九五○至七○年的二十年中,增加了将近一倍半。但是,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恢复,中日贸易开始起步,进入70年代后,中日开始建交,贸易关系稳定发展。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后,中日贸易步入全面合作阶段,日本开始对中国发放政府贷款和进行直接投资,90年代后,中日贸易迅猛发展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7.
世界新经济长波的来临和中国21世纪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发展以50年为周期的所谓经济长波已经出现四次。根据科学、技术、经济的波动转化规律预测,90年代中期,战后第四次长波临近结束,而第五次新经济长波行将来临。从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态势、新产业革命的勃兴和经济关系的国际化论证了这次新长波来临的征兆、动因和条件。基于对跨国性区域经济集团和跨国垄断企业集团的本质分析,提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转变的论断。它们在90年代的新发展,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国际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局部调整,扩大了社会对全球生产力的容纳能力,为新经济长波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按新经济长波形成的理想模型,提出了中国21世纪发展的“长波跟踪战略”及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及其成因。文章着重指出,当代国际贸易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创新,贸易领域不断扩展,贸易结构日趋优化,贸易发展严重地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技术贸易和新型服务的迅速崛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不平衡和以结构性障碍为主要原因的愈演愈烈的美、日、欧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日趋严重;随着国际贸易趋势不平衡的加避,新贸易保护主义和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强化了。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明,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和区域贸易集团化代表着今后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结构、政策和体制方面的发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最近,关于改善和扩大国际间的正常贸易关系、恢复与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传统经济和贸易关系,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个极端迫切和普遍的要求了.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所采取的限制和禁止资本主义世界与和平民主阵营国家进行贸易的政策,已经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愈来愈成熟了,这就不能不引起资本主义世界的其他国家的极度恐慌,因为它们那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脆弱的经济,是经不起日益迫近的美国经济危机的打击的,因此,纷纷要求恢复与和平民主阵营各国的贸易.某些国家并已不顾美国的一再反对,开始走上与和平民主阵营各国恢复正常贸易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贸易保护主义已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突出问题。今年5月,在美国威廉斯堡举行的第九次西方七国首脑经济会议上,贸易保护主义将是中心议题之一。“自由贸易”不自由近几年,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达到了三十年代大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剧烈程度。贸易壁垒越筑越  相似文献   

11.
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确立了美国式霸权模式的基本特征,即通过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领导世界;在民族自决和贸易自由旗号下达到对全球的经济控制,同时避免直接的殖民统治,以实现对全世界的统治。这是对传统的欧洲霸权模式的改良,表明市场经济因素取代军事因素成为支配控制世界的主要力量;也符合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及维护美国的根本利益的现实需要。这些特征贯穿在此后美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英国在国际危机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与一战后英国强势处理国际事务、20年代采取“扶德抑法”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下的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和平外交”决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的做法,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教训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3.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石油从一般性商品跃为战略性物质。美国借战争之机成为世界经济和军事大国,提出"十四点原则"意欲争霸世界,海湾丰富的石油资源引起美国的"关注"。战后,美国政府积极支持本国石油资本向海湾地区扩张,迫使中东霸主英国签订"红线协定",插足伊拉克,打破了英国对海湾石油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14.
战后的日本没有深刻反思其二战期间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没有从中吸取教训,相反其国内右倾化越来越明显,军国主义思想正日益显露。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崛起到发动世界大战为例分析当今日本右倾化的危险性,使世人对日本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日本再度挑起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洲不仅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三大主要战场之一,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为“自由法国”和战时首脑会晤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地,这是非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期,作为美国的废奴主义文学代表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不仅以其“强烈的感染力”成为美国文学宝库中的力作,在美国文学史殿堂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更因为这部小说无情揭露了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激发了全美人民的正义之情,吹响了反对奴隶制度的号角,促使南北矛盾日趋尖锐,直至1861年内战的爆发,推进了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文学著作具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也许,当年美国总统亚拉伯罕·林肯把斯托夫人赞誉为“发动南北战争的小妇人”。正是出于这种缘故。  相似文献   

17.
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缅公路是抗战时期,为了战局的需要新辟的一条重要交通干线,不仅对我国的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其棉纺织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傲居世界首位,占有着世界棉业市场大部分的份额。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使英国的优势地位遭到了挑战。当英国忙于争夺欧洲霸权、无暇东顾之时,日本正在逐渐吞噬着其最重要的海外棉业市场之一——中国。整个一战期间,日英在中国棉业市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世纪之交的朝韩关系与统一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的现状,是二战遗留下的,冷战时又受大国利益作用的产物,现在,冷战已结束十年有余,国际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朝鲜半岛作为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热点问题,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主客观两方面出发,两国关系得到改善,朝鲜半岛赢得和平是大势所趋,然而,参照越南,德国和中国的统一模式,结合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际环境来分析,朝鲜半岛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的道路是前途光明而又坎坷不平。  相似文献   

20.
关于克里米亚战争的原因,国内外史学界普遍认为,是欧洲列强争夺欧洲和近东霸权的斗争引起了这场战争,实际上,欧洲列强,特别是英俄两国在近东的经济冲突,是克里米亚战争的经济根源或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