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周炜星是2006年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者,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及华东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是金融物理学。  相似文献   

2.
开辟流变学新领域——药物流变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辟流变学新领域──药物流变学重庆大学教授、博士导师蔡绍 重庆大学副教授、博士生王远亮重庆大学教授、博士导师吴云鹏1药物流变学的基本概念“药物流变学”一词是蔡绍皙教授于1993年在国家医药管理局成都会议上提出的。它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即运用生物流...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化学动力学的进展状况南开大学博士高庆宇南开大学教授赵学庄过去不论哪个领域的科学家在深入研究本学科时都遇到多数人想回避的麻烦——非线性。近年来非线性科学逐渐发展为一门大综合性科学,成为探索事物发展复杂性的手段。目前,发展较快的非线性科学研究方向为...  相似文献   

4.
微重力条件下燃烧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姜羲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维澄助教吴姜玮随着人类探索空间技术的进步,诞生了一门研究微重力环境中物质运动规律的新兴学科——微重力科学。微重力科学包括微重力流体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生物技术三个主要组...  相似文献   

5.
论绝对隶属度及其确定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守煜1前言《大自然探索》1993年第2期笔者提出相对隶属度概念,以及模糊优选决策相对隶属度计算公式。本文在这一工作的基础上,给出绝对隶属函数、相对隶属函数的定义,以及确定绝对隶属度、绝对隶属函数物理模...  相似文献   

6.
张功耀的《告别中医中药》发表在2006年的一期《医学与哲学》上,何裕民教授作为上述杂志的副主编,是该文的主要审稿人。何教授是中医,是什么原因让他力排众议在核心期刊上发了这篇颇有争议、批判中医的文章呢?“告别”的闹剧已渐行渐远.但由此引发的思考还在振荡。近日,我们带着许多疑问,专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6,(10):35-36
张清华的名字被列在了2006上海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入选者的第一位(当笔者谈及此时,张说这是因为他所在的东华大学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比较靠前的缘故),从网上查询张清华的资料似乎不多见,但若到专业的网站上搜索,张清华的名气可不小。今年36岁的张清华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助理、兼任高分子材料系主任,同时也是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员,去年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聘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位富有开创精神的物理学博士──访科技启明星陈鸿教授本期启明星专栏的主人公陈鸿是同济大学波耳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系主任。几天前,我在同济物理楼里访问了这位38岁的博士生导师。我不敢奢望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能完全了解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因而奉献给读...  相似文献   

9.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拥有一支主要围绕先进材料的凝固理论和凝固加工工艺开展研究的团队。研究所现有教师1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杰青5人,博士生导师8人。现有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60余人。  相似文献   

10.
博士学位、在国外从事过2年以上的博士后和课题研究,承担过多项省部级及国家级的科研项目,35岁即被聘为研究员(教授)、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这是我刚刚访问的入选2006年度上海市启明星  相似文献   

11.
靳祯,理学博士,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生物数学硕士),200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理学博士),2003年-200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2003年9月被破格评为教授.  相似文献   

12.
靳祯,理学博士,中北大学(原华北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生物数学硕士),200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数学系(理学博士),2003年—200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2003年9月被破格评为教授。  相似文献   

13.
协会顾问: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镇西(山西人大研究员)柳承宏(山西省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晋兰(山西财经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4.
李辉 《世界科学》2012,(10):33-36
邵正中,1964年出生于上海。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1996年至1998年在丹麦Aarhus大学工作),1999年晋升为教授。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生物大分子课题组,以"仿生制备"项目中的若干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些成果,是邵正中(第一获奖人)教授等人在二十余年对蚕丝和蜘蛛丝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取得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杜邦不是梦──访优秀科技启明星姜标教授姜标,是我新近结识的一位科技启明星。现年33岁的他拥有的一串头街──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上海希柯达化学品发展中心总经理等──可以视作是上级业务部门对这位年经科技专家的承认。然而我在...  相似文献   

16.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9,(12):25-27
在中国.探讨人才的形成、培养之道是一个恒提恒新的话题。笔者有幸这些年采访了一些在学业上比较成功的年轻人,通过记录他(她)们的成长经历,也从某些侧面反映或求证了人才形成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上周我对获得2009年度上海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的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胜利(上图)的采访,又使我增加了这方面的素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北爱尔兰的化学家们设计了一个运用化学输入信号和光学输出信号的分子水平计算系统,可进行加到二的计算。 贝尔法斯特理工学院的化学教授A·P·席尔瓦(A.Prasanna de Silva)和他的博士生N·D·麦克莱纳根(Nathan D. McClenaghan)开发了这个系统(见美国化学协会杂志第122期,2000年)。席尔瓦教授说:“我们终于可以让分子计数了。就我们所知,这是有史以来分子首次能在人脑外进行公认的计算。” 这个系统运用了两个相关的分子。其中一个分子带有可发出荧光的基团,作为“和”的开关…  相似文献   

18.
张高勇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该院产业科技委员会委员,农业、轻纺和环境学部常委;担任中国日用化工研究院院长、表面活性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多所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9.
以核酸为作用靶的药物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发展高效低毒的治疗或预防药物一直是药物化学家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蛋白质化学已经取得飞速发展,许多涉及重要生理和生化过程的酶、受体以及各种内源性的活性因子已经分离纯化,有些已得到了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章宗穰 《自然杂志》1999,21(6):363-365,366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确定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Ahmed H.Zewail教授,以表彰Zewail教授在发展超快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在化学反应历程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本文对飞秒化学的基本概念及技术和Zewail教授的贡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