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精加工工艺的试验研究发现,超精加工能提高零件的加工表面质量。零件超精加工后,其表面粗糙度将明显降低,由R_α为0.48μm降低为R_α0.10~0.02μm(即由表面光洁度为▽8提高至▽10~▽13)。零件表面的显微硬度有所提高,同时表面变质层深度也减小了。表面残余应力由磨削应力为-(1.96~2.94)MPa变为-(4.90~6.86)MPa。零件的圆度也明显提高了。试验又发现,零件超精加工后,它的耐磨性也有所提高(大约提高15%)。本文主要对超精加工提高零件加工质量和耐磨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轴瓦加工中,精镗壁厚是控制轴瓦的壁厚尺寸,保证轴瓦内圆表面有较低表面粗糙度的重要的精加工工序.本文分析了夹紧轴瓦时的加载方式对精镗轴瓦壁厚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述工作,主要是试验和研究超精加工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和超精加工诸因素对零件耐磨性的影响。通过试件的滑动磨损试验,证实经超精加工后的试件,其磨损量比磨削表面小。零件的表面光洁度、磨削用量(径向进给量f_r)、超精加工工艺参数(n_w/f的比值)及零件的圆度等对零件的耐磨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对上述诸因素作比较试验和分析,以便摸索其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考虑表面粗糙效应的液体动压推力轴承的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考虑表面粗糙效应的推力轴承求解方法,建立随机形式的雷诺方程,分析一维精糙度对轴承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对这类轴承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STM用于超精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检测与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行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以下简称STM)检测了超精机械加工试件表面微观形貌,生成三维立体形貌图,对微观形貌图进行分析,了解相关的加工机理及微观表面形貌缺陷发生的原因,为提高超精加工表面质量及优化加工工艺过程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研头超精加工小球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加工高精度小球,研制了倒置式正四面体结构的研磨机。建立了小球加工时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并结合Matlab软件模拟的结果,深入分析了球与4研头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研头直径与加工覆盖面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加工精度随摩擦力矩、球的旋转轴变化的情况。同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适用于小球超精加工,加工后小球圆度可达0.02μm,表面粗糙度可达Ra=0.5nm,完善工艺后精度还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有 《科技信息》2010,(17):I0118-I0118,I0171
本文从工艺路线的拟定、定位基准的选择、主要表面的加工三方面重点分析了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提出了三种先进的孔精加工工艺方案:精镗—浮动镗:金刚镗—珩磨:金刚镗—滚压,并指出:箱体类零件的重要孔(如主轴孔)、孔系的加工精度成为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关键。  相似文献   

8.
磨料流光整加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磨料特性及其加工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速范围内,流动指数较小的磨料加工效果较好。磨料粘度及磨粒含量增加,均能提高加工效果,但流动性变差。磨粒粒度增大也可提高加工效果,其选择应取决于初始表面糙度值。  相似文献   

9.
在干切削和使用冷却润滑液切削的状态下,对45#钢进行粗、精车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离散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离散是不可避免的;同一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不同工件、不同加工条件下残余应力的离散程度不一样;粗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离散程度比精加工表面的大,干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离散程度大于湿切削;工件的残余应力离散程度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因而可以通过制定残余应力公差来指导工件的加工和检测,以保证工件表面残余应力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0.
深孔精加工中,珩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工艺。介绍了深孔珩磨加工中容易出现的孔径超差、珩磨表面粗糙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圆度误差超差和孔的直线度误差超差等质量缺陷,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超精加工工艺参数对零件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精加工工艺能有效地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但其能否提高零件表层的显微硬度和改善表面的残余应力,仍是课题试验研究的重点。通过试验,证实了经超精加工后的表面质量有所提高,相应也增加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锭尖球面超精加工工艺对控制电路的要求,指出传统的由继电器、接触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存在的缺陷及其原因,提出了应用单片机系统对锭尖球面超精加工进行控制的新方案,并详细地介绍了单片微机在超精加工机械上的检测和控制技术及其实际系统的组成,给出了程序框图;同时指出了为确保满足超精加工工艺要求所采用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硬、软件抗干扰措施。实践证明由单片微机系统对锭尖球面超精加工进行控制克服了原控制电路的缺陷,保证了加工台平稳动作、精确定位,满足超精加工工艺要求,并从多方面优化了整个机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传统研究一般通过测试织物表面的几何粗糙度和摩擦性能来预测粗糙感,而认知科学家发现,栅栏粗糙性的辨别取决于表面纹理波动曲线的谐波成分及纹理间距.为深入揭示织物粗糙感的形成机制,基于织物的表面形貌曲线,计算平均粗糙度,统计不同波动高度下的纹理间距,并采用傅里叶方法提取频域内谐波特征,比较分析这些特征值与粗糙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织物的粗糙感差异取决于表面波动曲线频域内谐波的最高峰高度,而粗糙感不仅与平均粗糙度有关,也与表面纹理间距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钠钙玻璃进行磨削实验,研究了磨削参数对加工后钠钙玻璃表面粗糙度和形貌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涂层微磨具磨削后已加工表面形貌和不同冷却条件下表面的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磨削速度的增加,磨削深度和进给速度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形貌更光滑、质量更好.在不同冷却条件下,湿磨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更低,表面质量更好.相同粒度的CBN微磨具和金刚石微磨具相比,金刚石涂层微磨具加工表面质量更好,更适宜对玻璃等硬脆材料进行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一种三维定量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通过非接触式超景深三维显微设备获取岩石表面三维彩色等高图,提取并计算三维彩色等高图上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提出"表面轮廓体积均方根"Vp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研究结果表明:Vp值与标准轮廓曲线的JRC值、节理剖面系数Rp值均存在指数函数正相关,Vp值越大,粗糙度越大;Vp用于对比粗糙度差异性更直观,克服了粗糙度各向异性及不同方向上存在随机性的理论缺陷,设备及像素点统计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FeCoNiCrMo高熵合金进行平面磨削实验,研究其材料去除机理,分析不同磨削参数对磨削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采用不同砂轮磨削的试件表面形貌,并探讨干磨和湿磨条件下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FeCoNiCrMo高熵合金磨削过程满足塑性材料去除机理;随磨削速度增大,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减小,磨削表面粗糙度值减小,表面形貌更加平整;与采用电镀砂轮磨削的试件相比较,采用树脂结合剂砂轮磨削的试件表面粗糙度值更低,表面形貌更好;与干磨试件相比较,湿磨的试件表面粗糙度值更低,表面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7.
To reduce friction and improve clarity of steel surfaces, laser texturing was used to produce known surface roughness profile on rolled surfaces using a Nd:YAG laser. Laser textur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to select the laser parameters. The surface roughness hardness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were then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roughness is harder than the matrix, which fits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laser textur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also has good abrasion resistance. The intensit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ingle pulse are the key points affect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profile.  相似文献   

18.
用VBA对AutoCAD2000平台上表面粗糙度的自动标注进行了开发。根据国家标准用VBA创建了表面粗糙度的块和属性;用对话框实现了表面粗糙度符号类型、比例、糙值的选择;用矢量法实现了对插入块的角度、尖端指向的判定。使表面粗糙度符号实现了自动标注。  相似文献   

19.
表面粗糙度对加工件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机械、电子及光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对精密机械加工表面的质量及结构小型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得表面粗糙度测量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追述,阐述了一种常见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对其相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