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幼鼠膈肌损伤后与漏斗胸(PE)发生的关系。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成2组,实验组造成人为膈肌损伤,对照组施以假手术,至鼠龄12周全部处死观察胸廓外观及膈肌组织学形态。结果:膈肌损伤后,动物PE发生率为38.89%(7/18),实验组动物PE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肌损伤后组织愈合结果为肌纤维结构松散、部分肌组织萎缩,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结论:膈肌损伤后瘢痕愈合引起膈肌挛缩,挛缩的膈肌持续牵拉前胸壁,牵拉力量是导致大鼠PE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41只家兔在麻醉状态下胆流速度均匀,平均3.4毫升/公斤/时。对其中35只兔的膈下迷走神经施以电刺激,7只无反应,28只胆流有不同程度抑制。在这28只中,当膈下腹、背两侧迷走神经分别受到刺激时,都出现反应的有9只(32%);仅对刺激腹侧神经有反应的15只(53.6%);仅对刺激背侧神经有反应的4只(14.3%)。本工作揭示:支配家兔胆管活动的迷走神经并非仅仅是膈下腹侧支,而背侧支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关于家兔胆汁分泌的研究曾有一些报道~[1.2.3];梅懋华等~[1]将家兔膈下双侧迷走神置于一个电极下,使两者同时受到刺激,绝大多数动物的胆汁流出速度发生变化.并证明这一效应的作用环节在于神经的兴奋引起胆管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阻碍了胆汁流出,而不是改变肝的分泌或胆囊活动.根据现有知识,家兔膈下腹侧迷走神经形成胃前神经丛,后者再发出纤维分布到肝~[4];至于膈下背侧迷走神经是否有纤维分布到肝和胆管,以及对胆汁流出是否产生影响,均未见报道,我们在实验中,注意到,若单独对家兔膈下腹侧或前侧迷走神经分别施以电刺激,各侧神经对胆汁排出能否产生影响,这在不同个体并不一致.于是导出了这样的问题;家兔膈下背侧迷走神经,是否也能借缩胆管机制影响胆汁的排出速度?如果能够,那么这两侧神经表现此种作用的场合各占多大比  相似文献   

3.
骨骼肌萎缩是由于去神经支配、损伤、关节固定、卧床休息、败血症、癌症、衰老以及微重力等引起的骨骼肌质量下降.论文采用骨骼肌电刺激(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MES)模拟不同运动形式探讨延缓尾悬吊(Tail Suspension,TS)导致的斯泼累格·多雷大鼠(Sprague-Dawley Rat,SD Rat)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同时引入联合训练模式,进一步探讨维持习惯性运动模式与非习惯性运动模式对延缓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并结合Sigma算法与传统统计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高频电刺激(High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HFES)干预6周后可以显著提高骨骼肌质量,其中比目鱼肌质量(mLS)与胫骨前肌质量(mLT)分别提高21%(P < 0.01)和26%(P < 0.01),Akt与p70s6k的蛋白激活程度显著提高;低频电刺激(Low Frequency Electrical Stimulation,LFES)干预6周后,比目鱼肌与胫骨前肌的质量有升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尾悬吊处理4周后,比目鱼肌质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45%(P < 0.01),表明模型构建成功. (3)经过常重力与微重力干预,其下降程度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悬吊组相比,常重力干预后比目鱼肌质量增加49%(P < 0.01). (4)联合组干预结果发现:与悬吊组相比,HHT组比目鱼肌质量升高55%(P < 0.01),胫骨前肌质量提升37%(P < 0.01),腓肠肌质量(mLG)提升25%(P < 0.01),总体干预效果好于其他各组.实验结论:高频电刺激对于增加骨骼肌质量的效果好于低频电刺激,常重力干预效果好于微重力,习惯性电刺激干预模式对延缓废用性骨骼肌萎缩的效果好于非习惯性电刺激.  相似文献   

4.
基于自适应Chirplet分解的偏瘫肌强直症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偏瘫患者的痉挛性肌强直症状进行定量评价,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Ch irp let(线性调频小波)分解的表面肌电信号处理方法。采集了15例偏瘫患者在上肢单关节神经康复机器人上做肘关节被动屈伸动作时肱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比较不同患者的最优Ch irp let时频参数,量化评价患者肌强直症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患者在出现肌强直症状时的肌纤维放电时间与患者相应的简式Fug l-M eyer运动功能评价(上肢)分数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对偏瘫患者的痉挛性肌强直症状进行定量评价,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Chirplet(线性调频小波)分解的表面肌电信号处理方法。采集了15例偏瘫患者在上肢单关节神经康复机器人上做肘关节被动屈伸动作时肱二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比较不同患者的最优Chirplet时频参数,量化评价患者肌强直症状。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患者在出现肌强直症状时的肌纤维放电时间与患者相应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上肢)分数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偏瘫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任杰 《科技信息》2011,(27):50-51
表面肌电信号是通过表面电极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活动时发放的生物电信号,它反映了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表面肌电信号在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神经生理学、电生理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所研究的肌电信号是在右下臂上采集到的一组表面肌电信号,通过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肌电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肌电信号的噪声,为下一步的信号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 tDCS)和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作为两种非侵入性干预手段,常被用于提升人体运动能力。而目前尚无同时使用这两种电刺激手段,改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健康人群运动表现的相关研究。本文以专业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专项测试前的热身阶段联合使用tDCS和NMES,观察其对赛艇运动表现的即时性影响。结果表明:tDCS+NMES可显著提高受试者500m全力测功仪测试的平均功率(p<0.05);在100 m全力测功仪测试中,实验组受试者股四头肌肌电RMS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背阔肌肌电MNF和MD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500 m全力测功仪测试中,实验组受试者股四头肌肌电iEMG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股四头肌和背阔肌肌电的MNF和MDF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可见:在热身阶段使用tDCS+NMES可有助于提升赛艇运动员神经肌肉动员能力,提高主要发力肌肌纤维募集程度,从而改善赛艇运动表现;tDCS+NMES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刺激部位、运动中不同部位肌肉做功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的出现率、出现时间和电生理特点,探讨了RBD与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生理诊断指标。帕金森病组14例,多系统萎缩组6例,性别、年龄基本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受试者行连续两夜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分析了伴发RBD的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点。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60.3%和100%。其中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合并RBD最主要的多导睡眠图特点是下领肌弛缓消失(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增高。RBD在帕金森病和多系统萎缩患者中出现率明显增高,提示RBD与突触核蛋白病关系密切。RWA比例和位相性肌电活动密度可以作为神经变性病合并RBD的多导睡眠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正常人体刺激胫神经条件下观察诱发比目鱼肌(慢肌)和腓肠外侧肌(快肌)的H—反射和M—反应电活动的变化,分析慢肌和快肌直接反应和反射活动的差异,从而阐明脊髓何种类型α—运动神经元在单突触反射中起主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M—反应在阈下刺激时比目鱼肌和腓肠外侧肌的H—反射阈值几乎相同。增加刺激强度但不出现M—反应时,比目鱼肌和腓肠外侧肌的H—反射振幅增加,但前者比后者大得多,有明显差异。当M—反应在阈上刺激时引起M—反应和H—反射,并随刺激强度增大二者振幅逐渐加大,但慢肌H—反射振幅比快肌大得多,而M—反应变化二者无明显差异。比目鱼肌属红肌,几乎完全由慢肌纤维组成,腓肠外侧肌属于白肌,主要由快肌纤维所组成.前者由Ⅰ—型α—运动神经元所支配,后者由Ⅱ—型α—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由此说明Ⅰ—型α—运动神经元是主要调节慢肌活动的,它由Ia传入纤维所去极化,而在单突触反射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是建立一种简易的血管内电刺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动物血栓模型。方法:采用血管内电刺激与夹闭动脉结合法,造成动脉栓塞。通过生物信号记录系统,观察血压曲线。从刺激开始到血压曲线变为直线的时间即为栓塞时间。结果:电刺激+夹闭动脉组平均栓塞时间为19.29±2.56min,夹闭动脉组,电刺激+夹闭动脉+肝素组在实验观察的1h内未形成动脉栓塞。结论为该血管内电刺激诱发家兔血栓模型简易可行,适用于急性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1.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spinal cord regeneration with biological methods, the microelectronic neural bridge, a new concept based on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The microelectronic system has been realized in the forms of hybrid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neural signal detection, stimulation, and regeneration are realized in a CMOS process. In animal experiments with 100 toads, 48 rats, and 3 rabbits, nerve signal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tected from spinal cords and sciatic nerves,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spinal cords and sciatic nerves. When the microelectronic system is bridged between the controlling and stimulated nerve, the relevant motion of legs and nerve signal waveforms, which are stimulated by the evoked or spontaneous nerve signal through such a system, have been observed. Therefo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2.
Alilain WJ  Horn KP  Hu H  Dick TE  Silver J 《Nature》2011,475(7355):196-200
Spinal cord injuries often occur at the cervical level above the phrenic motor pools, which innervate the diaphragm. The effects of impaired breathing are a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spinal cord injuries,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restore respiratory activity. Here we show that, after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chondroitin sulphate proteoglycans (CSPGs) associated with the perineuronal net (PNN) is upregulated around the phrenic motor neurons. Digestion of these potently inhibitory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s with chondroitinase ABC (denoted ChABC) could, by itself, promote the plasticity of tracts that were spared and restore limited activity to the paralysed diaphragm. However, when combined with a peripheral nerve autograft, ChABC treatment resulted in lengthy regeneration of serotonin-containing axons and other bulbospinal fibres and remarkable recovery of diaphragmatic function. After recovery and initial transection of the graft bridge, there was an unusual, overall increase in tonic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of the diaphragm, suggesting that considerable remodelling of the spinal cord circuitry occurs after regeneration. This increase was followed by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the restored activity, proving that regeneration is crucial for the return of function. Overall, these experiments present a way to markedly restore the function of a single muscle after debilitating trauma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hrough both promoting the plasticity of spared tracts and regenerating essential pathways.  相似文献   

13.
低频低强度电刺激家兔腓浅神经(SPN)能明显抑制电刺激主动脉神经(AN)诱发的心动过缓,对诱发的降压反应也表现轻度的抑制作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和两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可基本消除电刺激AN诱发的心率减慢,静脉注射心得安几乎不影响这种诱发的心率减慢,提示电刺激SPN对电刺激AN诱发的心率减慢的抑制作用与对心迷走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徐明 《长春大学学报》2014,(12):1681-1684
目的:分析与探讨压痛点强刺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32名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病神经根型患者,将32名患者分为治疗组16名,对照组16名,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强刺激颈夹脊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推拿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痛点强刺激疗法配合中药能够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上市硫普罗宁注射剂存在一定临床反应的反馈,对市售硫普罗宁注射剂进行安全性再评价。方法对硫普罗宁注射剂进行血管刺激性、溶血性、过敏性试验。人与动物剂量换算依照1:20(家兔和豚鼠)。结果硫普罗宁注射剂对家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家兔红细胞无明显溶血及致凝聚作用;对豚鼠无过敏作用。结论上市硫普罗宁注射剂供临床静脉注射用安全性尚好。  相似文献   

16.
刺激家兔小脑顶核对动脉血压和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家兔37只,戊巴比妥钠麻醉,自然呼吸,其中27只采用电刺激小脑项核,10只为顶核内微量注射神经元胞体兴奋剂(L-谷氨酸钠).观察到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引起动脉血压显著升高,但心电图记录无明显变化;呼吸运动明显加深加快,肺通气量显著增加.而项核内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则出现动脉血压降低,心率无明显变化,呼吸也无显著性变化.提示顶核神经元兴奋产全降压作用,而电刺激所致的升压和呼吸反应可能与顶核周围的神经纤维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迟滞非线性模型.将一定数量不同死区宽度的backlash模型并行相加,作为一个动态系统以仿真执行器中的迟滞特性.利用该模型,采用伪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套具有未知迟滞特性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案,通过自适应算法来调整干扰项的上限.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了严格证明,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 1. 0 g) 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血管刺激性试验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的方法; 试验用兔红细胞混悬液与供试品温育,观察溶血情况; 用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1. 0 g) 在190 mg /kg 和95 mg /kg 剂量条件下进行致敏3 次,并用2 倍体积致敏浓度进行激发时均未见过敏反应症状,与平行对照品在相同剂量和浓度下进行比较; 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 1. 0 g) 在高剂量190 mg /kg 和低剂量95 mg /kg时进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左卡尼汀注射液在对家兔红细胞混悬液( 体外试管法) 和血管刺激的情况下结果与平行对照品类似,无溶血作用,也无明显的血管刺激反应; 在主动过敏试验中豚鼠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反应为阴性;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豚鼠均未出现蓝斑过敏反应症状,过敏反应阴性。结论左卡尼汀注射液( 5 mL∶ 1. 0 g) 临床用药符合注射用药的要求,可以做为安全性评价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P物质在蓝斑复合核对呼吸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在 45只麻醉、制动、人工呼吸的家兔上进行。结果 :将 P物质 (SP)微量注入蓝斑复合核区 (L c— Sc) ,使膈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加 ,吸气时程延长 ,呼气时程缩短 ,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SP在 L c— Sc区使膈神经放电频率增加的效应可被延髓孤束核 (NTS)分别预注射 α或 β受体阻断剂拮抗。结论 :L c— Sc是 SP在中枢呼吸兴奋效应的有效作用部位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 NTS的 α和 β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分析Internet体系结构安全性的方法.通过引入访问关系和访问流的概念来说明,在网络安全中传统的访问控制是一种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约减访问关系数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真实地址和匿名地址的控制数据和应用数据的网络地址数据分类方法,并在均衡网络可管理性及开放性、安全性和用户隐私性的条件下,建立了相应的全局访问控制规则.网络安全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访问关系进行大量的约减,改进访问关系安全性,从整体上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