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一场陨石雨引来人们空前关注,"天外来客"本无心,在带来壮观景象的同时,这场陨石雨也引发了人类的好奇与担忧2月15日,发生在俄罗斯的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000多人受伤,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大家不仅好奇"天外来客"的真实面目,还担心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陨石坠落毁灭地球"事件是否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王洪鹏 《大自然》2013,(6):74-76
流星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宇宙中每时每刻都会有一些天体碎片被地球引力“俘获”并进入大气层,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那些没有燃烧分解完的微缩版小行星落到地球表面就形成了陨石。  相似文献   

3.
《广西科学》2008,15(3)
科学家对近地小行星所作的新的光谱测量显示,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近地小行星的总体组成与降落到地球上的最常见的陨石——普通球粒状陨石相似。但是它们的组成分布却是出乎意料的。大约2/3的近地小行星,包括那些最有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与被称为LL球粒状陨石的一组陨石相符,后者仅占降落到地球上的全部陨石的大约8%。这可以说明它们起源于小行星带的内边缘,那里主要是由Flora母体分裂产生的小行星家族。对此现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从主小行星带到地球轨道附近的物质运输,可能取决于其大小。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五年笔者在东北三省收集古今陨石资料时,在吉林省双阳县泉眼公社张家屯小队了解到该村在一九七一年“天上掉过石头”。顺此线索,立即在泉眼公社内十几个小队进行了调查,走访了二百余人次的目击者,了解到陨石降落现象及分布情况,并收集了一块二公斤重的石质陨石,证实了这是一场规模不大的石陨石雨。一九七六年八月我系组织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陈然 《世界博览》2011,(8):14-14
2036年或2071年有可能遭遇小行星撞击 "如果一个小行星的轨道稍微偏离一点,就会让恐龙再灭绝一次,当然了,这次的恐龙是我们(人类)。" 电影《绝世天劫》描述美国太空总署发现了一颗接近德州大小的小行星,正朝地球的方向而来,并且将会在18天之内撞上地球。为了阻止陨石造成人类的毁灭,太空总署想出的方法是派人登陆陨石的表面,并钻洞贯穿至陨石的中心,再放入核弹引爆,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13,(4):8-12
短短两天,先是一块陨石坠落俄罗斯境内,引发上千人受伤;后是一颗小行星飞掠地球,热无数人虚惊一场。地球感觉“亚历山大”!不过,美、欧、俄等权威航天机构纷纷表示,这两者实际上并无关联。尽管这样,这一巧合却激起了全球对与靠近地球陨星及小行星的浓厚兴趣,同时引发人类对地球安全的忧虑。  相似文献   

7.
科学触角     
闫凯 《科学世界》2013,(3):13-15
俄罗斯陨石雨据俄新社报道,莫斯科时间2月15日清晨7:20,俄罗斯境内的车里雅宾斯克州、秋明州、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北部地区遭遇了陨石雨。从新闻视频上可以看出,陨石拖着长长的尾迹直冲地面,头部发出耀眼的光。截止到2月16日,车里雅宾斯克州陨石坠落事件共导致1147  相似文献   

8.
《少儿科技》2012,(8):9-9
无论在哪里,水都是一个关乎生命的大问题。美国科学家对两块源于火星地幔的陨石进行分析,发现火星内部含水量远远大于过去的估计,其总量与地球内部含水量相当。科学家分析的两块陨石,一块在形成时混合了其他元素,另一块则没有与其他元素混合。然而他们在分析陨石矿物磷灰盐的含水量时,发现两块陨石的含水量没什么差别。这表明,火星在形成时就包含了水,在其发生变化时内层能储水。  相似文献   

9.
赵景明 《科技潮》1994,(10):20-20
在满天星斗的夜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颗明亮的流星掠过苍穹。流星也叫陨星,它在到达地球表面之前,要穿透几十公里厚的大气层,与空气发生剧列摩擦而急剧燃烧气化,未焚烧尽的残体落入地面便成为陨石。有时,在地球的引力下高速坠落的陨石很大,与地球发生猛烈碰撞、爆炸的同时形成坑穴,称为陨石坑。太阳系家族早期阶段曾受到陨石的猛烈轰击,这种轰击作用的痕迹在月球  相似文献   

10.
《奇闻怪事》2012,(3):64
1我国南极考察格罗夫山队曾采集到9000多块陨石。为什么有大量陨石在南极被集中发现?是不是坠落到南极的陨石比其他地区多呢?其实世界各地陨石出现的可能性大致相同,不过坠落到南极的陨石更容易保存下来,并且较容易被发现和收集。寒冷洁净的南极就像一个天然冰库,坠落到南极冰盖上的陨石常会深深钻入冰内,犹如进入  相似文献   

11.
《科技知识动漫》2008,(1):45-45
根据对全世界收集到的近3000次陨石的研究,按照矿物质组成和化学成分,可以将陨石分为五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微陨石和冰陨石。其中微陨石是一种降落到地球上的宇宙尘,直径一般不超过1毫米。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首次描述了陨石从月球坠落到我们地球上的经历。对月球陨石进行的地质学分析结果表明,它在坠落过程中经历3次碰撞,在此之前它被爆炸波抛射到太空中,陨石的成分使科学家能确定它来自月球上的伊姆布里乌姆海。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8,(11):90-90
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彭汉昌,历经十多年潜心研究,从太平洋深海中采得的微玻璃陨石层中找到了200多万年前彗星撞击地球的证据。 1979年,彭汉昌首次从太平洋深海沉积物样品中发现了一种针尖般大小的"滚圆"形和强磁性矿物。矿物成分和微结构明显不同于地球矿物,推测可能是由于大陨石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灰烬。从此,彭汉昌与这种"天外来客"结下不解之缘。他联合了国内8个科研单  相似文献   

14.
地球在漫长发展演化过程中,q,μn的变化规律是内外动力地质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导致地球分异的动力;月球的q、μ n′变化不大是因漫长的化学停滞作用造成的,是缺乏內外动力地质联合作用的结果;陨石及其系列的形成,有如地球上的岩浆结晶作用一样,遵循晶格能依次增大的规律,q、μn′多样性反映来自小行星带的陨石物质成分的不均一。 地球、月球和陨石的q~(2/3)+μn′~(2/3)=82.23~(2/3)函数关系成立,表明它们从原始太阳星云中产生的同一性,作为太阳系独立成员的同时性,q、μn′的差异可能反映原始太阳星云物质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15.
许汉奎 《大自然》2011,(6):53-55
陨石是陨星从宇宙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后落到地面的残体。由于数量稀少,陨石常常被视为无价之宝,尤其是来自类地行星和月球的陨石。例如在纽约一家拍卖行,一块重仅0.28克的火星陨石竟拍出4600美元的高价,比黄金贵1500倍;而澳大利亚的一块月球陨石竟然卖到每克拉2万美元,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16.
《奇闻怪事》2013,(6):29
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一般都很稀有,不过对于波黑的一名男子来说,可能这辈子他再也不想见到陨石了,因为他的房子竟连续5次被坠落的陨石击中,以至于他开始怀疑自己被外星人当成了"活靶子"。拉迪沃杰·拉吉克(音译Radivoje-Lajic)回忆说,陨石第一次砸中他的屋子是在2007年11月,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每一次"中标"总是在阴云密布的雨天。  相似文献   

17.
《奇闻怪事》2013,(6):28
在我们的太阳系,传说着地球和金星之间曾经存在一个有着高度文明的大行星——玛雅星(这是我们地球的邻居),并被系外闯入的不速之客撞碎。有学者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这个诱人的"传说"事实上挺有说服力的,有朝一日,这个传说会被"扶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些佐证:佐证一:在我们太阳系里,唯独在地球和金星之间有一小行星带(也叫陨石带)。平时闯入地球大  相似文献   

18.
正"在地球上你也可以找到火星的痕迹,那就是火星陨石。"陨石是指降落至地球表面的地外天体岩石。火星表面经常遭受小行星或者彗星的撞击,一些较大的撞击会导致火星岩石溅射并摆脱火星重力场的束缚,少部分最终降落至地球表面而形成火星陨石。截至2018年4月30日,已有270块火星陨石获得了国际陨石协会的命名。  相似文献   

19.
Q&A     
《科学世界》2013,(1):92-93
Q:地球自转或围绕太阳公转,看上去类似永动机,那这种动能能否加以利用?(读者彭欣)A:按照牛顿定律,如果地球和太阳都是刚体,而且在不受外力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看做是一个永动机。但实际上,地球和太阳构成的系统是有外力作用的,比如陨石撞击、其他星体的引力等。即便没有这些干扰,就地球和太阳本身而言,也仍然会受到力的作用:地球和太阳都不是刚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都会受到潮汐力的作用,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最近科学家重新针对墨西哥湾的地质进行了深度的调查,发现在6500万年前,地球曾遭到巨大陨石的撞击,其影响的程度远超过以往所想像的,于是更加确定“陨石灭亡地球论”。在那之前,地球上的统治者是恐龙,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它们是完全主宰一切的生物,体形之大更是其他动物无法抵抗的,可是也在陨石攻击地球后彻底绝迹。科学家多年来一直追踪恐龙消失的秘密,到现在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