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以聚电解质树脂和非离子乳化剂为复合表面活性剂进行自由基乳化聚合反应制得的低泡树脂胶乳。该胶乳可用作印刷油墨和油漆的载体。 聚电解质树脂最好为低分子量树脂,易溶于或分散于碱性溶液。非离子乳化剂对确保制得低泡胶乳尤为重要,其亲水亲油平衡(HLB)值≤13,最好1~7,浊点低于乳化剂制备温度值。乳化聚合依常法进行,例如,将单体加入聚  相似文献   

2.
针对180号燃料油乳化存在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考察了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对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非离子乳化剂对乳化油粘度的影响,以HLB值为标准兼顾乳化油粘度设计出乳化效果较好的复合乳化剂,考察了复配乳化剂、乳化工艺条件对乳化燃料油的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乳化工艺条件为:乳化剂用量为0.5%,乳化时间为45 m in左右,乳化温度为70~80°C,搅拌速度为500~600 r/m in。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LB值兼顾乳化油的粘度,以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为核心设计的复配乳化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乳化燃料油室温储存3个月,稳定性好且粘度满足180#燃料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仲烷基磺酸钠在改性氯-偏乳液聚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新型乳化剂——仲烷基磺酸钠(SAS)的产品特性。重点讨论了SAS在改性氯-偏乳液聚合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以SAS作为改性氯-偏乳液聚合的专用乳化剂,能使产品的表面张力降低1~2mN/m,便于施工,能提高pH值1~1.5,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还能降低生产成本40元/t。  相似文献   

4.
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动态压力下减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主发药包在水中爆炸产生冲击波,次发乳化炸药药包在主发药包产生的水中冲击波动压作用下延时爆炸,研究乳化炸药在外界动态压力作用下的耐压性。研究中选用了三种国内常用乳化剂,分别改变乳化剂含量,测试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与含量的乳化炸药临界减敏距离,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用Span—80乳化剂和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其耐压性随着乳化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而由路博润公司生产的2725高分子乳化剂及复合乳化剂制造的煤矿乳化炸药,当乳化剂含量达到一定值后,其耐压性不再随乳化剂含量变化而增加。采用合适的复合乳化剂制造的煤矿许用乳化炸药的耐压性能优于使用单一乳化剂制造的乳化炸药。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测试仪等对制备的季铵盐乳化沥青的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情况进行测试,分析了季铵盐乳化剂对乳化沥青粒度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机理,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和pH值对透层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6%、乳液pH值为4时,透层乳化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接触角张力仪测定乳胶基质体系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实验研究了温度对碳质燃料、乳化剂的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对乳胶基质中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碳质燃料、乳化剂的表面张力降低;而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首先显著下降,随后趋向恒定值;乳胶基质体系中加入不同的乳化剂,高分子乳化剂形成的体系界面张力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主要涉及混凝土添加剂、脱模剂、养护剂、涂料乳化剂和沥青乳化剂,详细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建筑业中的作用和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多重乳状液相对体积为衡量标准,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分别探讨了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HLB值以及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对共轭亚油酸W/O/W多重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了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的稳定性.第一相中复合乳化剂含量为9%、HLB值为7.3,外水相中EL40占4%时,多重乳液相对体积达到91%;对比实验发现共轭亚油酸在多重乳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食品乳化剂是一种用量最多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介绍了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允许使用的49种食品乳化剂及具有乳化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并概述了国内食品乳化剂在制备、性质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对114种食品乳化剂及具有乳化剂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意见;分析了国内外食品乳化剂行业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丁苯胶乳在含Ca^2+水泥浆体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三种类型的乳化剂胶乳体系CFC值的实验与分析,证明了乳化剂液相中Ca^2+浓度对对丁苯胶乳稳定性的影响,对进一步研究了苯胶乳水泥混凝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乳化二甲基硅油及乳液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复配乳化1 Pa.s的二甲基硅油,考察复配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乳液黏度、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HLB值对乳液体积平均粒径、黏度、离心稳定性的影响显著,选择高聚合度的亲水型乳化剂和高聚合度的亲油型乳化剂进行复配乳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硅油乳液。最佳乳化条件为乳化剂(二聚甘油单硬酯和八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10.5)、硅油和水的质量比为7∶23∶70。在最佳乳化条件下制得的乳液体积平均粒径为8.06μm,黏度为387 mPa.s,固相质量分数差为2.91%。乳液高温稳定性良好,在110℃保持5 h,乳液体积平均粒径增大至11.63μm,固相质量分数差增大至6.12%。  相似文献   

12.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DMDAAC/AM阳离子型共聚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在氧化 还原引发体系下,制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阳离子型共聚物。研究了乳化剂种类、配比和分散介质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化剂配比、单体摩尔比、单体浓度和EDTA量对产物特性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Span80与阳离子型乳化剂复合,石油醚为分散介质,亲水亲油值HLB值在5.96以下时,反相乳液体系稳定。聚合物的特性黏度随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单体达到一定浓度后,产物的特性黏度开始下降。同时体系中EDTA用量增加或单体摩尔比中DMDAAC量增加,产物的特性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Span80(山梨糖醇酐油酸酯)和Tween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作为复配乳化剂,利用高速剪切法制备了含油率(v/v)为5%~50%的煤油/水乳状液.以油水分层效率和乳状液液滴的粒度分布及其平均粒径(D4,3)作为乳状液的稳定性评价指标,考察了HLB值、沉降时间、含油率、乳化剂含量、搅拌时间、搅拌转速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pan80-Tween80-煤油-水体系中,制备水包煤油乳状液的最佳复配HLB值为12.0:提高乳化剂的含量和油水比、延长搅拌时间、提高搅拌转速均可以降低乳状液的平均粒径(D4,3),减少油水分层效率,从而提高乳状液的稳定性,其中乳化剂含量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详细讨论了复合乳化剂体系、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油水相比例、乳化温度和乳化速度等对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能使乳状液稳定的条件,为进一步探讨乳状液的稳定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钢冷轧乳化液稳定性及对冷轧润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影响不同类型乳化液稳定性的因素,包括乳化剂的比例和总含量对阴离子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的HLB值(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和总量对非离子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乳化剂的比例和乳化剂的HLB值对乳化油和乳化液的稳定性影响明显.通过研究不同浓度下乳化液的稳定性对其吸附性和摩擦系数的影响发现:乳化液的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时,其润滑效果可达到最佳.在冷轧实验中也发现:应根据冷轧的实际规程和要求来选择乳化液的稳定性和合适的含量,以便使冷轧高效正常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在乳液体系中,以聚脲为壁材,以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包裹辣素同系物--N-香草基壬酰胺的微胶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获得较好包埋率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50℃、乳化值8、乳化转速2000 r/min.红外光谱对照显示囊心与形成壁材的单体间存在键合;吸附等温曲线为标准Ⅰ类曲线,并由此假设微胶囊为紧密堆积形式,以单个扫描速率升温法进行了微胶囊的热降解实验,采用Freeman-Caroll方法与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方法进行了热重数据的处理,求得了动力学参数,回归系数显示这2种处理方法所获得的反应级数一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二甲基硅油及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有机硅消泡剂.研究了原料配比、稳定剂、HLB值对消泡剂稳定性及消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二甲基硅油为16.0%,二氧化硅为2.0%,乳化剂为6.0%,聚乙烯醇用量为0.21%,HLB值为9.55~9.65时,制备的有机硅消泡剂的稳定性及消泡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全面优化O-W型乳化液的缓蚀防锈性能与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了低浓度水包油型(O-W) 乳化液的缓蚀性和防锈性与其细度及稳定性的相互关系。发现乳液的防锈性和稳定性一般难以同时达到最佳值, 微乳化液因稳定性好而不能获得良好的防锈性能; 只有稳定性适中、且含有适量HLB 值较高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组分的半透明细乳化液, 才具有最佳的防锈性能和缓蚀性能以及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乳化性和流变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Davies的乳化理论,推导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的亲水-亲油平衡(HLB)值,研究了SSOS的乳化性质和流变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度SSOS的HLB值都大于10,SSOS为亲水性乳化剂;SSOS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能稳定水包油型乳浊液,其乳化能力随着DE值提高而增强,但乳化稳定性有所降低;SSOS在高浓度下具有较低的粘度,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升高粘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甲基丙烯酸羟酯类单体改性苯丙乳液在纸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目标是制备纸张高效湿强剂,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技术结合预乳化工艺,以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为主要聚合单体,甲基丙烯酸羟酯类功能单体进行改性,加入复合型乳化剂、引发剂合成两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苯丙乳液.且其在纸张中的应用表明两种乳液对纸的湿强度都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与国内其他产品相比在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对纸张的干抗张指数、湿强度、耐破指数都有显著的增强.考虑到HPMA及HEMA制备的难易程度、得率高低、对纸张各项性能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选择HPMA作为苯丙乳液聚合时的功能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