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景观空间尺度规律与人的视觉规律为指导,基于RS、GIS以及AutoCAD技术,从江面视点出发,通过测定山水景观视觉空间断面的宽高比,辨识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山水景观视觉空间的类型.从空间视域、视距与观景者视觉接收后所产生的心理体验等几个方面,比较分析了长江在三峡成库前的常年洪水位、成库后的145与175 m水位下沿江景观视觉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沿江山水构建出夹景、敞景、框景3种视觉空间类型;②长江水位的抬升对沿江山水景观视觉空间的总体特征影响不大,整体山水景观空间格局不变,夹景空间峡感犹存,雄、奇、幽的三峡风貌基本不变,但高峡平湖景观取代滩多水急的风光,两岸支流可达性增强,消落带由夏水冬陆型转为冬水夏陆型.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规划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三峡工程的景观视觉质量影响评价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城市山地公园视觉效果,对视觉景观评价方法展开研究.GIS作为研究工具,以视觉生态、景观美景度、景观视觉敏感度作为评价指标,设计景观评价框架结构,并划分评价体系层次,赋予权重值.在金鸡山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评价中,评价方案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各个景点的景观评价结果,对公园景观改造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长江三峡(重庆段)2002年Landsat ETM 和SPOT遥感影像解译资料,结合其他图文资料及现场调查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相关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定义峡谷景观视觉敏感度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函数,并在GIS中利用地图几何代数(map algebra)求出单因子对各个级别的隶属度函数并建立每个栅格点的模糊关系矩阵.利用Delphi法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集.通过GIS的栅格运算模块(grid caculator)对同一敏感级别的各个指标进行加权运算,得出每个栅格相对于各个级别的敏感度隶属度的综合指数,根据最大化原则确定每个栅格景观视觉敏感度级别.结果表明:①长江三峡(重庆段)景观视觉敏感度可分为4级,其中一级敏感区占区域总面积的2.38%;②景观视觉敏感度与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③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知名度较高的景观具有高敏感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研究区域的景观规划、保护与管理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视觉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有关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理论出发,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视觉影响评估方法,对各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进行视觉环境质量、视觉环境阈值和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分析与评价。评价结果对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规划也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小尺度山地景观观光游览路线规划的新方法及优化思路。【方法】以南京市栖霞山为例,采用GIS空间模拟工具,结合大数据和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远景、中景、近景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观赏路线。【结果】通过GIS空间模拟自然地理环境,运用大数据分析人文景点,共得到36个最佳观景点;通过景观多维视觉评价体系分析36个观景点,得到观景动线图;最终结合现状游览路线,叠加分析得到近、中、远3种类型山地景观最优化的观光游览路线,可以直观地反映每条观景路线的自然景观环境和人文景观节点。【结论】通过GIS空间模拟、大数据筛选、视觉评价体系和Rhino模型叠加分析相结合,构建山地景观观光游览路线可以准确引导游客游览观光,有利于山地景观旅游开发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概念,以图表的形式总结出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内容与程序。提出了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评价的方法——公路景观及视觉影响综合评价指数法,其中包括评价因子及权植的确定、计算方法及评价分级标准等。  相似文献   

7.
北方农牧交错带一直是我国生态脆弱区,近二十年来,生态建设和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为揭示该区人地关系复杂变化,为土地合理利用指明方向,选取县域尺度作典型案例研究.基于沽源县三期TM遥感数据,运用GIS空间处理技术和景观格局分形等主要指数定量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结果如下:(1)1988年至2008年间沽源县土...  相似文献   

8.
王炜  刘建鑫 《科技信息》2011,(18):I0318-I0318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岳德鹏等,2007)。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规划理论长期致力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机理研究。景观是由不同的异质性单元类型组成的镶嵌结构体。景观格局一般指空间格局,空间格局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是景观生态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格局与功能相互作用,景观格局的布局的合理性影响景观功能的发挥,所以景观格局的分析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在GIS技术支持下,结合最小阻力模型相关理论,探讨实现沈抚同城化研究区景观格局优化的方法,进而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联系,最后提出本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是景观空间视觉质量评价的基础。以景观空间中视觉吸引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视觉吸引要素的搜集整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校区周边207人进行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普测人群的测试结果结合景观视觉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12个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包括:空间尺度和距离、实体、边界、色彩、线条、形体、瞬逝自然景象、植被、质地、水体、动态景象、阳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各视觉吸引要素量在景观空间中所占比重的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分析认为,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的丰富度是景观视觉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可为景观美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较系统的论述了当前分形理论在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中的应用,主要有:水文现象中分形特征的分析计算;分形在水文水资源评价、分类当中的应用;分形在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的预测中的应用。总结了分形理论在水文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形特征分析较多,但应用到评价、分类中较少,特别是在水文预测上应用较少。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将分形理论应用到评价、预测中,并加强分形理论与其它理论、方法的比较和结合,为水文评价、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结构的景观特征分析——以耕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分形理论相结合,对某市耕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景观特征方面的分析,并分析了其景观变化的原因。从而得知,土地利用受到自然和人为影响大小的程度能从各土地类型的分维值中体现出来。该方法和结果能够为进一步考虑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人为因素以及采取的措施的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分形理论与影响评价为基础,将公路网自身发展与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为有机整体进行分析,并对江苏省宜兴市公路网发展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得出全面、合理、具时空特征的定量化分析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综合路网密度、路网分形维数、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车流污染物排放量、景观碎化度等指标,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宜兴市1996年、2000年和2002年公路网进行指标求解与发展分析.由分析结果得出:宜兴市1996年以来公路网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其综合路网密度、路网分形维数都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其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较小,且其结构与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公路网建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其车流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景观碎化度都增长较快,因此必须重视公路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崇阳县1989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Mapgis6.5平台)以及TM影像,在GIS软件技术支持下采用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近17年来崇阳县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采用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方法,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和景观蔓延度指数等作为景观生态结构稳定性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了崇阳县各景观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稳定性及其变化趋势,并计算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全县景观总体构成表现为破碎度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反映景观演化过程中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大;林地占有较大比重,林地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是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上看是正向的,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有所提高,但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徽州传统村落街巷视觉景观质量,从街巷景观分类入手,将其按照空间旷奥度不同分为开敞型、半开敞型、封闭型街巷景观空间。根据视觉景观评价中的7类视觉吸引元素,将街巷视觉质量的历史、功能以及美学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对3类视觉空间分别构建评价体系,利用Matlab计算视觉吸引诸要素在各类型景观评价体系中的权值,并进行排序分析,从而提出徽州传统村落街巷保护建设的重点,为徽州传统村落街巷视觉景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分布与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 甘谷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小、规模、形状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坡向、农用地以及河流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村居民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集聚分布的态势.结论 GIS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的结合能较好地揭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与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核心区域声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遥感数据进行风景区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构建声景观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为景观尺度上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核心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影响声景观的客观要素并结合景区内游客对声景观的主观评价结果,构建景区声景观舒适度评价模型,并利用GIS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核心区域平均声级为66.88 dB,声景观舒适度在时间维度呈现平均每24小时先平稳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 在空间维度呈现南部高、中部一般、东部低的片状分布趋势; 景区声景观舒适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景区东南部,而声景观舒适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景区西南部边缘区域; 此外,声景观舒适度评价结果与景观区域面积、水域面积比例以及绿化覆盖率正相关,与风景区到机动车道的直线距离负相关,与风景区景观多样性和道路密度无明显相关性,声景观舒适度阈值为64.62 dB。【结论】这种结合主客观评价和空间分析方法的声景观评价方法可为我国风景区未来的综合景观规划、声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构决定功能,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入手开展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的定量研究,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GIS及Fragstates软件,从景观级别和土地利用类型级别两个层次上,对2000~2007年间恩施州土地利用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该区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多样性降低、稳定性下降.为维护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应进一步加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作,防止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逆向演变.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苏南水网地区乡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护乡土景观风貌,提升乡镇景观资源永续利用价值,发挥各乡镇景观资源相对优势,实现区域环境下各乡镇景观错位竞争与协调发展。【方法】基于RS和GIS技术,通过层次分析(AHP)评价方法,构建了苏州吴中区环太湖水网地区乡镇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5个乡镇(胥口镇、光福镇、东山镇、金庭镇、临湖镇)进行了景观资源综合评价,针对各乡镇景观资源的特点和差异,提出了相关保护与利用建议措施。【结果】研究范围内,金庭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生态景观资源优势明显,东山镇人文景观资源优势明显,胥口镇社会经济资源处于相对优势。【结论】乡镇景观资源评价有助于全面识别乡镇景观资源特点及其质量,以促进特色乡镇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视觉影响评价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景观协调设计方面进行研究,采用了基于模糊集值统计法的视觉影响评价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景观环境协调性评价进行探讨.对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景观环境协调视觉评价中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指标进行数学分析,探讨了其权值的确定方法,使其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并对由此得出的权值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通过对城市轨道景观协调性评价的分析,在克服了定性视觉评价不足的同时,增强了城市轨道景观协调性评价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分形几何学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2002-2004年闽台ASTER影像数据经过几何校正等处理后提取建设用地斑块的面积和周长,对闽台建设用地分布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建设用地斑块存在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其空间形态受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因素特别是地形和交通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台湾建设用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分维值和规模大的斑块比重均高于福建,反映了闽台两地建设用地空间特征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