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梨枣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65%~70%、50%~55%、35%~40%)下坐果期梨枣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来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梨枣坐果期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梨枣坐果期生长的适合土壤含水量,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坐果期梨枣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呈升高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增加显著;而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下降显著,表明当土壤缺水时,坐果期的梨枣可以通过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提高抗旱能力,但会显著抑制梨枣的光合能力,影响梨枣的生长和发育,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60%以上时,对坐果期梨枣的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2.
外源GSH对NaCl胁迫下二色补血草盐害缓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外源GSH处理不同盐浓度下生长的泌盐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ge,Kuntz),比较处理前后活性氧清除系统中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GSH可以明显提高补血草活性氧清除系统中SOD、CAT、APX、GR的活性以及AsA和GSH的含量,降低MDA和O2^-的含量,从而降低了细胞膜脂过氧化水平。缓解盐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表明二色补血草的抗盐性与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提高具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二色补血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二色补血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对二色补血草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种子萌发时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极限值分别是0.49%、1.30%、2.11%.盐胁迫解除后,二色补血草种子仍具有很高的恢复率,且发芽速度和整齐度提高.0.6%以下的NaCl对二色补血草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NaCl对其生长产生抑制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江苏北部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特征及其与杨树生长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盐城市大丰区林场的35杨(Populus deltoides ‘I-35’)林地、农耕地以及未开垦的盐碱地土壤盐分状况,并对杨树胸径、树高和成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同类型的土壤含盐量差异较大,农耕地土壤含盐量(质量分数)普遍低于0.1%;杨树林地土壤含盐量多数低于0.2%;未开垦的盐碱地土壤含盐量明显较高;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盐分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土壤pH普遍为8~9,平均为8.23,属于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电导率和pH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含盐量与电导率之间用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的效果最好;土壤含盐量与pH之间、土壤电导率与pH之间均是指数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土壤含盐量与杨树的成活率、胸径、树高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指数方程或乘幂方程拟合。【结论】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含盐量及其盐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土壤含盐量对杨树的生长和成活率影响较大,当土壤含盐量高于0.3%时,杨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成活率均明显较低;当土壤含盐量低于0.2%时,杨树的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成活率均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表层土壤含盐量,以及盐分组成和积盐厚度等是研究土壤盐渍化程度分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对研究区盐渍土野外调查、采样和土样化学分析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表层土壤总体含盐量较高,且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土壤盐分中,阴离子以Cl-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89.95%,阳离子含量以Na 为主,占阳离子总量85.72%.盐分组成为钠型盐氯化物占优势,主要的可溶性盐为NaCl,其次是Na2SO4和CaCl2,MgCl2位居第三.对该区域表层土壤给出了由电导率预测Cl-、Na 和土壤盐分含量的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可靠,可用来快速、经济地模拟和预测该地区的土壤Cl-和Na 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泌盐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幼苗,10天后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MPQ)及其三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较高盐浓度(200、400mmol/L NaCl)处理下,气孔限制因素是光合速率降低的重要原因.随着盐浓度的增加,NPQ逐渐上升,400mmol/L NaCl处理与对照差异极显著.较高盐浓度抑制了qT代表的保护机制,而qT和qI代表的保护机制则在逐渐增强,说明在不同盐浓度下二色补血草对光抑制的保护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7.
二色补血草全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二色补血草全草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花45.8553g/mg、根26.6462 g/mg、茎29.0274 g/mg、叶37.2616 g/mg。二色补血草全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1次提取率大于77%,提取两次提取率大于92%,因此提取级数为2。经过7次的重复性实验,它们的RSD为0.1016-0.1410%、变异系数0.3692—0.5991%、稳定性R%>97.5%、平均回收率96.19—99.19%。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以盐生植物二色补血草为试验材料,在温室盆栽砂基培养条件下,在不同浓度(0%、1%、2%)的盐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0.5、5、15 mmol·L -1)的含氮营养液,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以下指标: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Evap)、净光合速率(Pn)、叶肉细胞间隙 CO2浓度(Ci)、PSII 潜在的光化学效率(Fv/Fm)、PSII 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到较低浓度的 NaCl 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随着 NaCl 浓度的提高,抑制其生长.添加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二色补血草的生长.在本试验条件下,在盐胁迫下施用氮,氮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添加量为5 mmol·L -1时二色补血草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ΦPSⅡ和蒸腾速率(Evap)等数值为最高或接近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广泛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的3种禾本科牧草为材料,测定其叶片中几种与抗逆性有关的生化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随生长的季节进程升高;脯氨酸含量在返青期最高,生长盛期保持稳定,枯黄期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在返青期最低,并随生长的季节进程逐渐升高.由此可知,冰草、羊草和针茅等禾本科牧草的抗逆性与干旱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多年引种栽培兴安杜鹃、迎红杜鹃研究基础上,对其苗木进行不同梯度的水分胁迫试验。通过对其生长状况、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测定,证明这两种杜鹃可以抵抗轻度水分胁迫。当土壤持水量低于40%或大于80%时苗木发生萎蔫或死亡,当土壤持水量60%时苗木生长最好,两种杜鹃叶绿素含量也均达到了最高值。两种杜鹃在受到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时,其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积累均有明显的增加、随着水分胁迫程度不断加深,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11.
黄河河口湿地潮汐作用下土壤盐分异质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与潮上带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受海水及较低植被盖度的影响,潮间带地区变异性较低,而潮上带地区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垂直方向上,各土层的含盐量极值比以及变化幅度均成明显下降趋势.(2)潮上带,地下水埋深越深表层土壤盐分含量越低,而近海岸以柽柳为优势种的潮间带地区,土壤表层盐分较高而其地下水埋深相对较深.(3)不同群落中土壤盐分剖面分属于表聚型、平均型和底聚型,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盐分变异系数逐渐变小.(4)柽柳群落、碱蓬群落与芦苇群落的土壤盐分类型均为氯、钠型;朝间带地区土壤氯、钠离子的含量随不同植被的变化规律为芦苇柽柳碱蓬,反映出碱蓬植物较高的耐碱与吸盐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茄子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Vc含量、总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安塞不同年限设施土壤(当年、2年、4年)对茄子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茄子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茄果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酸含量都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连作年限为2年的土壤生长的茄子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茄果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都比其他年限土壤生长的茄子含量高。表明连作年限显著影响茄子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其中生长在连作年限为2年的土壤中的茄子品质较好,相应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土壤含水率对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叶片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特征和规律。【方法】以5年生兔眼蓝莓(V.ashei)为试材,通过人工控制设置不同土壤含水率梯度,分析不同土壤含水率对蓝莓植株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土壤含水率增加,蓝莓叶片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M”形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蓝莓果实单果质量呈“S”形变化趋势,果实中花青素和维生素C(VC)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当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35%~40%或高于95%时,蓝莓叶片生理和果实品质都会受到显著影响,叶片中MDA、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果实中花青素和VC积累显著降低,SSC含量升高,蓝莓果实的质量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升高而增加,当土壤含水率达到65%~70%后,果实的质量不再显著增加。采用隶属函数计算得出,土壤含水率处于65%~70%时适合蓝莓生长。4个蓝莓品种中,‘园蓝’(‘Gardenblue...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盆栽控水的方法对巨菌草幼苗设置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巨菌草幼苗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巨菌草幼苗叶片鲜重、叶片含水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脯氨酸含量当含水量降低到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65%时开始迅速增加,表明土壤含水量通过影响巨菌草幼苗的吸水显著影响生长和代谢,同时,当土壤含水量降低时,巨菌草幼苗可以通过提高脯氨酸含量来降低土壤水分不足对自身的伤害,具有一定的抵抗水分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对二色补血草疾病治疗效果研究现状,对二色补血草化学成分及应用进行综述,包括对多糖类、挥发性油、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其他成分的提取及纯化;根据二色补血草的多种药用价值,阐述其在止血及补血、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总结了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指出二色补血草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是探究各种化学成分的调控通路以及在药用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有机溶剂胁迫下苦草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实验培养的沉水植物苦草分别暴露于1mL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和石油醚下的生长状况,并测定了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五种有机溶剂对苦草生长和生理过程均可产生胁迫作用,其中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丙酮影响大,短期内可以造成植物叶片变黄或变黑,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下降,石油醚次之,二甲亚砜影响最小.在有机溶剂胁迫下,苦草自身的防御酶系统可产生相应抗性,从抗氧化酶的活性大小来看,丙酮处理样最高,乙醇处理样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溶剂对苦草的作用与有机溶剂的种类以及性质有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二色补血草茎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16(44)正交试验探讨从二色补血草茎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二色补血草茎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以料液比为1g∶20mL,体积分数60%的乙醇为浸提剂,在温度为70℃,浸提时间6.0h.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病原菌对野外白车轴草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株与对照株相比,植株矮小,单株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减少;叶片发黄,叶片色素含量下降.同时,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上升;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的86.15%和86.2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明显上升,为对照的1.41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生长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的三种泌盐植物叶片上的盐腺的分布,大小和解剖构造。这三种泌盐植物是禾本科的獐茅,柽柳科的柽柳和兰雪科的二色补色草.獐茅盐腺由两个细胞组成——帽状细胞和基部细胞;柽柳盐腺由8个细胞组成,6个分泌细胞、2个收集细胞;二色补血草盐腺由16个细胞组成,4个分泌细胞,4个毗连细胞、8个杯状细胞.盐腺基部还有4个收集细胞.在讨论中阐述了盐分运输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额济纳绿洲土壤的特性,在额济纳旗选取了四个采样点,对土壤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其结果主要如下:该地区土壤含水量较低,碱性较强,pH值均达8以上,具有明显的盐碱化趋势和特征.表层土壤的pH值相对较低.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就土壤深度而言,表层含量最高,逐层降低.土壤的含盐量较高.由实验结果可知,额济纳旗土壤呈现出干旱地区土壤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