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年初南巡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姓“资”还是姓“社”问题的三条标准,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条标准,是辩证的、统一的,而其中更为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正确理解生产力标准,是正确掌握和运用三条标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笔者体会,邓小平同志这一指示的要义,并不是说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资”姓“社”,而是要求我们打破“左”的教条主义的框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判断什么是“资”什么是“社”,以及正确地对待“资”和“社”。只有正确地对待“资”和“社”,才能更加自觉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指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只能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已故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和新的党章,载入史册。这实际上是为我们今后一百年反“左”树立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一、二月份南巡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并针对这一“左”的干扰,又一次提出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现实生活表明,正是由于抱有“左”的思想的人,看问题主观脱离客观,从“本本”出发,从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但却僵化了的观念出发,所以在对待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上,不是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是坚定不移地捍卫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最为旗帜鲜明,从来没有说过不要问姓“社”姓“资”的话,他十分重视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强调要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邓小平在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时候,前面都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限定词,显然在他的思想里,社会主义是既定的前提,而“三个有利于”指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而不是用“三个有利于”来判断是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针对改革进程中,屡屡出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而提出的,是衡量改革成败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不能简单的将“三个有利于”标准看作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标准的统一,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既不能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简单等同起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26页),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南巡重要谈话中告诫全党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1992年南巡谈话指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条标准非常明确,但是,这里有如何科学理解和把握这些标准的内涵,以及应该怎样运用这些标准去衡量具体的改革实践,标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好,否则,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在各项工作中难免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9.
是姓“资”还是姓“社”,小平同志提出“不争论”.对“不争论”,目前还存在一个如何正确领会其精神实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对待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管理经验与经营方式,能否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这是一个极富有挑战性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说它富于挑战性,在于对那些老是囿于姓“资”姓“社”争论的人来说,往往把这类问题看作禁区;说它不能不解决,则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搞清楚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等问题,对于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的精神,对九十年代初文艺上的“左”倾思潮作了如下剖析:其特点是顽固抵制和攻击新时期党中央对文艺方针的调整,并企图扼杀一批有定评的优秀作品;其手法是从“左”的方面歪曲“四个坚持”,并以“影射推理逻辑”无限上纲;其后果是一度造成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的严重干扰和破坏,阻滞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蓬勃生机。文艺界同样应该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13.
<正> 1992年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今年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来自右和“左”两方面的干扰。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既要防右,又要防“左”。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又进一步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次告诫我们党:“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些论断,对于正确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长期以来,在对待右和“左”的问题上,人们有一种糊涂观念,认为“左”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议“思想更解放一点”陈雷,黎晓1992年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要求我们“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更快一点.”这三个“一点”精僻地概括了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和任务.在这三个‘一点’中,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一些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贩卖两种制度“趋同论”。他们抹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模糊两者的界限;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丑化公有制,美化私有制;否定按劳分配,否定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在价值观念上鼓吹“一切向钱看”。这些主张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同论”的中国版。有的甚至把我国的改革开放也说成是“趋同”,认为合资企业、经济特区、一国两制就是当代中国“社”与“资”趋同的“实证”。这是别有用心的歪曲。“趋同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第一次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展开;第二次围绕姓“社”姓“资”、姓“公”姓“私”问题展开;第三次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展开。三次思想大解放厉一脉相承,因而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又各有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三次思想大解放的比较研究,积极探索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着重点、目标指向和具体要求,对于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对其“共同富裕”思想所作的最完整、最准确的表述。同样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还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号召全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敢闯敢冒,奋身投入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去,为达到共同富裕目标而奋斗。邓小平同志这一“共同富裕”思想,既是他本人多年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研究与探索的理论升华,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既是破…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的精神,对九十年代初文艺上的“左”倾思潮作了如下剖析,其特点是顽固抵制和攻击新时期党中央对文艺方针的调整,并企图扼杀一批有定评的优秀作品,其手法是从“左”的方面歪曲“四个坚特”,并以“影射推理逻辑”无限上纲,其后果是一度造成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路线的严重干扰和破坏,阻滞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蓬勃生机。文艺界同样应该是“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一科学论断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义艺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批“左’还存在着一定的思想阻力.有人认为小平同志的‘中国要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只适用于经济领炼而不适用于意识形态领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文艺报》1992年5月2日社论《争取社会主义义艺的更大繁荣──纪念〈在延安义艺座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