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原科技》2015,(4):95
"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3万m2,新增入孵企业100家;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全年引进高科技项目30项、高科技人才20名、高科技企业10家……"近日,从太原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太原市2015年将加速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2015年,太原市科技工作将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方面取  相似文献   

2.
陈治光 《科技潮》2008,(4):26-27
联盟名称: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成立时间:2007年4月30日首批成员:11家目前成员:16家(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宗旨:一、协调并调动联盟成员的优势资源和能力,通过对领域内基础和共性技术的协作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精密装备产品的发展,提升北京地区数控装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提升成员的创新能力,提高成员个体的市场响应能力,提高成员利用北京地区优势资源的能力。三、降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升成员的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0,(5):21-21
为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近日苏、浙、沪三地联合成立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长三角地区11家行业龙头企业、8所高等院校、6家科研院所以及2家行业学会组成,并吸引了11名两院院士带头指导联盟的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8月8日,作为天津币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由全市111家国家级、市级工程中心联合发起的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各成员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陆续给予有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助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开展联合创新,形成集团化科技优势,更好地发展壮大自2010年本市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至今,全市的国家级、市级工程中心已累计开放公共服务平台3000余次,为13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工程化服  相似文献   

5.
张宝强 《天津科技》2002,29(5):26-27
2002年6月18日天津泰达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正式挂牌交易.其间共募集资金9 800万港元."泰达生物"作为本市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首家高科技企业、天津开发区国际创业中心成功孵化的首家高科技股份公司,它在境外开辟融资新通道的成功,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自身今后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奠定了企业在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界的旗舰地位,同时标志着天津开发区"科技兴区"战略与高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国内中小科技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中国首家高校技术转移联盟三年促交易额近5亿元10月23日,2014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成果发布暨创新论坛"在长沙召开。14家高校与长沙企业签约合作项目,金额近3000万元。如何发挥联盟整体优势、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加快地区创新创业发展、实现技术快速转移转化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成立于2011年,是全国首家跨地域性的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立以来,其成员单位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7.
陈治光 《科技潮》2008,(4):16-18
联盟名称: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成立时间:2005年4月14日首批成员:22家目前成员:57家(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宗旨:发展自主软件产业,提升自主平台软件产品市场份额,支撑保障中国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一份名为《2013年浙江省3D打印产业发展报告》的文件在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手中传阅。2013年是浙江省3D打印产业发展的元年,省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联盟成员迅速扩展。有数据表明,与3D打印相关的产业发展迅猛,其中涉及装备开发的企业有9家、材料开发企业5家、软件开发企业3家、应用服务企业28家,浙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的“红娘”——科技中介机构——是加强技术信息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新活动和科技产业化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重要纽带。北京是全国技术交易最活跃的地区,技术交易发展迅速,在全国交易规模中排名居首。1991年以来,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12年上升,从1991年的22.45亿元上升到1999年的92.19亿元,2000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40.29亿元,2002年再创新高达到221.07亿元,2003年1~6月达到92.75亿元。2003年,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倾力打造北京技术交易创新服务联盟,力争在3~5年内将该中心建成全国技术交易领域的领头羊,并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了‘Fit粤’科技金融联盟,高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需求和服务对接就有‘组织’可以依靠了。"在7月23日建行广东省分行与省科技厅联合举办的"Fit粤"科技金融推广大会上,建行提出打造区域高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由该行联合省科技厅等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创投机构共同发起的"Fit粤"科技金融联盟,也在同日成立。根据相关章程,辖内高新技术企业都可"零门槛"加入"科技金融联盟",目前已有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9,(9):24-24
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是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由北京中介服务机构和其他科技资源机构组建的社会化服务团队,该联盟目前已有成员158家。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科技潮》2008,(4):19-21
联盟名称: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成立时间:2003年8月首批成员:17家目前成员:110家(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宗旨:优质高效诚信务实  相似文献   

13.
《今日科技》2014,(8):24-24
<正>浙江省氟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0年10月由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由巨化集团公司、中化蓝天集团公司等牵头单位并联合其他15家相关单位组成,联盟成员现已发展到18家单位。联盟在启动以后即开展大量的项目调研和沟通工作,在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下,组织了一批联盟成员内外的合作创新项目。共有6个项目被列入省科技厅计划,其中3个项目已进入验收申请阶段。此外,巨化与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项目多达17项。  相似文献   

14.
科普中国     
<正>我国国家大数据创新联盟25日成立2017年5月25日,在贵阳举办的"2017年中国国际大数据博览会"上,"国家大数据创新联盟"正式宣布成立,该联盟由包括中兴、浪潮、曙光等一流软硬件厂商,清华、北大、中科院等科研院所,解放军总医院、奇虎360等行业应用等14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组建,现已有76家研究机构和企业自愿加入联盟。联盟将发挥大数据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5.
《上海信息化》2008,(2):92-92
由重庆市信息办、发展改革委和信息产业局联合指导发起并组织的重庆市企业信息化联盟正式成立。据悉,该联盟是为响应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实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而成立的。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由重庆业界有代表性、在市场有影响力的软件开发商、硬件供应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咨询机构、行业协会等20家企业及机构组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绍兴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在绍兴正式成立,联盟由绍兴市政府、绍兴县政府、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东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等3个政府机构、10家国内外纺织科技类的知名高校院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联合组建。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14,(21):61-61
近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启动会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食用菌项目推进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政府机构和食用菌行业有关的高校院所、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以融合、凝聚产业链中各种创新资源、加快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的新型科技创新平台。2010年以来,云南省科技厅围绕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组建了一批联盟,其中在高原特色农业领域共培育组建了2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个联盟被列为省级试点,联盟成员单位共达300余家。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忽略了老年人和各类障碍人士的需求,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联合54家企业/产品积极响应"互联网应用无障碍及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面向互联网、科技企业发起倡议!(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社会科学报: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9.
科技中介服务模式介绍(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  钟之绚  鲁庆莲  王波 《科技潮》2006,(1):I0011-I0012
模式一:联合体型——联合大型企业,建立成果转化联合体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91年,通过联合饲料行业内的北京大北农集团、北京伟嘉集团、北京资源集团、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九舟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挑战集团等7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成果转化联合体”,目前已有成员11家。运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饲料所研制的饲料技术菌种优先卖给联合体内的成员进行应用与推广,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12,(10):36-39
两年来,各产业联盟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正不断显现:产业联盟通过联合攻关,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建立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并积极探索建立多种长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聚焦市场需求,通过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完善了联盟成员单位的产品线,形成了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有效促成了联盟成员企业总体能级的提升;联盟通过技术和产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联盟各企业培育了一批高端人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种资源,完成了组织构建、制定了前瞻性战略规划。18 用可持续的眼光看待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