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桔皮中的挥发油,考察了蒸馏时间、浸泡时间等因素对得油率的影响。实验确定了提取的较佳时间为85 min,浸泡较佳时间为8 h。用GC-MS对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峰面积的89.56%。 相似文献
2.
板栗花挥发油的提取和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1)
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对板栗花挥发油进行提取,并利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成分分析。在提取压力15 MPa,提取温度45℃和提取时间2 h条件下,板栗花挥发油的提取率为1.16%。本次实验在板栗花挥发油中检测出31种化合物,其中26种化合物首次在板栗花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
该处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新疆产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L.)挥发油,通过GC-MS对洋甘菊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2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α-红没药醇B,相对含量为48.53%,其次是α-红没药醇A:25.49%,红没药醇A:18.89%,β-Vatirenene:5.73%,母菊薁:0.74%。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产德国洋甘菊含有较高的倍半萜醇成分,占总含量的92.91%。 相似文献
4.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
该处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新疆产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L.)挥发油,通过GC-MS对洋甘菊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共鉴定出12种成分,主要成分为α-红没药醇B,相对含量为48.53%,其次是α-红没药醇A:25.49%,红没药醇A:18.89%,β-Vatirenene:5.73%,母菊薁:0.74%。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产德国洋甘菊含有较高的倍半萜醇成分,占总含量的92.91%。 相似文献
5.
GC-MS提取茼蒿中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和常压蒸馏两种方法对本地产茼蒿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研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再对茼蒿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且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比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比常压蒸馏法效果更佳,二氯甲烷、乙醚、石油醚三种萃取剂中乙醚对茼蒿挥发油萃取的效果最好.茼蒿挥发油中共检测出26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45%.其中主要成分有2-乙氧基-3-氯代丁烷(20.1%)、四十烷(3.35%)、二丁基羟基甲苯(39.99%)、正十八烷(5.65%)、正二十烷(4.38%)、二苯胺(4.14%)、溴二十二烷(2.79%)、3,7-二甲基-1-辛醇(2.03%)、3-甲基十七烷(3.00%)、1-氯十四烷(2.06%)、正十五烷(1.4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山松松针挥发性成分,并与马尾松松针对比,以期为黄山松松针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黄山松、马尾松松针的挥发性成分,并对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黄山松和马尾松松针挥发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42种化合物。两种松针中含有共有成分36种,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0.26%(黄山松)和96.09%(马尾松)。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α-蒎烯,黄山松松针中α-蒎烯含量(质量分数)为24.08%,马尾松松针中α-蒎烯含量(质量分数)为36.25%。黄山松松针中鉴定出23种独有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伞花烃(5.67%)。【结论】两种松针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明显; 黄山松松针含有更多种类的挥发性成分及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7.
对辽宁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测得松针挥发油的含量为1.7%.用GC/MS法从油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8.
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红松松针精油,将提取物的油脂甲脂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红松松针精油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74.32%,不饱和脂肪酸占25.68%;鉴定出31种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比较高的是棕榈酸(26.86%)、月桂酸(25.05%)、肉豆蔻酸(6.33%)、芥子酸(5.98%)、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4%)、硬脂酸(4.38%),γ-亚麻酸和亚油酸分别是1.55%和2.18%,α-亚麻酸未检出.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野蔷薇根挥发油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最佳工艺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野蔷薇根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9.88 m L/g,提取时间156 s和微波功率276 W,经试验验证此条件下得率为3.88%,与理论计算值3.8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野蔷薇根挥发油的提取得率.从野蔷薇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104个峰,鉴定出49个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取分离鉴定垂果蒜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果蒜芥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首次对垂果蒜芥挥发油进行分离,并结合质谱鉴定出69种化合物.结论:垂果蒜芥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丁酯(22.37%);丁二酸二异丁酯(4%),1-甲基异氰基苯(15.07%),N,N′-二异丁基硫脲(22.24%). 相似文献
12.
诺丽叶具有多种功效,然而关于诺丽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少有报道.文章首先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诺丽叶挥发油,进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诺丽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化合物的百分含量.结果显示:诺丽叶挥发油中分离出113种组分,鉴定出其中53种化合物,其占挥发油总量的82.362%.挥发油主要组分是二苯胺(14.205%)、正二十三烷(7.10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907%)、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5.028%)、正二十六烷(4.977%)、二十二烷(3.856%)等. 相似文献
13.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目的:分析苏木挥发油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木挥发油,采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8个色谱峰,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42.01%.其中(Z,Z)-9,12-十八碳二烯酸(10.5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02%),(E,E)-2,4-癸二烯醛(4.36%),邻苯二甲酸异壬酯(3.01%),桉油烯醇(2.27%),1,2,3,4-四氢化-5-甲基-1-3-异丙氧基萘(2.08%)是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27.27%.结论:苏木挥发油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松针褐斑病(Lecanosticta acicola)重病林分中选出36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抗病表现型优树无性系,用人工喷洒病菌孢子液接种法对其进行抗病测定,结果表明,有22个是高度抗病的。与用松针褐斑病产生的毒素粗提液处理上述无性系的离体针叶进行抗病性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80。 相似文献
16.
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川续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构建回归拟合方程预测模型,并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川续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解析鉴定.确定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3个考察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和超声辅助提取川续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3个因素对得油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超声功率A(F=44.76),料液比B(F=22.32),超声时间C(F=13.46).失拟项不显著,实验误差较小.回归拟合方程预测模型极显著,相关系数R~2=0.993 6,模型修正R~2=0.985 5与预测R~2=0.913 8相差,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并以得油率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通过GC-MS进行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共检测出53种成分,鉴定了51种化合物,鉴定率为96.23%.Box-Benhnken响应面法具有可行性,分析结果可靠,能对川续断挥发油的超声提取效果进行有效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 Hemsl.)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从干花豆叶挥发油中分离出28个组分,首次鉴定其中的22种成分。干花豆叶挥发油的主要成为:4-乙烯基愈创木酚(22.4%)、甘菊烷烃(16.1%)、2-甲基-6-羟基喹啉(8.1%)、2,5,5,8a-四甲基-3,4,4a,5,6,8a-四氢-2H-1-苯并吡喃(7.5%)、3,4二甲氧基苯乙烯(3.3%)、杜烯(3.2%)、香橙烯(3.2%)。 相似文献
19.
20.
叶建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34(3):24
<正>本文从松针组织结构和松脂含量等方面研究了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湿地松的抗病性与针叶的气孔密度、气孔口大小、气孔结构以及叶肉细胞大小、排列和密度等方面无明显相关,抗病湿地松与感病湿地松在内皮层、维管束和转输组织等方面也无明显不同。但抗病株的叶肉组织厚度、树脂道数量和松脂含量都明显高于感病湿地松。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