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番茄、芝麻、黄秋葵、空心菜、南瓜等5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番茄上若虫历期最长,在芝麻上最短;在黄秋葵和南瓜上发育的成虫寿命显著长于在芝麻、番茄和空心菜上的成虫;在芝麻、空心菜和黄秋葵上存活率较高,而在番茄和南瓜上的存活率较低;雌成虫在空心菜上的平均产卵量最高(648.50粒),是在番茄上的平均产卵量(95.42粒)的近7倍.  相似文献   

2.
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重要寄生蜂。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蜂蚧比条件下,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效能,并组建扶桑绵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Ⅰ)、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IIPC)和排除作用控制指数( EIPC),分析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蜂蚧比为2:50时,班氏跳小蜂寄生率最高,达92%;而班氏跳小蜂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寄生率下降。采用I分析,与对照区相比,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明显下降;采用IIPC分析,不同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自然种群增长的数量最低,分别下降到对照区的24.31%和12.82%,最高分别为34.79%和30.67%;采用EIPC分析,不同放蜂区班氏跳小蜂寄生的EIPC均大于捕食及其它因子,说明“寄生蜂寄生”是控制扶桑绵粉蚧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是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重要寄生蜂。本文研究了在不同蜂蚧比条件下,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寄生效能,并组建扶桑绵粉蚧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I)、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和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分析班氏跳小蜂对扶桑绵粉蚧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蜂蚧比为2:50时,班氏跳小蜂寄生率最高,达92%;而班氏跳小蜂密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寄生率下降。采用I分析,与对照区相比,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明显下降;采用IIPC分析,不同放蜂区扶桑绵粉蚧第2、3代自然种群增长的数量最低,分别下降到对照区的24.31%和12.82%,最高分别为34.79%和30.67%;采用EIPC分析,不同放蜂区班氏跳小蜂寄生的EIPC均大于捕食及其它因子,说明"寄生蜂寄生"是控制扶桑绵粉蚧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内培养观察,研究核桃皑粉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暗褐网柄牛肝菌形成的菌腔虫瘿的形态结构.调查发现:在西双版纳地区,核桃皑粉蚧在凤凰木、含羞草、银合欢和粉叶金花等4种植物的根表面与暗褐网柄牛肝菌的菌丝形成菌腔虫瘿;菌腔虫瘿在植物根部单生、簇生或串生,呈圆形或椭圆形,初期黄褐色,中后期变为黑褐色至黑色;核桃皑粉蚧的繁殖能力强,无孤雌生殖现象.产卵雌虫虫态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成虫;雄虫虫态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蛹和成虫.雌虫寿命约为雄虫的2倍,不产卵雌虫寿命通常长于产卵雌虫.菌腔虫瘿的腔壁完全由牛肝菌菌丝构成,核桃皑粉蚧以菌腔为栖息场所,以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5.
<正>茶粉蚧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迁和栽化技术的变迁,其发生呈上升趋势。茶粉蚧以若虫、成虫聚集于茶树茎、枝、叶上,用针状口器吸取茶树汁液为害,使茶树丧失营养和水分。受害茶树叶片黄化,提早落叶,枯枝增多,致使树势衰弱,影响产量。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时,枝干枯死,叶片大量脱落,树势衰弱,并伴发煤霉病。重发年份当年减产20%~30%,2~3年即可造成整株枯死,受害茶园常以台刈而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可应用于林间生物防治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最佳的植物材料,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分别对12种寄主植物和6种非寄主植物的趋性反应,并采用蜜露显色法测定了4种驱避作用较强的非寄主植物的乙醇提取液对草履蚧蜜露排泄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对寄主植物柿树、枣树、杨树的气味均表现出显著的正趋性,其中柿树对若虫和雌成虫的引诱率分别为68.9%和74.7%,诱集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对非寄主植物花椒、臭椿、薄荷、连翘的挥发物及上述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液表现出显著的负趋性,这些植物的挥发物和提取液对草履蚧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而榆叶梅植株挥发物仅对雌成虫具有显著驱避作用;拒食作用测定发现,经臭椿和花椒乙醇提取液处理的枝条,草履蚧若虫的蜜露排泄量分别减少了70.6%和70.1%,雌成虫的减少了80.5%和72.4%,减少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得出,柿树气味对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均具有极显著的引诱作用,花椒和臭椿对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因此,可以考虑在柿园间作花椒或臭椿模式对草履蚧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7.
圆斑弯叶毛瓢虫对湿地松粉蚧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斑弯叶毛瓢虫是湿地松粉蚧的本地捕食性天敌 ,本论文通过林间散放圆斑弯叶毛瓢虫评价其对湿地松粉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通过散放瓢虫的成虫和幼虫 ,增加林间瓢虫的数量 ,能较好地抑制湿地松粉蚧的增长。散放瓢虫 5 0多天后 ,在散放成虫区 ,湿地松粉蚧的对照存活率达 0 .2 8,即控制效果为 72 % ;在散放瓢虫幼虫区 ,粉蚧的对照存活率为 0 .10 ,即控制效果达 90 %。从持续作用和控制效果比较 ,散放幼虫较好 ,且以瓢虫幼虫与粉蚧雌成虫益害比为 2 :5时对湿地松粉蚧的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肉桂、百里香和生姜精油对荧光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并将抑菌效果最好的复配精油应用于常温猪肉保鲜.结果表明:3种精油对荧光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肉桂精油的抑菌能力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5%,百里香和生姜精油的MIC分别为0.125%和0.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复配精油比例为:0.025%肉桂精油+0.25%百里香精油+0.05%生姜精油.复配精油使常温猪肉的pH稳定,且有效地延缓了常温猪肉储藏期间总菌数的增长.储藏5d后,对照组和复配组的总菌数分别为8.0×108 cfu/g和6.3×106 cfu/g.  相似文献   

9.
采用恒温培养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99±0.23)℃,2龄若虫(8.74±1.06)℃,蛹期(13.08±1.56)℃,雌成虫期(9.44±1.22)℃,整个生活史(10.47±1.03)℃;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若虫208.30℃.d,2龄若虫200.23℃.d,蛹期77.61℃.d,雌成虫期477.80℃.d,整个生活史810.87℃.d。用有效积温法估测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和广东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估测值与实际年发生世代数基本相符,可作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药膜法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3种农药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若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杀虫剂对葡萄二黄斑叶蝉若虫的室内触杀毒力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苦参碱、吡虫啉,24 h致死中质量浓度分别为0.461 6,1.084 0,1.160 2 mg.L-1;田间施药后第7天,高效氯氰菊酯各浓度和3.80 mg.L-1苦参碱的虫口减退率、校正防效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采集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河北省蚧虫种类、分布和寄主等做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蚧虫共计9科54属116种,包括盾蚧科20属56种、蜡蚧科10属22种、粉蚧科12属19种、毡蚧科5属7种、绵蚧科2属4种、绛蚧科2属4种、松干蚧科1属2种、链蚧科1属1种、仁蚧科1属1种.区系分析表明:河北省的116种蚧虫中,广布种占优势地位,共41种;28种为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21种分布于3或4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古北区分布20种;全北区3种.这些结果说明河北省蚧虫具有以广布种为主、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共有种占优势地位的区系结构.  相似文献   

12.
Clevenger法萃取草果获得草果精油,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38个成分,通过保留指数解析出占总成分9714%的3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4089%) , α-水芹烯(977%) , 4-丙基苯甲醛(699%)等. 与匹配度对照解析法比较,有24个成分一致,占总成分的9281%. 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含量,其质量分数为480%. 然后,研究了草果精油和1,8-桉树脑的抗菌活性. 结果显示,精油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而1,8-桉树脑几乎无抗菌活性. 精油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霉菌的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米曲霉菌、根霉、青霉.  相似文献   

13.
研究桔小实蝇成虫对桔、橙等9种水果的嗜好性。结果表明,桔小实蝇主要在上午9~10时取食,最嗜食的寄主是桔、橙,其次为石榴、芒果,最不嗜食的寄主是香蕉。试验进行了乐斯本等9种杀虫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毒力测定,丁硫克百威的杀虫活性最高,其次为乐斯本,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敌百虫也具有较高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南方小花蝽对烟蚜的控制潜能,在25℃的条件下研究了南方小花蝽3龄若虫、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分别对烟蚜3龄若蚜、4龄若蚜和成蚜在烟草叶片上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不同龄期若虫与雌、雄成虫对不同虫龄及虫态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II圆盘方程.南方小花蝽各虫态均对3龄若蚜的捕食量最大,对成蚜的捕食量最小.南方小花蝽雌成虫对3龄烟蚜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达0.5000,寻找效应最强为0.4766.研究表明南方小花蝽对烟蚜捕食量大,捕食能力强,是烟蚜的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南美蟛蜞菊精油的杀虫活性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2种植物精油对3种储粮害虫有熏蒸和触杀活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绿豆象的熏蒸LC_(50)分别为7.72、237.05和43.28μL/L,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毒力最高;触杀LD_(50)分别为2.71×10~(-4)、1.40×10~(-5)和2.35×10~(-5)μL/头,对玉米象的触杀毒力最高。南美蟛蜞菊精油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绿豆象的熏蒸LC_(50)分别为187.06、156.73和0.93μL/L,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最高;触杀LD_(50)分别为7.52×10~(-5)、2.84×10~(-5)和1.18×10μL/头,对绿豆象的触杀毒力最高。2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均有种群抑制作用,精油浓度为1~3μL/g时,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的种群抑制率为57.30%~82.12%,南美蟛蜞菊精油的种群抑制率为37.63%~67.86%。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种植物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其中大根香叶烯D是最主要成分;南美蟛蜞菊精油共鉴定出52个化合物,其中1R-a-蒎烯、D-柠檬烯和α-水芹烯是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种松针精油对供试菌的协同抑菌效应和机制,利用松针精油天然抑菌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特性,为将松针精油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黑皮油松松针精油(PTEO)、樟子松松针精油(PSEO)、红松松针精油(PKEO)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通过棋盘稀释法来测定其协同效果及最佳复配比,以最佳精油复配比研究其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机理。【结果】3种精油单独作用时均表现出对3种供试菌较好的抑菌效果,部分复配后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针对不同微生物复配最佳抑菌配方为:E.coli用抑菌精油为PTEO和PSEO,浓度均为0.31 μL/mL; S. aureus用抑菌精油为PKEO和PTEO,浓度均为0.16 μL/mL; B. subtilis用抑菌精油为PKEO和PSEO,浓度分别为0.16、0.08 μL/mL。通过复配精油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机理研究发现复配精油能够破坏菌体的正常形态,破坏细胞膜的渗透性,导致核酸等大分子物质的泄露,并且对细胞菌体蛋白的合成和积累有干扰作用。【结论】3种精油复配后表现出更好的抑菌作用,精油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减少到抑菌效果时精油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华稻蝗山西晋源种群乙酰胆碱酯酶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华稻蝗山西晋源种群五龄若虫和成虫进行了马拉硫磷敏感性的生物测定,同时对若虫和成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晋源种群若虫的LD50值(4.94μg/g虫重)是成虫(2.44μg/g虫重)的2.02倍;有机磷抑制剂对该种群若虫和成虫的AChE的体外抑制研究表明,晋源成虫AChE对氧化毒死蜱、对氧磷、甲基内吸磷的敏感性比晋源若虫分别高1.39、1.34和1.24倍.乙酰胆碱酯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若虫动力学参数Km值和Vmax值均较成虫为高;用乙酰硫代胆碱(ATC)做底物测定AChE活性,若虫AChE活性是成虫的1.22倍.中华稻蝗晋源种群若虫对有机磷抑制剂敏感性下降可能与其AChE活性的增高有关,而成虫与若虫之间AChE活性的差异可能与不同阶段虫体对马拉硫磷选择压力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8.
湿地松粉蚧自然种群动态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是一种新入侵森林害虫。在广东,每年有4~5代,以4代为主。种群增长指数越冬代最大,Iδ=5 16,第3代次之,Iδ=1 67,第1、2代较低,分别为0 98和0 74。每年5-7月自然种群密度最大,8月中下旬后,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9、10月密度最低,11、12月密度逐渐回升。温度、降雨和针叶营养成份N、K质量分数对自然种群密度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22~28 5℃范围内,雌虫平均寿命、存活率、产卵率和中、高龄若虫的存活率都随温度增加而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 9590,-0 9920,-0 9660,-0 9970,-0 9980(P0 05=0 9500,P0 01=0 9900)。连续降雨24h雨量20mm以上,能大幅度降低中、低龄若虫的存活量,降雨前后中低龄若虫数量变化极显著(F值为8 92,P<0 01)。但对已固定的雌成虫和高龄若虫影响不明显。种群密度大小与针叶中N、K质量分数成正相关,与N质量分数的相关极显著,平均每梢雌虫密度为23~137头时,r=0 8630(P0 01=0 8343),平均每梢雌虫2~45头时,r=0 9620。受害松针中N、K质量分数和未受害松针中的N、K质量分数的差异也极为显著,t检验,N的t值为3 6978(P0 05=2 776),K的t值为3 2407。温度、降雨和针叶养分(N)的变化综合作用,对湿地松粉蚧雌虫平均寿命、存活率、产卵率和若虫的存活率有极明显影响,是造  相似文献   

19.
对在天津采集的斯氏珀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包括卵、若虫和成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天津的发生情况,以及不同龄期的若虫识别特征.研究发现:在8月份斯氏珀蝽卵的孵化历期为5~6 d;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1.5~2 d、2~3d、4 d、7~10 d、13~14 d.成虫产卵前期为7~10 d,雌虫寿命20~30 d,雄虫寿命11~13 d.在天津每年完成2个世代.  相似文献   

20.
<正>1973-1982年在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建立了试验林,对日本松干蚧进行了一系列综合防治试验。制定了日本松干蚧生命表,分析了松干蚧花蝽、大赤螨、瘿蚁等捕食性天敌的作用。试验表明,促使松干蚧种群数量下降的关键是在具备一定数量捕食性天敌条件下的苏云金杆菌蜡螟变种松干蚧品系的流行,这种杆菌的流行可导致松干蚧种群急剧下降至“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秋季喷菌时间离10月上旬越迟,感病越低;喷菌时间在5-7月或11月及其后,效果都不好;春季3-4月效果中等。翌春温高湿低,特别是干旱,松干蚧杆菌病流行速度减慢。其机理主要是对雌成虫和初孵若虫喷菌时湿度要很高,喷菌后松干蚧虫体要积水才易感病。对松干蚧其他虫态用喷杆菌方法还不易使其感病。 试验还证明,六六六丁体对此菌有强烈抑制作用。过去各地使用过量六六六防治松毛虫,是招致松干蚧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