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聚酰胺树脂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和动态法研究了其吸附水溶液中硝基苯酚的性能、条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该树脂对水溶液中多元硝基苯酚有强吸附能力,吸附能力大小排序为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30°C时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苦味酸36.03mg/g;2,4-二硝基苯酚33.5mg/g;对硝基苯酚28.2mg/g.以1%氨水为洗脱剂,脱附能力大小排序为苦味酸>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树脂结构稳定易再生,重复使用性能好.  相似文献   

2.
制备和表征了胺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树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丰富的微孔和碱性极性基团等优点.比较研究了树脂对水体系中两类芳香酚(苯酚和邻硝基苯酚)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呈现放热特征,树脂对疏水性更强的邻硝基苯酚具有更优的吸附性能.吸附平衡数据均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结果表明树脂对两类芳香酚的吸附均为优惠吸附,且呈现出物理吸附为主,弱化学吸附为辅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NDA-150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邻氨基苯酚在不同条件吸附后的浓度。结果温度对邻氨基苯酚在NDA-150树脂中的吸附行为影响较大,低温更适合NDA-150树脂的吸附。在吸附初期,流量越小,吸附效果越好;在吸附后期,随着低流量的树脂吸附接近饱和,出水效果明显降低。pH对NDA-150的吸附影响较大,酸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在温度为50℃,流量为2BV.h-1时,选用1BV 8%NaOH+1BV 4%NaOH+3BVH2O组合作为脱附剂,脱附率可接近100%。结论 NDA-150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废水的吸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以二乙烯基苯及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得到弱极性吸附树脂JL-1;利用树脂上残余的双健及氯甲醚进行付-克反应,得到比表面积更大同时含有氯甲基的树脂JL-2.利用树脂上残留的氯甲基和乙二胺反应,制得乙二胺修饰的碱性吸附树脂JL-3,树脂JL-1、JL-2和JL-3树脂内部孔径分布均以中孔为主.以树脂XAD-4为参考对象,研究了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和脱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树脂JL-1(321.85 m2/g)、树脂JL-2(397.8 m2/g)和JL-3(313.58 m2/g)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均优于XAD-4(880.0 m2/g).树脂对苯酚的静态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树脂JL-1、JL-2和JL-3可以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苯酚.  相似文献   

5.
MMA-DVB大孔树脂对二氯苯酚等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悬浮聚合的方法,以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作致孔剂,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乙烯基苯(DVB)大孔吸附树脂.系统研究和比较了此种吸附树脂对苯酚、间甲基苯酚、邻硝基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静态和动态吸附性能,并初步探讨了酚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MMA-DVB大孔吸附树脂对2,4-二氯苯酚的动态吸附量达191.54 mg/g,明显高于其他3种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乙醇水溶液是适宜的洗脱剂.  相似文献   

6.
炉渣过滤-树脂吸附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炉渣过滤,再用南开牌H-103大孔树脂吸附处理蒸氨废水,研究了酚浓度、流速、pH值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脱附剂、流速、温度对树脂脱附再生的效果。结果表明室温下以4 BV/h流速吸附处理含酚520 mg/L、CODCr3 200 mg/L的蒸氨废水,调节废水pH 6,处理体积为60 BV,树脂吸酚量为42 mg/ml。处理出水酚含量≤0.5 mg/L,CODCr≤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选用0.5 BV甲醇做脱附剂,室温以2 BV/h流速进行洗脱再生,脱附率达98%以上。经100次循环使用,树脂性能不变。脱附剂脱附达饱和后,再通过蒸馏回收甲醇和其中的酚,剩余残渣做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7.
树脂吸附法回收染料废水中的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树脂吸附回收染料废水中高浓度酚的方法。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某染料化工厂高浓度含酚废水进行了详尽的吸附、脱附和放大试验,结果显示,H-103树脂在本试验系统内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性能,对酚的吸附量在600mg/g以上,酚回收率达96%。5%NaOH溶液和工业乙醇均有良好的洗脱再生效果,树脂重复使用多次而吸附性能无明显变化。洗脱液可直接回用于生产,较好地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碳纳米管对酚类物质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碳纳米管对甲酚、对苯酚、对硝基苯酚以及α-萘酚的吸附,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碳纳米管对这4种物质的吸附量,并采用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探讨了其可能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对α-萘酚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而对苯酚的吸附效果最差;对甲酚和α-萘酚的吸附比较适合用Langmuir方程描述,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9.
以聚氯乙烯-吡啶树脂作吸附剂,研究了它对β-萘酚的静态吸附和脱附情况,研究表明,树脂对β-萘酚有良好的吸附和脱附性,同时,也研究了温度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对β-萘酚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另外,也研究了树脂对不同的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及乳酸和氯乙酸的吸附情况,研究表明,树脂对有机酸性物质有明显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树脂吸附法处理TDI加氢还原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加氢还原生产废水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NDA-8吸附树脂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脱附效果.经树脂吸附处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2,4-二氨基甲苯和2,6-二氨基甲苯均得到完全去除,COD由6300mg/L降为150mg/L以下,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采用稀盐酸可实现树脂的完全再生,高浓度脱附液经调碱和结晶,可回收2,4-二氨基甲苯和2,6-二氨基甲苯.  相似文献   

11.
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热力学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春南湖水体培养生物膜, 研究自然水体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特性及pH值对生物膜吸附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影响. 结果表明, Freudlich方程、 Langmuir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生物膜对苯酚及对硝基苯酚的吸附. 生物膜吸附苯酚、 对硝基苯酚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酸、 碱的缓冲能力, 具有两性表面特性. 生物膜对苯酚的吸附在pH=5~9范围内, 随pH值的升高而增加, 生物膜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 溶液中pH值的变化, 改变了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 从而影响生物膜对酚类的吸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HDTMA-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膨润土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能力很强,25℃,pH7时,在保证去除率一定条件下,当对硝基苯酚的浓度小于200mg/L时,吸附剂可连续使用2次-3次。溶液中存在的重金属离子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合成的Mg2Al型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及其煅烧产物(CLDH)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对硝基苯酚在LDH和CLDH上的吸附. 结果表明,对硝基苯酚在LDH和CLDH上均可发生吸附,其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在LDH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双常数方程,而在CLDH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速率方程和Elovich方程;在CLDH上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明显高于LDH. 初始pH在3~10范围内变化对吸附量的影响不大,但有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 讨论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LDH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酚类有机污染物处理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鼓泡塔中臭氧与对硝基苯酚水溶液反应的吸收传质过程.首先在半连续状态及298K下,将气相臭氧连续注入盛有对硝基苯酚溶液的鼓泡塔中进行吸收实验,并对吸收过程进行模拟.然后运用全混流模型,建立了臭氧吸收过程的质量平衡方程.采用Matlab软件中的ODE程序求解该质量平衡方程和增强因子的联立方程,模拟吸收过程中臭氧和对硝基苯胺浓度的变化,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发现在合适的pH值下,在80%的对硝基苯酚降解之前,模拟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当对硝基苯酚的浓度下降到某一值时,模拟值和实验值出现一定的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在短的鼓泡塔中,应用全混流模型来描述气相和液相的流体状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g-C3N4与CsxWO3形成异质结作为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g-C3N4/ CsxWO3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硝基酚的灵敏高效的快速检测.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修饰电极检测对硝基酚进行电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化学分析方法对检测对硝基酚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在0.2~50 μ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约为0.067 μmol·L-1,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可用于实际水样中对硝基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柠檬酸钠法合成了Au@Ag核壳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表征,同时采用紫外光谱跟踪测试考察其对对硝基苯酚还原的催化性能以及影响催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该核壳纳米粒子对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受催化剂用量、氧化剂性质和催化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带正电荷的硝基化合物比带负电荷的硝基化合物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纳米粒子的粒径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一步高温烧结法制备得到稳定的六方相氮化硼(h-BN)负载纳米单质铜复合物Cu/BN,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另外,将所制备的Cu/BN复合物用于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研究发现,Cu/BN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还原对硝基苯酚的性能,利用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的线性拟合算出反应的动力学活化能约为110 k J·mol-1.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壁碳纳米管(SWCNTs)-Nafion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对邻、间、对硝基苯酚进行同时测定,实现了硝基苯酚异构体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邻硝基苯酚(o-NP)、间硝基苯酚(m-NP)和对硝基苯酚(p-NP)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0×10-5~9.0×10-5,1.0×10-5~7.0×10-5,8.0×10-6~5.0×10-5 mol/L;检出限分别为6.0×10-6,4.0×10-6,1.0×10-6 mol/L.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用甘油和对氨基苯酚在对硝基苯酚、浓硫酸、硼酸和硫酸亚铁作用下一步合成6-羟基喹啉的合成法。  相似文献   

20.
探究了还原剂盐酸羟胺、硼氢化钠对于纳米金颗粒的形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紫外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还原得到的纳米金形貌和粒径进行了表征,并用对硝基苯酚转化为对氨基苯酚的模板反应评价了其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单独以盐酸羟胺为还原剂时,在实验条件下不能将三价金还原为Au0;以盐酸羟胺、硼氢化钠依次为还原剂制备的纳米金基本呈球形,粒径较小,平均粒径为4.0 nm,粒径分布均匀、转化频率(TOF)高、催化效果最好.其中硼氢化钠不仅为盐酸羟胺提供了碱性环境,同时起到了一定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