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河子科技》2010,(4):69-69
一防脱肥。夏玉米穗期植株的高产特征是,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宽厚、叶挺有力,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如果叶片在穗期有转黄趋势,要防止后期脱肥早衰。  相似文献   

2.
李伟 《汉中科技》2010,(5):27-28
论述了夏玉米的需肥特点:(1)出苗至拔节期,需肥量逐步增加约占20%。(2)拔节至开花期,需肥最多,约占60%。(3)开花至灌浆期,需肥量减少,约占20%。夏玉米肥拖技术,主要是施足基肥,用好种肥,巧施追肥,适施微肥,配合施用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配方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于2012—2013年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配方肥对玉米干物质累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复合肥,配方肥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养分供应更均衡,能够明显提高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的干物质累积和养分累积,增加玉米穗粒数,并降低秃尖,玉米产量增加9.2%~18.2%,经济收益增加11.8%~27.0%.  相似文献   

4.
刘如魁 《山西科技》2012,(4):134-135
根据大同市玉米栽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5点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改进地膜覆盖技术;选用抗旱品种,进行抗旱锻炼;适期播种,中耕保墒;培肥土壤,以肥调水;化学制剂,保墒增温等方法来克服因当地水资源不足而造成玉米低产低收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玉米肥团育苗移栽技术具有省种、省肥、省工,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等特点,在宁强县山区年推广达4840hm^2,平均产量6250kg/hm^2,比CK增产30.75%,新增玉米712万蛞,新增经济收入1566万元,对其技术应用及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指导和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太得肥用于棉花拌种和拌种加蕾期、花铃期喷洒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太得肥拌种加蕾期和花铃期喷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其次为太得肥拌种加花铃期喷洒、拌种加蕾期喷洒和太得肥拌种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上太得肥不同的使用方法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祖润 《遵义科技》2006,34(3):21-23
为促进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去年在赤水市长期镇进行了玉米种子包衣对比种植示范。玉米种子经过种衣剂包衣,推动种子产业化的发展,并能将种子,农药及玉米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激素一次性使用,能省种、省工、减少药、肥、激素的用量,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进行这一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玮 《山西科技》2003,(4):60-61
文章针对春玉米种植区农业生产特点,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春播玉米氮磷肥不同用量及配比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向“三高”农业发展,即追求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必须建立三个意识即市场意识、优化意识、规模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种植模式实行春玉米、离首、春美立、平菇、木耳、大白菜立体种植能达此目的。玉米和警豆间作可为菇耳遮阴、保温,可使出菇从5月延长到9月,菇耳释放你可为玉米、警豆增肥,并且能释放激素促进玉米、美豆生长,菇耳培养料还田,提高了肥力,这项技术不争光不争肥、成本低,大面积试验平均亩产玉米707skg、离重4556kg、县豆13043kg、大白菜11108kg、平菇16764kg、木耳22m帖,亩均收入高达万元…  相似文献   

10.
以封丘县潮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常规施肥和不施肥(对照)处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在200kg/hm^2供氮水平下金阳牌有机无机肥料、金正大控释肥、红四方纳米控失肥3个新型肥料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新型肥料中,红四方纳米控失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籽粒蛋白质效果最明显,分别较常规施肥提高16.2%和18.9%;其次为金阳牌有机无机复合肥,其效果仅次于红四方纳米控失肥;最后是金正大控释肥.以上结果表明,在3种新型肥料中,红四方纳米控失肥对夏玉米增产和改善品质效果最好,而其他肥料(金阳有机无机肥、金正大控释肥)的缓控效果不能在当季显现,可能主要是由于夏玉米生育期相对较短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不同玉米育苗和栽植方式对植株长势,生物与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表明玉米以方格或肥团育苗,宽窄行套栽最有利于生长发育和高产。  相似文献   

12.
我社秋玉米连年增产的主要关键性措施,除了选用抗病、高产、适应性强的旅曲、虎单5号、丹玉6号和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以外,还不断试验、摸索和推广“以叶令为主,参照天数”适时猛攻蒲肥,促进秋玉米蒲大、高产。蒲肥数量要多,用量一般要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时间要准,要把肥料用在玉米雌穗、小穗分化和小花分化的盛期,这是决定玉米蒲大小、粒数多少的关键时刻,是玉米需氮的全盛时期,也是需磷最多的时期,蒲肥如果施用过早,则玉米杆高、叶茂,后期易脱力,影响产量,如蒲肥过迟,会造成蒲小、减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玉米制种发生秃顶、空棒、缺粒原凶的调查,结果是空棒、秃顶和缺粒在不同季节和播期上表现不同,原凶是玉米授粉期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影响所致。防治对策应改进玉米栽培技术,加强水肥管理,凋整玉米播种期,增强耐高温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黄付军 《遵义科技》2003,31(2):33-34,57
我省小麦秸秆焚烧较为严重,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我们研究了小麦秸秆还土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制成秸秆肥后,撒铺玉米行间的还土方式,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含水量,使玉米比对照增产206.6kg.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数量、次数、时间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是玉米施肥的关键。根据生产实践,高产施肥分为基肥、种肥、追肥3种。  相似文献   

16.
早播地膜玉米种植是一项增产增效十分显著的新技术,它有明显的抗旱保墒、保肥、增温、早熟作用。加上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平衡配套施肥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比露地亩增产200—300公斤,近年来城郊农民采用早播地膜玉米出卖鲜玉米棒,再复种疏菜等作物,经济效益显著。笔者2000年指导弟弟薛小雄,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玉米1亩,采收嫩玉米棒煮熟卖出,玉米收后,复种大白菜,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双覆高产栽培新技术是1995年在我区进行试种,1996年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在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的工作中,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环节。1、把好整地质量关,搞好伏、秋、整地1.1选地、选茬玉米是以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的作物,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保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含量要达到4%以上的土壤和地块种植玉米。前茬以大豆、小麦茬为最佳,次之为马铃薯和肥沃的玉米茬,切忌选甜菜、葵花、白菜等耗肥量大的前茬。1.2整地与起垄1.2.1小麦茬:要抓住宜耗期,及时搞好伏秋翻,争取做到不翻九月地。应在保证耕翻质量的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钾硅肥对临汾市玉米产量、玉米果穗性状以及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绵阳市玉米低产原因,从品种,栽培,耕作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一准(选准品种)、两增(增加密度,增加攻苞肥),三扩(扩大杂交种,扩大播种面积、扩大育苗移栽面积,四栽(单育单栽、宽窄行套栽、深沟深栽、覆盖移栽),两个调整(高速播期、调整预留行大小)”的技术途径,经181.6hm^2生产示范,单产达60.68.0kg/hm^2。  相似文献   

20.
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念、玉米的需肥规律、玉米按照测土值计算具体施肥量以及如何施肥等方面论述了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