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产权”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家电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传统制造业,家电制造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夕阳产业”,世界家电的投资重心已经转移到中国等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国家。但是,家电产业在这些国家并不是“夕阳产业”,借助WTO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议》),  相似文献   

2.
徐华亮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0):995-1000
在智能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家电正向智能家电升级、家电巨头纷纷调整产业布局,长沙家电产业迎来发展机遇,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度较高,产品市场认可度高,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缺乏前瞻性规划、要素供给不足、产能过剩拖累产业投资等障碍仍制约着长沙智能家电业的发展,长沙应利用优势打造"中国智能家电产业新增长极",加大智能家电产业招商力度,构建智能家电产业创新体系,优化智能家电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TCL断臂求生?     
盘点中国PC市场:TCL电脑不仅是“家电企业勇冯IT界“运动的先驱,更是那场风暴过后,至今依然存在、并在国内PC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唯一家电品牌.然而,电脑业务毕竟只是TCL集团的一项投资,近来,资金瓶颈成为遏制其发展的一道桎锆.……  相似文献   

4.
聚焦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售后服务的"四化"趋势 家电行业是我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开放程度最高的传统资源密集型和高竞争性产业.80年代到现在,中国家电业从当初的年产值8.6亿元的产业,发展到今天年产值将近500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二三大家电大国.有数据显示,全国约有4000多家较大家电企业,经营范围涉及12个大类;28种家用电器的产苗居世界首位,其中冰箱、洗农机、空调产量分别占世界份额的龙威米良油: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规模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等现实竞争力的角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医药制造业在规模上有一定的优势,并且中国医药市场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蒲勇进 《科技智囊》2011,(3):I0007-I000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家电行业被普遍认为是与国际市场接轨最完全、竞争最激烈、成熟度最高的行业。中国的彩电企业凭借着CRT时代的价格战,在同跨国巨头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世界家电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CRT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电磁线是电机电器、家电及电子信息、通讯等行业配套的基础材料,直接用户是上述行业的产品制造商。电磁线新产品和制造技术也随着这些产业新技术的出现而发展。受机电、家电、电子信息行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电磁线行业发展迅速,2003年开始,中国电磁线供需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一、我国电磁线行业市场现状目前,我国电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魏钢焰 《今日科技》2002,(12):12-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跨国公司纷纷将其产业链低端部的加工制造能力转移至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有一种观点:我国在未来若干年中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因此,我国就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依靠比较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获取最大利润。笔者认为,这一产业发展思路有其理论依据,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是由比较成本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组成。前者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Abso-luteCostTheory)、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8,(3):I0004-I0008
近年来,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国际市场中,大量服装、玩具、食品、家电等非高技术中国制造产品生产附加值极低,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中国制造产品的溢价能力不强,品牌国际化成为中国制造的短板。特别是2007年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媒体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妖魔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品牌缺失。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日益走近人们的生活.国内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乃至手机制造企业纷纷布局相关市场、抢食产业蛋糕,然而智能硬件的商业化进程,却似乎只是“看上去很美”. 近年来,家电巨头、互联网企业、手机厂商纷纷试水智能家居市场:从产品智能化,到营销渠道及盈利模式互联网化,再到植入互联网基因打造全新品牌……一系列跑马圈地,将引领我国智能家居产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1.
谷雨 《广东科技》2007,(6):12-14
一、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概念和政策 1.集群升级与创新的界定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以广东和江浙地区为代表,集群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然而,我国集群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国际产业链的垂直分工的基础之上的,诸集群所经营的多为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静态比较优势行业,主要为纺织服装、五金、家电、家具等行业。  相似文献   

12.
当“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并开始转由国内工厂代工生产时,长期以来依靠价格竞争的国内品牌随之优势尽失。 三菱、松下、西门子、伊莱克斯、飞利浦、诺基亚、摩托罗拉、戴尔、国际商用机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家电名牌都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却以OEM(贴牌)的方式变成了外国货。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品牌的价格并未因中国家电业价格大战而有所动摇,如SOXY坚持不降价并不会减少其市场占有率。国内品牌站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忍受利润一天天趋薄的煎熬。在“中国制造”背后,能像“康佳”、“海尔”在国际市场占领一块阵地的中国品牌微乎其微。 缺乏核心技术和成熟的工业设计,“中国制造”的国内品牌难以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吕伟 《科技资讯》2011,(31):62-62
产品的技术创新乃至整体的创新、工业设计的创新,已经成为确保未来竞争优势的核心,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升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解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魏琪汶 《科技资讯》2009,(31):200-200
发展服务外包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是中国经济未来高速发展的发动机,服务外包正在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国际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比较优势和区住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中遭遇的几点问题提出了思考,分析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旨在找到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和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产业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核心之一,一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决定着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科技、市场和政策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三大推动因素,文章对各个模块初步构建了由一级指标、二级子指标构成的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电磁线是电机电器、家电及电子信息、通讯等行业配套的基础材料,直接用户是上述行业的产品制造商。电磁线新产品和制造技术也随着这些产业新技术的出现而发展。受机电、家电、电子信息行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电磁线行业发展迅速,2003年开始,中国电磁线供需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及我国大环境政策调整的影响,家电行业整体增长趋势下滑,作为滁州市支柱产业的家电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为此,笔者通过对滁州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加快滁州市家电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滁州市家电产业是安徽省乃至全国家电产业的重要一极,正逐步形成产业链协调发展、高度密集型的家电产业集群。滁州市家电产业集群先后获得了科技部火炬中心授予的"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荣誉称号,以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的一、滁州市家电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在中国市场私有权益投资的历史和发展,通过比较风险投资和私有权益投资的区别,以期更好的理解私有权益投资这种投资方式.对于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探讨了在中国最有用的私有权益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跨车公司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区位因素包括市场因素,资源因素,政策因素等。充分利用领先技术产业,成熟技术产业,潜在技术优势产业地位弱技术性产业等综合优势,是我国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最佳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家电业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家电营销发展策略分析显得极为重要,家电市场环境也随各因素的变动而不断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家电企业必须要适时改变家电营销的策略以及时应付在家电营销渠道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处的家电营销渠道背景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家电营销渠道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家电营销渠道的发展策略,旨在帮助我国家电企业正确合理的认识自我,促进家电业在我国有效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