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为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解了燃眉之急,但助学贷款还贷率低:银行追债困难;高校协助银行追债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和高校。文章认为,当前可以从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加大高校对学校拖欠贷款的责任;强化对学生的信用教育;建立沟通机制并完善服务;建立追债系统和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等方面强化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贷款学生的信用缺失,使得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不高,导致了银行对助学贷款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涉及和受益的四个方面(即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入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江西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潜在的贷款风险太大,追款成本过高以及银校合作的不顺畅等,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助学贷款总量偏小;就银行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助学贷款提出了要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建立助学贷款业务信贷管理体系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及实行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新思路,以促进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助学贷款额度小、管理过程繁琐、违约率高的问题,提出了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预警系统来有效降低关注范围、提高贷后管理效率的方法.在分析助学贷款违约影响因素和相关预警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持向量机预警模型;通过实际数据测试,模型在违约和守约分类预测方面有较高的准确率,为银行调整贷后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认识:二是学校应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发挥学校在助学贷款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配合银行做好助学贷款的各项监督与管理工作;三是规范贷款方式,由学校申请发放助学贷款转为生源地申请与学校发放相结合的新的贷款方式,提高银行竞争意识,有力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四是建立健全机构,简化贷款管理程序;五是规范助学贷款计息方式,实行还款激励机制,提高还款积极性;六是利用现代网络,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大学生助学贷款信用信息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6.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利好政策。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实际却是喜忧参半,甚至忧大于喜,问题复杂多样。本文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及问题,提出实行生源地贷款、提高银行收益、改革风险补偿机制等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如何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使国家助学贷款真正成为高校学生完成学业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制度,使各方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协调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王黎炜 《中国西部科技》2006,(35):F0002-F0002,F0003
本文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了新疆生源地贷款的利弊,明确指出在新疆实施生源地贷款,既落实了助学贷款政策,又规避了银行风险,是改变目前贷款现状不佳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已成为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但信用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的信用问题是贷款发放整体推进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在分析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辩证关系和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国家政策、银行监控和学校监管三个不同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制度问题.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高校应从思想道德、法规建设和措施方法上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确保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助学贷款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庆礼 《高等职业教育》2003,12(5):31-33,42
在高校引入教育消费信贷,“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实施以受教育者的诚信品质和未来收入为担保的助学贷款制度来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是非常必要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阻力来自银行的“惜贷情绪”。要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助学贷款工作,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法》,加强学生诚信道德修养的教育,用经济的手段来化解助学贷款风险问题,并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学生信息查询系统,以确保高职院校的助学贷款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2000年起江西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但实施效果不佳,凸现了许多问题,如申请贷款面大与放贷面小的矛盾、高校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银行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从国家、银行、学生、高校四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江西国家助学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颁布后,江西省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仍然进展缓慢,这主要由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先天不足”、经办银行的“设置门槛”、地方政府的“颇感为难”、地方高校的“无可奈何”、贷款学生的“诚信危机”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要加快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步伐,应从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加快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力推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入手,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赖颖 《科技信息》2008,(5):239-239
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为更多的学生创造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而上学费用上涨使部分考上大学的学生付不起学费。要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就应该积极向符合条件的学生发放贷款,另一方面由于某些原因部分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偏高致使银行对贷款发放的日益谨慎,而高校助学贷款申请数量又在上升。助学贷款所处这种的两难境地该怎样解决呢?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99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助学贷款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资助途径.但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着政策有待完善、运作模式单一、学生违约严重、银行与学校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银行与高校要加强沟通与协作等.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一项重大举措 ,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需要发挥银行、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需要银行和学校要转变观念 ,紧密配合 ,努力创新 ,尽快落实好这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贴息的政策性贷款,但这项惠及面最大的政策其走过的历程却历经了许多波折。尤其是大学生的还贷失约,引发银行商业风险,因此高校应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健全助学贷款信用管理制度、做好就业工作,提高大学生守信能力等相关措施,积极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共同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相比于当前政策实行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补贴银行利率来补偿银行的经营风险,能够有效激励银行的努力水平,对社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诚信与高校助学贷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常有一些违约和违背诚信的现象发生.学生、高校、银行三者之间应该坚守诚信,履行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据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家助学贷款的主力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调了今年助学贷款额度,本专科学生从6000元上调至8000元,研究生从6000元上调至1.2万元。国开行预计今年将新增助学贷款发放140亿元,新增贷款合同250万份(人)。今年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完成后,国开行累计支持的学生数预计将突破12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20.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中,银行委托各县级资助中心负责本地区贷款管理并基于贷款业绩对员工实施激励。员工业绩由努力水平、银行评价及不同地区环境差异等因素决定。银行对员工业绩评价的主观性以及不兑现奖励承诺的道德风险弱化了对员工的激励,从而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将锦标机制应用于银行道德风险防范和基于业绩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业绩排序法排除了共同不确定因素对员工业绩的影响;规定业绩指标合约中,银行的占优选择是兑现承诺并将较高报酬按照合理的员工比例支付给业绩较高的员工。研究建议:激励机制设计应依据员工努力水平而非绝对业绩,银行只需为具有公务人身份的员工支付固定工资之外的奖励,银行和政府联手实施惩罚同样会对员工产生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