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洪泽湖断面水质状况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洪泽湖6个监测断面的污染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对水质污染的综合评价,并结合水质月报为改善洪泽湖水质富营养化恢复湖泊生态环境,提出可行性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旨在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生态调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十二五期间及2016年上半年丹江库区8个监测点位的月监测数据,分析了丹江库区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和十二五期间丹江库区水质变化趋势.运用单指标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河南区域丹江库区水质现状.结果表明:丹江库区水质春、夏季污染较重,秋季次之,冬季水质污染较轻;河流入库区水质较差,陶岔渠首水质次之,汉库丹库交汇区水体污染较轻,丹江主体库区水质居陶岔渠首与汉库丹库交汇区之间;当TN参评时,丹江库区水质达标级别为Ⅳ类,不参与时为Ⅱ类;丹江库区综合污染指数年均为0.77,库区水体为中度污染水平;十二五期间,丹江库区水体中ρ(TN)由Ⅴ类上升到Ⅳ类,呈下降趋势,其余指标稳定在Ⅱ类,但ρ(CODCr),ρ(CODMn)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管理改革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江苏现有江水北调工程管理情况,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有关建设管理的要求,结合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特点和40年运行经验,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管理设计和改革的思路,即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规则创新,在管理技术上打造计量准确的封闭水道、通讯畅通的信息渠道、水质良好的清水廊道、经济高效的输水通道,为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奠定良好的技术、法律、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勘察和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对韩庄运河沿线的综合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宏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河道开挖、边坡稳定性、地震与土层液化、渠道渗漏与环境问题以及地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 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合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大汶河河流污染现状,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严重危害、主要来源和原因,提出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的对策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大汶河生态平衡,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合格水质。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污染防治对策的研究,根据调水线路人工调控的水流特性,进行了一定设计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计算及可利用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项污染防治工程措施,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送清水工程。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沿线浮游植物分布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沿线布设9个站点,于2005年7月进行了浮游植物分布与多样性调查.结果 表明:输水沿线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8目28科49属55种,种群组成以蓝藻、绿藻为主,铜绿微囊藻、蓝纤维藻等9种为优势种;不同水域以微山湖检出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为高;多样性以长江江都段、米山水库为高,均度以长江江都段、洪泽湖为高,单纯度以洪泽湖、宿迁运河段、微山湖为高;检出的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12种富营养化藻类,在输水沿线分布广、密度高,容易引发水质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的调蓄枢纽南四湖进行考察发现,到2006年为止,南四湖仅存鱼类32种.简要分析了1987年至2006年南四湖鱼类的衰退状况及其形成驱动力.根据调水状态下,南四湖水环境将会发生的变化,系统探讨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鱼类资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二期工程鱼类物种的多样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调水期对鱼类的影响较大,而鱼类年产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种群比例差距会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但是鱼类的优势种群不会发生变化.为了尽快使鱼类资源增殖,从而达到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提出了提高保护鱼类资源意识、严格控制捕鱼程度、建立渔业环境和资源长期监测系统等措施,供南水北调决策和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90%的输水河道是利用现有河道.由于现有河道水环境问题突出,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决定调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在分析工程影响区域水污染来源及成因、水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东线治污规划,预测调水水质,探讨东线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选取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下游的朱倭、朱巴、绰斯甲和足木足4个水文站(1960-1996年)的径流资料及其同期的降水、气温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调水河流的径流补给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4站的径流均与年降水量或4~6月降水量的关联度最高,说明径流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雨量,这一初步分析结果为长江上游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对南四湖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四湖是山东省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调蓄湖泊.随着该地区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南四湖也出现了诸多环境与生态问题.针对南四湖地区存在的湖泊淤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分析了现状南四湖水体水环境质量,并对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预测评估.结果表明,调水将使湖区水环境质量有质的提高,退化的生态系统将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河流含沙量的变化特征,为减少河流含沙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汉江和丹江各站的含沙量年内变化很不均匀,以荆紫关为例,在汛期含沙量达到3.0 g·m~(-3),而在非汛期为0.含沙量与径流量无明显相关性,与输沙量呈直线相关.结论 水源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汉江和丹江的含沙量及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平梯田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镇巴县坡改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水源区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镇巴县项目区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镇巴县通过大力开展坡改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对水源的污染,也为镇巴县农民脱贫做出了贡献。结论坡改梯是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治理坡耕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水源区水质。方法率定参数,利用一维水质模型预测水质。结果预测结果表明,不满足水质要求的功能能枯水年占90.9%,平水年占86.4%,丰水年占68.2%。结论大部分水环境功能区将不能满足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实例进行论证.结果 水源区内土壤侵蚀严重,其中坡耕地侵蚀模数高达6 000 t/a·km~2,荒山、草坡等用地为1 000~3 000 t/a·km~2.结论 在水源区应形成以生态修复为主,结合工程措施的综合治理模式,可有效地减轻非点源污染.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水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武侯镇、安康、白河以及麻街、丹凤、荆紫关1985—2006年的水沙资料。结果汉江的主要输沙区为安康—白河区段,年均输沙量为705万t,而丹江的主要输沙区为丹凤—荆紫关,年均输沙量为157万t。汉、丹江的汛期输沙量主要集中在7-9月。结论输沙量沿程增大,且随径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输沙量较径流量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呈现不规则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寻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补偿研究存在的问题,寻找建立水源区补偿机制的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分析.结果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建设预期的资金来源几乎全部依靠中央财政转移,缺乏市场运营机制和多渠道融资途径.结论 国家应将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纳入西部大开发的统筹规划,借鉴国内外补偿经验,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陕西水源区产生的综合影响,为其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AHP法为主,建立综合影响评价递阶层次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 工程的实施对陕西水源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生态环境,最小的是社会发展.结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陕西水源区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其影响也是全面的、深远的,国家应该尽快出台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政策和措施,对负面影响较大的方面加大补偿力度.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正式开始向北方输水,研究核心水源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可以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该文确定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范围,在分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评估了核心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并从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系统差异、区域差异、变化率以及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20多年来核心水源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特征: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子流域为官渡河流域、堵河流域与霍河流域,丹江流域与老灌河流域最低;老灌河流域、丹江流域、天河流域变化趋势最好,潭口河流域最差;中南部生态服务价值高于西南、东南部,北部最低.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南水北调水资源供应链,构建政府补偿与市场化补偿相结合的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假定水资源供应链中各成员具有利他偏好,对比分析利他偏好下中央政府实行断面水质补偿机制与水资源保护成本补偿机制的效果。结果表明:调水工程水资源供应链中水质、水价、消费者剩余与水资源分销商的利他偏好水平正相关;中央政府纵向补偿与地方政府横向补偿对水质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利他偏好下受水区的效用会随着水质的提升而提升;转移制度契约可缓解市场化补偿机制下供应链各成员决策的双重边际效用,改善水资源分销商“搭便车”行为,促进供应链总效用和消费者福利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