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全庚 《山西科技》2004,(2):8-9,28
通过对中国传统能源结构分析与未来能源要求的预测,提出力争GDP翻两番,能源要求翻一番的设想,展望未来20年以至更长时间的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2.
节能利能与可再生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能源在工业生产与民用生活中消耗量日益增大。我国的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能源利用率很低,单位产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4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有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战胜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按目前开采能力和探明储量计算,我国煤炭可开采作用150年,而石油仅20-30年,所以当今必须重视研究能源发展的新思路和模式,开发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未来的世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发展并最终成为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加速我国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为促进全社会的协同行动,需要一个未来低碳能源系统的清晰、完整图景来提供前瞻性引导。而目前,未来低碳能源系统的形态、特征以及敏感性因素尚研究不足。该文发展了一套能源-物质流耦合及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了2050年低碳能源系统的计量基础,描绘了其整体能源流向和二氧化碳排放源、汇的关系,并分析了其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和效率一旦发生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低碳能源系统可能将呈现非化石能源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以及高比例终端电力占比等基本形态,并可能具有电力部门负排放、工业部门排放最大等基本碳排放特征。该系统的碳排放总量对工业部门的电力占比和化石能源发电的效率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风电占比提高、更多煤电安装碳捕获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及化石能源发电的余热利用等。为此,该文建议严格控制化石能源的终端直接利用,加速电力部门低碳进程,加强探索难减排部门的低碳路径和非化石非电利用,以及大力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来保障多能互补。  相似文献   

4.
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建立了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非线性动态规划模型——中国MARKAL-MACRO模型,并以此对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碳排放的基准方案以及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若从2030年开始减排,减排率为10%~46%时碳边际减排成本在45~254美元/t之间;实施碳减排将导致化石能源等影子价格的上升、各种能源服务需求的下降,还将引起终端以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最终能源消费量将由于燃料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服务需求的减少而减少,一次能源在高减排率下煤的比重将大大下降,而低碳和无碳能源特别是核能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中国未来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愿景对能源结构转型提出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能源结构优化转型是达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条件和关键举措。系统梳理碳中和愿景提出以来中国发布的能源政策,选取122份中国碳中和愿景下能源政策作为样本,分析政策主体特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政策主题内容等政策结构逻辑,探究政策文本形式特征,把握当前能源结构转型政策着力点。中国能源政策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未来能源政策应注重提升政策主体的协同与联动,增强政策内容的衔接与细化下沉,强化政策工具的组合与均衡运用,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机制,充分发挥多元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6.
能源互联网推动下的氢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体系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能源结构转型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趋势.能源互联网是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以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主要一次能源供体,以电能为核心,以储能技术为媒介的新型能源体系,具有智能化、清洁化、操作灵活化等优点,是未来能源结构发展的理想形式.氢能具有热值高、无污染、可...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未来20年能源领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未来20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反映到能源领域,是如何综合协调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未来我国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提出煤炭工业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我国煤炭能源主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碳达峰和水资源短缺形势下中国西北五省能源供给侧的合理配置进行全面把控,以便推进西北五省能源转型,实现低碳发展,以2017年为基期,以2018—2030年为预测期,利用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对西北五省的终端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从供给侧出发,研究了西北五省2018—2030年在碳强度约束和水资源约束下的能源结构变革、能源供给规划、能源调度规划和产能建设规划。结果表明,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西北五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攻方向,一次能源结构中原煤、油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6∶3∶1变为2030年的3∶3∶4,终端能源结构中煤炭、油气和电力的比例将从2017年的5∶3∶2变为2030年的1∶5∶4;能源生产方面表明煤炭产量仍呈上升态势,石油产量保持低速上升的趋势,天然气的增产潜力大;电气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力供应能力将持续增强,西北五省水资源的短缺将进一步遏制火电的发展。该研究可望在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上为西北五省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8年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进展,提出了液态阳光的概念,不依赖p-n结的光伏转化新原理被发现以及锂硫电池步入商业化应用等。本文评述了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及生物质能源等技术在2018年的重要突破,并展望了未来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电力生产能源转化过程建立碳排放数学模型,依据湖北省2010—2030年电力生产规划,结合已有数据对湖北省未来20年电力需求、火电机组发电量、碳排放总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研究规划期内湖北省能源结构变化对碳排放轨迹的影响,并对湖北省电力生产低碳化进程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太原市未来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能源需求预到和环境污染趋势等影响能源环境系统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在太原市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和主要思路,为有关部门探讨能源需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给中国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分析预测了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状况。采用了国际间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与人均能源消费总量、GDP能源消费强度、人均电力消费、交通用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大幅度增长;中国未来GDP能源强度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电力消费和油品消费在终端能源中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九块式能源投入产出表,将整个能源经济系统划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编制基年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利用RAS法将能源投入产出表系数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得到预测年份的能源投入产出表,输入能源、人口和经济数据,预测未来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分量。以江苏省为例,预测了2010,2015和2020年的能源需求量,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发展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下降空间巨大;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自给率持续下降;能源利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三种予测能源需求的方法,并对其作了评价;提出了一种能源供应予测模型;最后对我省能源、经济、予测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多能互补能源结构的规模化发展,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主要形式。针对综合能源系统各能源子系统的复杂耦合特性的特点,采用基于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协同进化算法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可靠供能区间进行求解。以供暖型热负荷参与需求响应为例,分析了需求响应的实施对系统的可靠供能能力的影响。通过仿真案例验证了该算法在综合能源系统可靠供能区间求解问题上的有效性,且需求响应的参与能够扩大系统的可靠供能区间,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战略及规划要点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中国能源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今后我国的能源调整战略,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规划要点,对我国能源决策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原因及投入结构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指数分解法, 将影响能源强度的因素分解成能源消耗系数、完全需要系数、最终需求结构系数、最终需求和最终能源消耗系数, 并建立能源强度分解模型。然后, 利用 RAS 方法将能源消耗系数和完全需要系数分别分解成结构和效率系数。通过 1987?2005 年的实物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 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结论: 1987?2002 年中国能源强度下降主要受到投入结构变动的影响, 2002?2005 年能源强度反向上升是受到完全生产完全需要结构和最终需求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 真实的能源效率和真实技术进步对其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