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介绍太原市龙潭公园改建工程中的总体构思与规划布局基础上,详述了公园景区的构成、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种植规划及建筑规划。  相似文献   

2.
郭红玲 《科技信息》2014,(14):171-172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开放不可避免地将对其所处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了湿地旅游的长远发展。环境法制、政府监管、公园管理、旅游定位、游客的文明程度等因素与湿地环境的保护息息相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保护湿地环境需从控制污染与旅游开发的起始环节做起,结合法制、宣传和管理实现湿地旅游景区的环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摆在东营面前的不仅有物质上的富足,也有文化上的困惑。如何避免文化雷同,突出自身特色形象,通过文化建设构筑城市记忆的载体,挖掘并保护城市人文景观,加强城市形象的塑造及控制是东营现阶段城市建设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历史名人公园设计初探——以梅州市黄遵宪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容  王瑛 《科技资讯》2007,(12):200-201
历史名人公园主要以当地杰出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作为公园设计的主题,彰勋其为国为民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弘扬其不朽的精神气节,给后人一个缅怀和学习先贤的场所。历史名人公园将历史教育和休闲游憩放置于公园绿地当中,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修身养性之所,是城市公园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凸显线型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利用与传承功能的特性开放空间和公共文化载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有助于实现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文旅融合的多区域协调和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而沿黄地区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提供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彰显多元一体的民族精神、奠定永续发展的文化自信方面能完美嵌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多重价值体系之中。从最初的的立园之本、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现有的基础条件来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是天然适合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关键核心和有力抓手。鉴于此,可从原生、次生和再生三重路径入手:通过遗址本体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物质遗产相统合,擦亮“文明起源”的IP名片;实现遗址阐释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风貌相协合,营造历史空间的场景重现;推动遗址展示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民族品格相融合,建设精神同源的灵魂家园,最终实现两者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文化的母体黄河文化为线索利用已有的考古学资料和文献记录,论证了古代华夏民族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并从深层次上论证了物理学革命末能发生在中国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论人文景观资料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人文景观资料英译的要求及策略与技巧,指出人文景观旅游资料的翻译应注重信息内容的传递和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预期达到的功能,在翻译中须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灵活的翻译技巧使译文合乎目的语习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8.
立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大理白族湿地公园现有滨水带的设计从景观基地特征、使用主体与用途、景观文化、景观色调、滨水界面几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特质分析。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以当下滨水景观设计思想趋势为导向,对该地区景观规划设计从动静空间、观景角度、行为策划、设计风格几方面探索具有地缘性特质的滨水景观设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新宇  孙冬敏 《科技信息》2009,(20):I0299-I0299
针对黄河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于黄河事业发展的现状,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旨在倡导。种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数千年间,她对周边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由此而使得黄河文化在地域上东迁南移向周边拓展、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the aeolian loess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paleomagnetic datings on terraces, we found that an undiscovered terrace with the age of 1.0 Ma BP lies between the Dunwashan terrace and Wuyishan terrace. This terrace recorded an intensive Yellow River incision event during that period. Results of paleomagnetic dating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of the Wuyishan loess section and Zaoshugou loess section on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T4)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is 0.86 Ma BP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believed 0. 6 Ma BP. This result answers a long-term question in the ge-omorphology community of whether there exists a 0. 8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The discovery of the 1. 0 Ma Yellow River terrace and redating of the age of 0.6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aeolian loess sequence-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paleomagnetic datings on terraces, we found that an undiscovered terrace with the age of 1.0 Ma BP lies between the Dunwashan terrace and Wuyishan terrace. This terrace recorded an intensive Yellow River incision event during that period. Results of paleomagnetic dating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of the Wuyishan loess section and Zaoshugou loess section on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T4)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fourth Yellow River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is 0.86 Ma BP rather than the previously believed 0.6 Ma BP. This result answers a long-term question in the geomorphology community of whether there exists a 0.8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The discovery of the 1.0 Ma Yellow River terrace and redating of the age of 0.6 Ma terrace in Lanzhou area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Yellow River.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以长江黄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且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众多河流的人海流量迅速下降甚至断流,这使得我国水资源私有制的状况日益严重。该文简述我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径流量变化情况,主要分析了人类活动地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万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由亚热带森林草原景观演变为温带森林草原景观,后期森林草原景观逐渐被破坏,演变为现今天然植被几乎荡然无存,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和人类活动.气候自然波动是生态环境演变的基础,在冷干或暖干条件下,植被退化甚至死亡.人类活动主要是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植被破坏.人类活动叠加气候波动共同促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过程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与来水来沙条件具有复杂的响应关系,根据黄河下游汛期实测水沙过程及断面形态资料,采用河槽过水面积、来沙系数、同流量水位变化、河相系数变化描述河道萎缩过程。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黄河下游来沙系数增大,同流量的水位进一步抬高,河道过水面积大大减少,河道萎缩进一步加剧,并且河道萎缩与来沙系数有一定的关系,当来沙系数大于某一值后,河道由冲刷转化为淤积,河道过流能力下降;随着河道的萎缩,河床形态会有一定的调整,二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黄河兰州段水体中的污染物,随着灌溉进入农业生态系统,在水-土-生物-人体中迁移和富集,不仅给两岸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还对动物植物造成各种损伤,甚至危害到人体健康。综述了在黄河兰州段污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监测、生态风险评估及生态修复方面的工作进展,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黄河调水调沙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协调.通过水库联合调度、泥沙扰动和引水控制等手段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有利于下游河道减淤甚至冲刷.开展全程原型观测和分析研究,检验调水调沙调控指标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水库调控指标,探索调水调沙生产运用模式,为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和小浪底水库运行方式提供重要参数和依据.2002-2007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3次黄河调水调沙原型试验和4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黄河兰州段水质周年理化参数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敏  刘教练  徐淑霞  任丹  耿伟 《河南科学》2013,(12):2327-2330
通过对黄河兰州段进行周年理化检测分析,掌握其变化规律,以期为水质监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黄河兰州段水环境理化参数随着不同采样点与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水体温度随季节间变化剧烈,在1.8。18℃之间。夏季温度最高,冬季温度最低;水体呈弱碱性,pH值在8.3~8.6之间;关键水质监测参数分析发现水质类别为II~111类,其中II类水质占83%,Ⅲ类水质占17%,包兰桥断面的水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9.
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当今水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提出了保护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