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消除时钟冗余,提高时钟利用率以达到降低功耗的思想出发,提出基于双边沿触发的触发器的逻辑设计。新构建的双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正确,时钟利用率高,功耗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2.
从消除时钟冗余,提高时钟利用率以达到降低功耗的思想出发,提出基于双边沿触发的触发器的逻辑设计。新构建的双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正确,时钟利用率高,功耗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3.
分析与比较了触发器三种触发方式:电平触发、脉冲触发、边沿触发.在不同的触发方式下,当触发信号到达时,触发器的状态转换过程具有不同的动作特点.特别是时钟信号在有效电平时,输入端信号发生变化,主从结构的SR触发器的多次翻转,而主从结构的JK触发器发生"一次翻转"的情况.掌握这些动作特点对于正确使用触发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时钟低摆幅三值双边沿低功耗触发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各类多值触发器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反馈保持型时钟低摆幅三值双边沿低功耗新型触发器(Feedback Keeper Low-swing Clock Ternary Low-Power Double-Edge-Triggered Flip-Flop,FK-LSCTLPDFF)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反馈保持避免电路因输入信号瞬间毛刺引起的错误翻转,利用时钟信号双边沿跳变敏感抑制冗余跳变,利用时钟低摆幅降低三值触发器功耗。该电路与三值单边沿触发器相比,在保持相同数据吞吐量的条件下,可使时钟信号的频率减半,从而降低整个电路的系统功耗。通过PSPCIE模拟,验证了所设计电路具有正确逻辑功能,低功耗特性明显。  相似文献   

5.
以8031单片微型计算机为基础组成的智能数字触发器,除了可用于三相桥式变流器的触发外,还具有晶闸管短路、欠磁等多种故障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改进集成化数字可控硅触发器的基础上形成了微机可控硅触发器,使得在微机化控制系统中简化了可控硅触发电路,同时使得微机控制系统中与软件接口方便,从而为系统的微机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时钟覆盖法设计异步时序电路,能够获得最佳的时钟方程,本文主要讨论选用以模代数为系统的四值JK触发器,采用时钟覆盖法设计四值异步时序电路。  相似文献   

8.
计数器是数字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同步计数器不同,组成异步计数器的触发器不是共用同一个时钟源,所以触发器的翻转是异步的。该文对异步计数器的逻辑功能以及异步计数器的级联扩展进行探讨,旨在使学生掌握应用异步计数器进行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的数字触发器,采用单片微机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一般情况下,其分辨率可达0.23°;本系统采用相对触发方式,充分地利用了软件资源,简化了硬件电路;利用同步脉冲信号校正、控制误差,使系统保持了较高的精度。用查表代替移相角α定时值的计算,简化了程序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基于8XC196KB单片机与专用集成触发芯片TC787的晶闸管触发器,它结合专用集成触发芯片和数字触发器的优点,获得了高性能和高度对称的触发脉冲。它充分利用单片机内部资源,集相序自适应、系统参数在线调节和各种保护功能于一体,可用于对负载的恒电压或恒电流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破片测速多设备同步触发时易误触发,布线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破片测速多设备同步触发方法。利用GPS高精度的秒脉冲和UART时间信息周期性的同步设备系统时间;使用FPGA作为控制芯片,使用高精度晶振作为基准时钟,进一步降低误差。理论分析了在30秒同步一次情况下,双设备时间误差最大为8.4us,长时间GPS不同步时多台设备累积误差到达1ms时间为59分钟。利用示波器对GPS模块的秒脉冲信号精度做了验证,证明两个GPS模块秒脉冲之间误差在50ns以内。最后使用数据采集仪采集同一周期性三角波,设置为GPS触发方式。两台设备在同一时间触发,观察采集到的波形,两台设备的时钟误差在20us以内,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数字电路课程中逻辑分析仪实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讨论了外置式逻辑分析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思路,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和触发控制电路是设计的重点。学生通过设置逻辑分析仪的时钟、采样方式、存储深度、测试通道和触发方式等参数,就可以捕获需要测试的数字信号。被测信号以图形的形式显示,便于分析。该实验系统采集精度高,操作方便,形象直观。  相似文献   

13.
一种全数字延时触发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单稳延时电路需外接RC支路,故精度不高,稳定性差,预置不直观。与之相比,全数字化设计的触发器采用时钟计数与预设值较容易实现延时,准确性、稳定性大大提高。延时范围与时钟频率有关,亦随计数器位数增加而增加,最高分辨率由器件响应速度确定,定时精度与时钟步长有关。由于采用数字比较方法,可实现不同量程(μs~数10s)切换。该设计可用于要求较高的实验场合。  相似文献   

14.
时钟漂移与传输延时的不确定性是分布式系统时钟同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同步精度.为此,充分考虑两者的影响,基于锁相环原理将PID调节与线性补偿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时钟同步算法.采用RTLinux构建了具有时间触发机制的工业以太网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上对所提出的同步算法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网络延时参数的分布曲线和同步性能曲线等.结果表明,该同步算法有效地抵消了时钟漂移,抑制了网络延时的不确定性,获得了更高的时钟同步精度。  相似文献   

15.
低功耗全流水线JPEG-LS无损图像编码器的VLSI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JPEG无损/准无损图像压缩标准(JPEG-LS)本身不利于并行计算和低功耗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JPEG-LS无损图像编码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结构。它从功能上分为4部分:模式判别模块;时钟控制器;3条并行流水线;两级数据聚合器。这些模块以全流水线结构组织运算,能够达到实时图像处理的目的。4时钟域交叉并存,并包含专用时钟控制器的时钟管理机制,既保证瓶颈运算的进行,又能及时关断空闲模块的时钟,该措施使平均功耗降低了15.7%。该文提出的JPEG-LS编码器具有低功耗、高速图像处理的特征,已被应用于无线内窥镜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旋转编码器设计中常利用两个传感器去获得转子在某一位置时的一对正交输出的电压信号,然后用到arctan函数计算转角.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CORDIC算法计算arctan函数的方法,除巧妙利用右移解决算法收敛性问题外,还利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跳沿分别处理移位运算和迭代运算,使得算法的执行效率提高了一倍.最后用Cyclone的EP1C20F400C8芯片仿真实现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好,精度高,占用资源少,能满足旋转编码器快速解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researchers who study the local area network( LAN) eXtension for instrumentation( LXI) instrument are pursuing instrument’s high-precision synchronization. In the paper,three synchronization modes were discussed which were clock synchronization, trigger synchronization, and response synchronization. Synchronous process between LXI instruments was analyzed and each time factor affecting the 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it can be found that delay trigg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etwork testing system’s synchronization. Delay trigger can produce an additional time interval to correct the difference of each LXI instrument’s response time. Then,a method to realize the delay trigger was introduced. Delay time can be adjustab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mand. Finally,synchronization accuracy of network testing system can reach nanoseconds.  相似文献   

18.
卫星钟差是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项重要误差源,本文根据IGS观测数据分析GPS卫星铷钟和铯钟的噪声特性,并对星钟误差进行建模和仿真.首先采用修正Allan方差表征和分析了GPS卫星上不同种类原子钟随机噪声的时域特性;然后基于最小二乘分段拟合确定了卫星钟差确定性分量的时差、频差、线性频漂参数值;对于多项式拟合后的残差部分,利用随机噪声幂律谱模型建立了随机性分量误差模型;最后利用修正Allan方差反演的方法模拟产生了各噪声分量的独立随机序列并进行合成;对合成序列与原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文所提出建模与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