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以水溶性粘合剂为基础的平网用逆向反射浆性能的研究,试图用水溶性粘合剂取代目前采用较多的以有机溶剂型粘合剂为基础的逆向反射浆。文中研究了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反射层对反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微珠的用量、丝网的目数对逆向反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水溶性粘合剂及用量对玻璃微珠牢度的影响;研究了表面层的存在对逆向反射织物牢度及逆向反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工艺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用于活性染料中、深色染色织物,分析了影响湿摩擦牢度提升剂性能的各种应用工艺(包括固色剂用量、固色浴pH、预烘温度、焙烘温度),确定了最佳处理工艺为:湿摩擦牢度提升剂40g/l、pH6~7、预烘温度1000℃×4min、焙烘温度120℃×3min.研究表明,在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下,使用自制的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固色后织物的耐摩擦牢度提升了1级,且色光变化较小,有利于工厂对色.  相似文献   

3.
以苯乙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为软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得到无皂苯丙乳液粘合剂。并将其应用于涂料印花中,对印花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皂苯丙乳液的用量30%,涂料用量10%,乳化糊用量4%,在145℃焙烘3min时,印花效果较好,棉和涤棉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都能达到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天然色素对纺织物的染色与着色,本文以紫甘蓝色素为例,以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工艺以及紫甘蓝色素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测定了改性前后棉织物的上染率、表观色深值、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结果表明: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染色性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改性的最佳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FK-316的用量(质量百分比)为10%,处理温度为60℃,时间是45 min,pH值为10。在最佳改性条件下紫甘蓝色素染织物的上染率为54.8%,K/S值达到8.1,耐洗牢度和耐晒牢度均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5.
对纯棉蓬盖布采用同浴复合整理(涂料染色、拒水拒油整理、阻燃整理),研究了拒水拒油整理剂用量、阻燃剂用量、粘合剂用量、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对蓬盖布拒水拒油效果、阻燃效果、染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复合多功能整理后,涂料染色湿摩擦牢度达到4级,阻燃效果可达B1级,拒水拒油效果良好,缩短了生产工艺流程,节水节能,具有较好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热塑性弹性体(FU)用量对PP/FU共混物及碳酸钙用量对PP、PP/FU(90/10)的填充体系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U的加入可明显改善PP低温脆性,提高冲击强度。添加适量经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对PP共混物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以FeY为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浸渍法制备HY,FeY及CuY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乙与异戊醇的酯化反应器中,以FeY活性最好。考察了该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活性染料利用率低,染深色及盐用量多的问题,利用自制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对CVC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优化出有利于提高活性染料吸附上染性能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改性CVC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CVC织物无盐染色可获得比未改性CVC织物常规加盐染色更高的上染百分率、K/S值、固色效率和皂洗牢度,但是摩擦牢度有轻微降低,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硅溶胶的制备工艺对直接染料固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牢度较差的两只直接染料,研究了硅溶胶的制备工艺条件对其湿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温度、酸性催化条件下,并在一定的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固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探讨引起锦氨纶印花布白位日晒牢度变化的三个工艺因素:增白剂、固色剂及固色剂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白剂预处理印花白坯,有利于印花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在制定印花水洗固色工艺时,应该挑选对印花布白位日晒牢度影响较小的固色剂,在达到各项湿牢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固色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利用超细涂料对纯棉毛巾织物涂料印花的工艺.对超细涂料印花的焙烘温度和时间,粘合剂用量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的研究,结果发现粘合剂对摩擦牢度的影响最大,最佳印花工艺条件为粘合剂10%,焙烘150℃×3min.对比普通涂料与超细涂料印花效果发现,超细涂料印花织物的颜色深度大于普通涂料,具有更鲜艳的颜色和更纯正的色光,牢度和手感均好于普通涂料.  相似文献   

12.
以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N-甲基二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性聚氨酯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并对其合成条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合成水性聚氨酯提升剂的最佳的预聚反应温度为75℃,R值(-NCO/-OH的物质的量比)为2.5,亲水性扩链剂的用量为3.92%.用此提升剂对染色棉布进行耐湿摩擦牢度测试,得出了最佳的整理工艺,结果表明:该提升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染色织物的湿摩擦深度.  相似文献   

13.
真丝绸双活性基染料染色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固色碱剂种类及其用量、中性盐用量、染色温度等因素对双活性基染料在蚕丝织物染色中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染料在真丝织物上的键合性能.研究表明:该染料对真丝染色较对棉的条件温和得多,在温度为80℃、pH值为9.0时,对真丝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且能满足生产需要的牢度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实验大鼠是用途广,用量多的实验动物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缺乏标准大鼠的生产供应。为加速我国实验动物的标准化进程,我们历经四年,人工培育了无菌大鼠(GFR),建立了相应的已知菌大鼠(GNPR)、无特定病原体大鼠(SPFR)以及清洁级大鼠(CLR)种群。对GF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以GFR、GNPR和SPFR为模型的肠道细菌易位途径、糖尿病等方面的研究,以及CLR的推广生产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L,轧余率75%)→烘干(70℃×3min)→焙烘(150℃×3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利用罚函数法结合改进的模式搜索法对NdFeB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优化设计,并以4kW,4极NdFeB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在满足电机各项性能指标的下,用此法设计得到了电机的最佳配合尺寸,降低了电机磁钢用量,从而降低了电机的生产成本,获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乙氨基环硫丙烷在三氟化硼-四氢呋喃络合物催化下的聚合反应。与使用BF3.Et2O作催化剂时聚合物沉淀析出的情况不同,在BF3.THF催化下,可得到均相粘性聚合物,而且部分四氢呋喃参与了共聚合反应,通过改变催化剂和溶剂的用量以及单体的加料方式制得了一系列组成和分子量不同的共聚物,用元素分析,核磁,红外、分子量测定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还讨论了聚合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纺织面料的耐氯漂牢度,以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采用缩聚反应制备了多胺类的耐氯漂固色剂,用于纯棉面料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处理;并对固色后的面料进行了耐氯漂牢度、色光变化、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对染色织物的耐氯漂牢度和皂洗牢度有提升,对色光和耐摩擦牢度等基本没有影响.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不含甲醛,也不含酚类物质,是环保型固色剂;应用于纺织面料可改善其性能,提高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封端水性聚氨酯,经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之后,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分析了合成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聚醚分子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当采用平均分子量为1000的聚醚多元醇,MMA的用量为20%时,可得到性能稳定的固色剂乳液.同时测试了其固色效果,发现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均有所提升,湿摩擦牢度可提高1级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以矿源黄腐酸(MFA)或发酵法黄腐酸(BFA)在25mg/kg体重剂 连续了7天灌饲NIH小鼠,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大。而上述两种FA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造成的白细胞下降均表现出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作用强弱与FA来源和剂量相关,在用量相近时,BFA对铅中毒导致的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有与临床上常用排铅药EDTA-Ca十分拉近的缓解作用,而化学所提供的FA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