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7月3日晚上,有200来名白人青年来到伦敦西部索撒尔区汉布罗旅馆举行摇摆舞会。当这些“光头派”(他们齐头蓄留圆形短发,并以肇事为己任)无端袭击当地主要居民亚洲人之后,暴乱激战的声音就代替了音乐声。待警察赶到现场时,激战已无法控制,而亚洲人凭经验相信警察只可能保护白人,便向警察进攻。在4小时内,60名警察受伤,25家商店遭殃,6辆汽车被毁。而这仅仅是事情的开始。一周内索撒尔暴乱事件就在全英国引起了一系列任性的、恶意的暴乱。在一个接一个盛夏的夜晚,大批群众在英国三大城市(伦敦、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的大街上横冲直撞,纵火、劫掠、破坏。这次突如其来的猛烈的暴乱使警察甚至整个国家失去了平衡。发  相似文献   

2.
最近,英国的一个窃贼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位于伦敦闹市区的警察总部,利用警察的麻痹,当着许多警察的面,进入一间会计室,打开了一个未上锁的保险柜,在“取”走了7,000英镑现金和25万英镑的旅行支票后,便扬长而去,直至次日才被  相似文献   

3.
杨芳 《世界知识》2012,(5):60-61
首相卡梅伦在新年祝辞中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将给英国提供舞台,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一年,英国看着世界,世界看着英国。"2012年,对于英国来说,可谓是个大年。1月2日,首相卡梅伦在新年祝辞中说,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将给英国提供舞台,吸引世界的目光。"这一年,英国看着世界,世界看着英国。"卡梅伦说:"我们必须加油!"彰显联合政府办好伦敦奥运的决心,更凸现其对于成功奥运的期盼。的确,无论是对低迷的英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说起英国伦敦,不可不提到它的地下交通。英国人称地铁为"管子",这一叫法倒也形象,因为行车的通道确实就像一根根管子,而且大多数车站的站台也呈管道形状。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建设地铁的国家。1863年,它的第一条地铁在伦敦投入使用。当时的通车里程很短,不足10公里。由于使用的是蒸汽机车,隧道里烟雾弥漫。1890年,伦敦又建成了举世第一条电气化地铁。如今,伦敦的地铁系统已经相当复杂和庞大了。线路共有10多条,总  相似文献   

5.
7月15日至17日,英国首都伦敦显得热闹非凡。来自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7国首脑以及欧共体主席德洛尔、欧洲理事会主席鲁比斯等西方著名的政界人物云集海德公园附近的兰开斯特大厦会议中心,在4000名记者的追踪和4000名警察的保护下举行了历时3天的第17届西方7国首脑会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3,(21):71-71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日前访问英国时.座驾在伦敦市区因违规停车,被当地一名交通督导员开了一张相当于128美元的罚单。由于这名督导员在依法执行公务过程中,曾遭到大批荷枪实弹美国特勤人员的蛮横阻挠.引发英国民众反感。  相似文献   

7.
7月3日夜,英国的城市暴乱发难于首都伦敦索撒尔区。次日,利物浦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暴乱,持续达三夜之久。两地共打伤警察249人。同时,曼彻斯特起而呼应;暴乱旋又折回伦敦。这三大城市的骚乱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暴乱由大伦敦区蔓延到英格兰区,又扩展到苏格兰区各地。先后有30来个大小城镇卷入了这场风暴,被捕者达2,000多人。路透社认为,这是二百年来英国最激烈的暴乱。经过11个沸腾的夏夜,至14日各城市才告相对平静。英国朝野普遍认为这次暴乱来得突然,来得迅猛。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评论家认为,这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这场暴乱有二个特点:一是,过去  相似文献   

8.
·科威特:上牌越晚交税越多科威特为了解决交通拥挤的现象,减少汽车的数量,轿车的车牌税是随车牌的登记号而变化的,号码越大,税就越高。·英国:车牌禁用"666"英国警察部门作出决定,逐步取消带有"666"的车牌,据说是因为这个数字在《圣经》里代表魔鬼。这一决定是英国警察部门应许多汽车驾驶员的书面要求作出的。因为驾驶员抱怨不吉利的车牌会使车祸经常发生。  相似文献   

9.
如果没有8月9日英国情报与执法的一场“大清剿”,也许对全世界来说,今年的8.11将成为又一个9.11般的梦魇。当25名伦敦街区的青年被警察拘押后,尽管希思罗机场因为安全问题而使大批乘客滞留多日,但同世人一样,我还是为这些拥堵在机场的旅客感到庆幸,因为他们毕竟避免了一场生命的劫难。不过当我看到媒体上公布的被捕者名单时,却感到心头阵阵压抑。25名被拘捕的嫌犯大多是20多岁的青年,其中最小的仅17岁。按照媒体透露其邻居们的说法,这些嫌犯平日里多被视为青春洋溢的小伙子,有些人甚至还十分腼腆。这些似乎与7.7伦敦爆炸案的嫌犯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2001年的9.11事件揭开了新世纪恐怖主义袭击的序幕、2004年的3.11事件是对亲美国家赤裸裸的警告,那么7月7日发生在伦敦的爆炸案则是恐怖主义的又一次力量显示。选择美国最亲密的盟友、“无论是警察、安全还是情报机构,其能力和做法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CIA、FBI和其他国家相关部门(兰德公司的评价)”的英国下手,昭示恐怖主义在经过短暂休整后再次出击。  相似文献   

11.
设施、人才优势,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会使伦敦获得新机遇。欧盟货币体系、现代化通讯手段给伦敦握出了挑战;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与工业革命发端于英国分不开的。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从证券市场开始,伦敦迅速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地位显赫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2.
《科技潮》1999,(2)
"河边区"散记"河边区"(Riverside)在英国威尔士首府加的夫市,位于塔夫(Taif)河畔,故曰"河边"。这里是加的夫市贫民区,是英国少数民族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聚居的地方,黑人居民也不少。由于房租相对便宜,大多数在威尔士大学读书、工作的中国人也住在这里。从1997年9月初到1998年8月底,我在河边区生活了差不多整整一年。回首这段往事,酸甜苦辣涌上心头。1997年8月28日,我从北京飞低伦敦,为期一年的"高级访问学者"生活就此开始。先在伦敦我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13,(1):35
正1863年,按照英国科学家查里斯的设计方案,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在伦敦建成并投入运营。从此,地铁相继出现在世界各大城市,火车在城市地下奔腾,城市交通拥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1809年3月,查里斯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工人家庭。他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法官。当时,伦敦交通十分拥挤,在狭小的马路上人头攒动,遇到马车通过,整条马路就会被堵得水泄不通。这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为此,伦敦  相似文献   

14.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6):76-77
<正>英媒热议伦敦竟有直达中国义乌的列车近日,伦敦东郊一个不起眼的火车站受到了英国媒体的关注,原因是这个火车站竟然是一条长达1.2万公里的直达中国义乌的铁路线的起讫点。据英国“我的伦敦”网站报道,英国伦敦东郊巴金联合运输火车站到中国义乌的这条铁路开通于2017年1月,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该列车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英国进入相对衰退.伦敦却没有。如果没有伦敦,英国或许早已从全球商业和旅游业的版图上被抹去了。英国在世界GDP排行中已跌至第七位.而伦敦在大城市的多数排名中却稳居第一或仅次于纽约。今年是伦敦之年.6月该市举行了女王钻禧庆典.7月奥运会即将在此主办。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初,我们应英国威尔士政府邀请,去威尔士采访。沿途风光旖旎,天青气爽,满目都是翠绿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却先后遭遇了三次警察,令人在忐忑之中感受到英国警察的尽职、尽责,和多少有一点"草木皆兵"的感觉。第一次遭遇警察,我们感到受宠若惊。那是在参观完威尔士海事博物馆后,  相似文献   

17.
正投入紧缩、就业不利、转播费下降英国希望能用奥运拯救经济,但最终成效如何,就算等到奥运会闭幕也很难拿出一本明细账。对于伦敦而言,2012年奥运会已经是这里第3次承办奥运会了。但和1908年和1948年相比,201 2年却是英国人第一次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举办这样的国际体育盛事。英国人热爱体育,对"伦敦版"奥运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而对于英国当局的策划安排,好则喜,劣则骂。伴随着7月奥林匹亚圣火一步步被火炬手们传递接近伦敦斯特拉福德主体育场,全国人的心绪都被卷进了今夏的五环文化热潮。  相似文献   

18.
曹劼 《世界博览》2011,(13):22-23
卡扎菲和伦敦市长都买不到奥运会门票尽管市长约翰逊和多数英国人一样,没能通过网络买到奥运会门票,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伦敦奥运的门票销售有多成功。《世界博览》特约记者在英国多年,从没见到这里举国上下疯抢一种商品的景象,抢购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门票可以说是头一遭———一张小小的门票背后也透出这个岛国的喜怒哀乐,一些想买票的人总是不如愿,一些看起来根本不会来看比赛的人却手中握有大把门票。虽然伦敦市长约翰逊拿自己没抢到一张门票自嘲:"这充分说明伦敦奥运门票卖得公开透明。"但还是有不少英国入不领情,认为此次门票的销售方式"一团糟"。抽签也难保公平从英国当地时间6月24日6时开始,伦敦奥运门票销售网站再次开始售票。这些门票中,170万张是足球比赛门票,另外60万张是沙滩排球、摔跤等比赛项目的。  相似文献   

19.
曹劼 《世界博览》2011,(16):17-21
华人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能靠方便面度日击毙一名黑人男子后,英国警方始终没有向外界给出更多解释,这样的暧昧态度直接引发了托特纳姆地区自1985年以来声势最大的一次骚乱。8月9日下午,从伦敦通向北区托特纳姆的公交车终于恢复正常了。《世界博览》特约记者再次来到这座小镇的商业街道,仍然可以看到远处被火烧成孤檐断壁的购物商场和民宅大楼,旁边不时还能听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面对镜头重复说着类似的介绍:"我身处的这条商业街就是8月4日当地黑人马克·达根被伦敦警察击毙的地方。远处这栋烧得发黑的大楼,就是英格兰8月骚乱被点燃的第一栋高层建筑。"从8月4日到9日,这场吸引全球目光的骚乱持续多日,并已扩散到英格兰北部多个城市。从马克·达根究竟为何而死,到被捕的千名英国人究竟有什么诉求,外界部没有  相似文献   

20.
王众 《世界博览》2012,(15):20-20
W世界博览 C 陈德樑 W 世界博览:英国民众对政府的一系列奥运准备工作,持怎样的态度? C 陈德棵:7年前,伦敦赢得了2012奥运会的举办权,很多英国人并不感到荣耀和激动。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多了一场以伦敦城为中心的活动而已。但近几年。英国奥组委一直致力于向民众宣传这样的理念——奥运会是一场涉及全国和全世界的盛会,而不仅是一次举办在伦敦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