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置分3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倍(“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O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发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展得更快一些,部分地区已提出20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1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但各地对现代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段瑞春 《科技潮》1994,(5):18-19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技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到本世纪末,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达到小康水平,从而为下个世纪中叶初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下基础。从科技角度看,发展面临的任务主要是:第一,培育新的生产力;第二,推动支柱产业的发展;第三,启动区域经济开发,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第四,组织大科学研究和实施大科学工程;第五,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科技法制建设是科技  相似文献   

3.
一、立足中国实际,避免不切台实际的高速度 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邓小平同志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再经过30至50年的发展,到下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一套系统的发展战略,是在汲取过去急于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到本世纪末的目标,是达到“小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指出:“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可以说是中变化。”①这个“中变化”概括了我国到本世纪末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那么,在这个“中变化”的阶段内,我国生活方式的变革应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呢?本文试图针对前一段时间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古今中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小康的内涵是不相同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人民生活摆脱贫困达到温饱后逐步向富裕社会过渡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但无论在何种小康概念中,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都是小康所涵盖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对我国小康教育指标体系作一初步的探索。 在当代,国际社会常把成人识字率(或成人非文盲率),大、中学生入学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教育指标列为标志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教授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10项指标中,就有成人识字率和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的比例两项教育指标。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1970年提出的按七个领域、21项指标将国家划分为赤贫、贫困、小康、富裕四种类型时,除了涵盖上述两项教育指标外,还增加了一项中学生占12—17岁中学学龄人口比例的教育指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离现代化到底还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的最后3年,是我国农业经济、科技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20世纪向21世纪跨越的相交时期。即我国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小康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出坚定步伐的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两个世纪相交接、两个战略目标相交替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农业究竟如何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有一明确的定量分析和总体水平评价。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了一整套由8大项、3个层次、32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利…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84年对"小康"一词的阐述是:到本世纪末,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总体小康.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8.
增产1万亿斤粮食和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九五”时期农村工作的两大任务。Z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将提前或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而关键是中西部农村能否实现小康目标。一、农村小康建设的形势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农村小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进人90年代以来,农村小康建设由点到面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但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当前农村小康建设的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大大低于城市小康建设进程。按1990年不变价,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24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到2017年要在全市实现全面小康,较全国率先三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说到2017年,重庆市广大的农村地区都将步入全面小康的水平。目前,重庆市现在有人口3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00万,农村人口2000万,预计到2017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也将接近70%,但还将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而这600多万农村人口是否能步入小康社会,将直接影响到重庆市在2017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构成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之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经济成功实现由按算术级数增长到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跨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贫困的中国”到“小康的中国”之跨越;12亿多中国人的总体生活水平成功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谈谈住宅建筑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建筑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按照我国“九五”发展规划及远景目标,到“九五”期末,我国人民住宅水平要达到小康目标,到2010年达到人均18平方米的标准,这是一个十分宏伟的计划。因此,近期建筑房地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住宅建筑。日前住宅建筑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人民群众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一般情况下,居民对拿到手的房子进行全面装修已是十分普遍,且投入相当之大,成为居民投资之最大重点。本文就此谈谈住宅建筑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32%,“十五”期间每年将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每年将有2000万-4000万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增加消费需求800亿-2000亿元。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从温饱走向小康,一部分从小康走向了富裕,农村市场将成为最具潜力的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这早已引起了不少商贸流通企业的关注。但是多少年来开拓农村市场一直是流通企业没有解决好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古展生 《安徽科技》1998,(11):16-17
21世纪即将来临,我国扶贫事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攻坚阶段,要落实《国家八七扶贫计划》,按期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人口温饱问题这一宏伟目标,时间十分紧促,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就必须把科学技术贯彻到扶贫工作中去,以科学技术解放和发展贫困地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广元市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的关键时期.广元市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根据连片贫困这一基本市情,以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为出发点,大力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使农村各业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6.
近时,电视及报刊常有运用恩格尔系数测算社会贫富小康的报道。引发笔者深入学习思考。 一、恩格尔系数 德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耗费在食品支出的比例就会减少”。而美国统计学家赖特于1875年据此提出《恩格尔定律》:“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其数值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裕;数值越大,其生活水平越低。”其比值称为恩格尔系数,并计算确定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为富裕;30—45%为小康;45—60为温饱;60%以上为贫穷。在1974~1984年十年间西方国家国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有降低,日本从28.6%降为23.6%;西德从27.5%降为25%;  相似文献   

17.
谢泉 《华东科技》1999,(8):18-19
我国的石化工业正处于日益增长的发展阶段,到本世纪末,原油加工能力可达2亿吨/年、乙烯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合成树脂生产能力700-800万吨/年、合成纤维生产能力350-370万吨/年、合成橡胶生产能力70-100万吨/年。炼油的整体技术力争达到当代国际水平,石油化工技术达到90年代国际水平。 目前,在大力推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工艺技术、工程设计、重大装备、“三剂”国产化等骨干技术和拳头产品,在国际经  相似文献   

18.
茂兰自然保护区耕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总面积22×104ha,耕地640ha,人口8547人,人均耕地0075ha。保护区11个旱作土种(1212ha)粮食生产力可产玉米74714t;35个水稻土种(7763亩,保灌面积3067%)的生产力是375507t,即全区的粮食现实生产力为450221t。扣除应当交的国家定购粮85%,人均净占粮食482kg。按国家小康标准人均占有粮食400kg和温饱标准人均占有粮食350kg来看,人口承载力分别是10299人和11770人,目前人口土地承载有余。但总人口在不断增加,农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而耕地不会增加,如按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投入计算,按小康标准,2020年人口将超载;按温饱标准,2040年人口将超载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大学“211工程”建设的发展战略为实现“211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拟实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93年到本世纪末,重在打好基础,拟投资3亿元,使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第二步,从200...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居住建筑与设备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研究项目“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已取得重大成果,并已进入成果推广阶段。据该项研究,今后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将充分根据人们居住行为以及居住模式来布局,既考虑居住性又考虑舒适性和安全性。做到公私部分分离、食宿分离、居寝分离。住宅的设备和设施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住宅的“心脏”部位——厨房和卫生间,除了扩大面积外,还将根据炊事行为和人们生理卫生习惯,合理布置各种设施。考虑到下个世纪各种家用电器设备会大量增加,因此,要充分利用住宅的平面和空间,合理布置各种设备。各种管道布局的合理化,也是住宅设计师考虑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国家建设部也提出了小康住宅新标准,最近对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居住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康住宅充分考虑2000年国家经济水平和中等收入居民预期可接受的水平,要以能够达到国际上常用的文明居住条件为标准,共10点。 (1)套形面积稍大,配置合理,有较大的起居、炊事、贮藏空间。 (2)平面布局合理,体现公私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的原则,并为住户留有装修改造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