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CADM1 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采用MassARRY EpiTYPER DNA甲基化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宫颈鳞癌(n=49)、CIN2/3(n=47)、CIN1(n=28)、正常对照组(n=24)中CADM1 基因启动子区15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宫颈鳞癌组CADM1基因启动子区CpG_1、CpG_ 8、CpG_11、 CpG_15位点甲基化率高于CIN2/3、CIN1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2/3、CIN1及正常对照组间甲基化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M1基因CpG_ 8、CpG_11、 CpG_15甲基化率与HPV16感染呈正相关.CADM1基因特异性位点CpG_1、CpG_ 8、CpG_11、 CpG_15的甲基化可能促进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其中CpG_ 8、CpG_11、 CpG_15的甲基化可能与HPV永生化到致瘤型表型的转化有关.CADM1基因特异性CpG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能导致基因转录表达沉默,是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MSP技术检测肝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液基因组中SFRP1及SFRP2的甲基化情况,分析肿瘤相关基因SFRP1、SFRP2基因甲基化与肝癌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SFRP2基因甲基化与肝癌相关,SFRP1基因甲基化与肝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丢失性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牙龈癌癌症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牙龈癌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牙龈癌组织中发生PTEN基因甲基化的频率为56.67%,其中高分化组甲基化频率为20%,中分化组为50%,低分化组为1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甲基化频率与其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说明牙龈癌中PTEN基因可出现启动子甲基化,且低分化组牙龈癌PTEN甲基化频率更高,同时细胞内PTE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甚至缺失,为牙龈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胸腺和睾丸组织中roPer1基因表达时相特点,采用亚硫氢酸修饰法对两种组织两个时间点该基因2个启动子区域5个E-boxCpGs甲基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57BL/6J小鼠胸腺和睾丸组织中mnrl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波动性,roPer1基因启动子区CpGs呈低甲基化状态(〈10%).两种组织中E3和E4甲基化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睾丸中,不同时间点E3和E4甲基化频率有显著变化(P〈0.01).说明在睾丸中,roPer1启动子E-box3的甲基化状态能够随时间波动.但在胸腺和睾丸中,甲基化并不是roPer1基因调节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胸腺和睾丸组织中mper1基因表达时相特点,采用亚硫氢酸修饰法对两种组织两个时间点该基因2个启动子区域5个E-box CpGs甲基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57 BL/6J小鼠胸腺和睾丸组织中mPer1基因表达没有显著波动性,mPer1基因启动子区CpGs呈低甲基化状态(<10%).两种组织中E3和E4甲基化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睾丸中,不同时间点E3和E4甲基化频率有显著变化(P<0.01).说明在睾丸中,mPer1启动子E-box3的甲基化状态能够随时间波动.但在胸腺和睾丸中,甲基化并不是mPer1基因调节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DNA甲基化或去甲基化,改变了DNA分子构象,导致某些重要基团的隐蔽或暴露,削弱或增强了DNA与蛋白质因子的结合能力,从而改变了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检测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状态的方法。方法:培养三株肝癌细胞系(BEL7402、SMMC7721、HepG2),选取正常肝组织3例;提取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修饰,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IGF-Ⅱ基因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PCR产物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三株肝癌细胞系IGF-Ⅱ基因启动子P3去甲基化,正常肝组织IGF-Ⅱ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目的片段无突变,甲基化修饰完全。结论:巢式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可准确检测IGF-Ⅱ基因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检测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状态的方法.方法:培养三株肝癌细胞系(BEL7402、SMMC7721、HepG2),选取正常肝组织3例;提取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修饰,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IGF-II基因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PCR产物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三株肝癌细胞系IGF-II基因启动子P3去甲基化,正常肝组织IGF-II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目的片段无突变,甲基化修饰完全.结论:巢式PCR加甲基化特异性PCR可准确检测IGF-II基因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甲基化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对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为68.6%(35/51),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P15基因是肿瘤抑制基因的侯选基因,受细胞生长抑制蛋白TGF-β的诱导,编码周期素依赖激酶4/6(CDK4/6)抑制因子,对细胞周期起负调控作用,P15基因操纵区5′-GpG岛的甲基化被认为是基因缺失之外的又一失活机制。P15基因5′-Gp G岛的异常甲基化导致该基因转录的抑制,5′-杂氮脱氧胞嘧啶(5′-Aza-2cdR)通过共价俘获DNA甲基转移酶抑制DNA的甲基化,使因甲基化失活的生长调控基因重新激活并表达。5′-Aza-2cdR可通过P15基因去甲基化再表达抑制细胞的生长,为临床恶性白血液病去甲基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湘西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瘤样病变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参考,选取692例湘西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HPV检测,以其中HPV检查结果阳性的2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阴性的2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在阴道镜监视下进行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病理学检查,病理检测结果分为癌前病变(CINⅠ,Ⅱ,Ⅲ)、宫颈癌、慢性宫颈炎.结果显示:湘西地区女性中HPV感染以HPV16(25.64%)类型最多,其余依次为HPV52,HPV51,HPV58,HPV18,HPV53为常见;CIN的加重程度随HPV感染率升高,CINⅠ,Ⅱ,Ⅲ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HPV阳性率为33.81%,HR-HPV(+)31.74%,其中单一感染HR-HPV(+)21.97%,双重或多重感染11.99%,LR-HPV(+)感染1.88%.说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高危HPV检查具有临床价值,多途径切断高危HPV感染对本地区妇女宫颈癌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选择HPV16 阳性宫颈癌细胞和RNAi 技术,研究CALCA 基因甲基化与HPV16-E7 致癌蛋白表达的依存关系。构建慢病毒siRNA 重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PV16-E7-siRNA 的RNAi 细胞模型。以SiHa 细胞和RNAi 细胞模型的基因组DNA 为对象,选择CALCA 基因启动子区富含CpG 岛屿的目标片段,使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筛查分析,研究RNAi 抑制HPV16-E 7 表达后,CALCA 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可逆性程度。选出CALCA 基因启动子区富含CpG 位点的目标片段,其大小为365 bp,含有19 个CpG 岛屿,发现其中13 个CpG 位点的胞嘧啶在SiHa 细胞基因组DNA 中发生了甲基化(13/19),而在表达HPV16-E7-siRNA 的RNAi 细胞模型中,所有CpG 位点的甲基化已发生逆转(0/19 位点)。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证明了宫颈癌细胞内的CALCA 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对HPV16-E7 致癌蛋白表达有依赖性,为进一步研究E7 蛋白的作用及致癌机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健康人血浆差异性代谢成分,分析利用基于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诊断宫颈癌的可行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36例CIN患者及36名健康人血液标本,应用NMR技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NMR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其结果与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相比,CIN患者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丙酮含量增加,与健康人血浆代谢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49,P0.05)。乳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肌酸、异亮氨酸和1-甲基组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含量减少,与健康人血浆代谢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349,P0.05)。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OPLS-DA可以将CIN患者与健康人鉴别开来,其诊断灵敏度为91.7%,假阳性率为8.3%,优于TCT检测。由此得出结论,基于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OPLS-DA能有效区分CIN和健康人的血浆代谢物。该技术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健康人血浆游离氯基酸含量,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浆游离氯基酸含量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确诊的26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2 例宫颈癌(CSSC)患者及35 例健康人血液标本,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HPLC 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将其结果与健康人血浆游离氯基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相比,CIN 和宫颈癌患者血浆存在明显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牛磺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含量自健康人、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癌呈下降趋势,且以宫颈癌血浆氨基酸含量下降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氨酸和苏氨酸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血浆中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肿瘤细胞可能选择性地从血浆中摄取特定氨基酸来满足自身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PCR方法分析33例肿瘤组织和15例正常组织抑癌基因p16第一外显子SacⅡ和SmaⅠ酶切位点甲基化,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例子宫颈癌在抑癌基因p16第一外显子SacⅡ位点甲基化,8例子宫颈癌在SmaⅠ位点甲基化。正常组织仅有两例在抑癌基因p16第一外显子SacⅡ位点甲基化,正常组织在SmaⅠ位点没有甲基化。另外,抑癌基因p16第一外显子SacⅡ和SmaⅠ酶切位点甲基化易发生在肿瘤的早期。抑癌基因p16第一外显子SacⅡ和SmaⅠ酶切位点甲基化与子宫颈癌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和Bethesda系统(TBS)用于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6月-2007年3月利用TCT,结合TBS分类对1500例患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结果患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500例涂片中检出异常涂片92例,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0例(21.7%),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11例(12.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6例(39.1%),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2例(23.9%),宫颈鳞癌3例(3.3%),病理符合率为92.4%.结论:TCT用于宫颈细胞学诊断,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