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指出屈子《离骚》暗合《周易》离卦,为楚民族——太阳神家族濒临灭亡的浑厚悲歌,指出屈子饰演巫企求与先祖亡君神交未遂,在祖国实现美政理想之伟大抱负落空,乃决心自沉汩罗,身殉祖国,灵赴巫郡,此即《离骚》这一千古奇文之真相。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诗人中 ,存在着一个相当深挚的屈子情结 :李、杜、白、韩、柳等一批诗人 ,尽管对屈原的看法和评价不尽相同 ,却都在精神境界及文学素养等方面受其沾溉。有些文人对屈子的责骂之声虽时有所闻 ,但屈子永远是诗人们心目中一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一个代代楚国哲人对君王自始而终的理性评审对屈原思想深度的影响,来看也屈子的怨伤情感的内涵,就会发现,贯穿屈赋的怨伤思绪,严自于行将统一的时代对个体价值严肃的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散文诗的试作可上溯到公元前的老庄、荀子和屈子时代 ,它源远流长又品种繁多 ,大量夹杂在文、赋之中。它对《野草》具有潜在的影响 ,特别是它那发愤以抒情 ,肆于心写“牢骚”的精神面貌在《野草》中重新焕发出光彩  相似文献   

5.
引言在屈赋世界中,《九章》是最富有个人性、即时性和多样性的组诗。它虽然题目有“九”,却并非《九歌》、《九辩》那类古老的歌乐定制。其中的诗歌是屈子在复杂曲折的人生各个关头,并非依据某种歌乐定制,而是依据个人的即时性内心要求先后写出来的。《说文解字》说:“章,乐竟为一章。从音十,十,数之终也。”引申为诗、文的一篇,为一章。所谓“九章”,也就是诗九篇。屈子先后写诗九篇,记录了他的生命痕迹和心灵痕迹。这种个人性和即时性的权威见证,当推《史记·屈原列传》。它在记述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之后,又记述:“…  相似文献   

6.
1996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收录了作者1961年秋作的《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甚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笔者认为编注者没有传达作者的原意,其本意应为:屈子赋楚骚之时,掌握着一定的军事权柄,《离骚》是他战斗的实录。屈原在国家危难时,率军奋虎,决心力挽狂澜。毛泽东借史述志,表现他在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坚决捍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修正主义进行殊死斗争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7.
历代关于《橘颂》意旨主要是两个方面不能统一:一是《橘颂》的写作时间,早年?晚年?二是《橘颂》歌颂的对象,屈原自己?君子?楚王?又有一个共通点:《橘颂》是托物言志、供物抒情。笔者从与屈原的其他作品思想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橘颂》的写作时间当是屈原青年时代从政初期。《橘颂》歌颂的对象应是橘树。同时,笔者以及此文是解读屈子精神的重要文献,但历来因为屈原的另一篇文章《离骚》的存在而被忽略了。  相似文献   

8.
重午前夕有感文家驹1943年非关惜别亦消魂,孤枕青衫有泪痕。日月争光怀屈子,百年心事与谁论?绿江画舫汨罗涛,长夜愁吟膝自摇。顾影有谁传不寐,风萧萧夏南萧萧。病中疑指利批粑,试药驱蚊夜煮茶。回首十年前此夕,啼痕红似石植花。四太息神州温战尘,泪罗湘水往孤臣。文章自是千秋业,今古风骚月楚人。五慷慨文山我不如,更惭未读五车书。历除丝竹志哀乐,不学秩康学蠢鱼。重午前夕有感@文家驹  相似文献   

9.
戴望舒的诗作以典型的个人话语书写内心情感历程.少数关注现实的诗作并未影响他前期的基本取向;他咏叹情爱,但更多遭遇苦恋,未曾获得幸福;他咏写对精神家园的追寻,逼仄的现实前却无由逃遁;抗战中的罹难,最终转变了诗人的心路走向,诗人由此实现对现实的复归,并完成了其不朽之杰作.  相似文献   

10.
大成国起义是十九世纪中叶继金田起义后在南方爆发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天地会起义,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不可分割的整体,太平天国革命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大成国的兴衰成败;而大成国卓有成效的斗争,则给太平天国以强有力的支持。大成国与太平天国互为友军、互相支援,但由于信仰、宗旨迥异。两军却不能合流,在共同的战略目标下协力奋斗,终致各自为战.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11.
1967年英国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后,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五国政府立即就如何继续保卫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安全问题展开协商,最终在1971年达成协议,成立五国联防。五国联防之所以成立有着复杂的原因,谈判过程因围绕着满足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要求而变得曲折。五国联防的组织结构包括区域统一防空系统、共同协商委员会和防空委员会,另外还设立了ANZUK联军司令部。五国联防虽然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但仍顺利的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正>“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一年一度,端午又至。不管是“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还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都体现了端午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6月里,我们细读汪曾祺、沈从文等现当代名家作品,通过他们动情的笔触更深刻地认识端午……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江淮是魏吴两国争夺的对象,是两国战争的主战场。魏吴两国的战争给江淮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为了各自在江淮巩固统治,解决军粮问题,取得军事上的优势,魏吴两国非常重视在江淮经济的发展。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位,魏吴两国在江淮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屯田和水利方面。  相似文献   

14.
渤海国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与唐的关系上,同时她与日本、新罗、突厥、契丹等国家、地区也有较密切的友好往来和民间商业交换。尤其与日本,两国当时有许多相通之处:两国都属于较为后进的国家,两国都置身于开放系统之中,同时都全方位地努力地吸取唐文化。因此两国很有亲近感和认同感,所以当娜每使臣带着“通使聘邻,始于今日”的使命第一次访日,一拍即合,天皇毫不犹豫立即表示“沧波虽隔、不断往来”。此后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渤日两国始终履行前言,一如既往地坚持双方的友好往来。从公元727年渤海国宁远将军、郎将高仁义等二十四人,携…  相似文献   

15.
中越两国地名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越南地名研究主要还是受中国地名研究的影响,两者有各自偏重的领域。中越两国山水相连,在地名研究领域有许多可合作的地方,尤其是对两国相邻地区地名的合作研究,将会有利于两国地名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宏伟 《科技信息》2009,(35):120-121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由于五国面临着共同的安全问题及经济发展问题,因此五国合作的需求和愿望不断增强,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深度和层次不断提升,“上海五国”最终于200i年6月演变成了区域性国际纽织。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杨定建立的后仇池国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处于北魏和刘宋两大势力的夹缝中。为了生存发展,后仇池国分别对这两大势力奉表称臣,过着朝秦暮楚的生活,其目的就是想东食西宿、左右逢源,趁机壮大自己的势力。北魏和刘宋为了相互钳制对方,也尽力拉拢后仇池国,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双方甚至为争夺仇池而大动干戈,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灾荒所逼,后仇池国两次对刘宋发动战争,结果招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是两国共同的传统美德。但是两国的孝伦理在形成时间、对象范围以及行为表现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造成这些不同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龙隐 《世界博览》2014,(12):84-84
正种植蔬菜和花朵的热情是如何传播到这个岛国的各个角落的呢?英国是园丁之国,董桥说,英人爱花成癖。当年首相狄斯雷利醉心报春花:罗斯莱斯汽车发明人种植玫瑰成专家;张伯伦苦恋兰花;陆军元帅威佛尔编印战时诗集,取名《别人的花》。吉卜林曾经写道:园艺的荣耀照耀每一个人。他的意思是所有类型的的园丁,从位高权重的到地位卑微的都算作在内,要讲述那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监督制度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德、法两国的未成年人监督制度,认为我国现行立法对监护人监督的规定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应借鉴德、法两国模式,在监督对象、监督人、监督机构等方面对监护监督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