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Gordon将重组DNA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导入小鼠受精卵,首次获得了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这是人类首次对哺乳动物进行人工改造的尝试。1982年Palmiter等将大鼠生产激素基因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首次获得了比普通小鼠大得多的“超级小鼠”,并提出可以从转基因动物中提纯有价值的药用蛋白。“超级小鼠”的诞生,说明了通过性细胞的基因操作可以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类动物的基因组内,使其得以有效地表达,并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这一结果的取得,标志  相似文献   

2.
张子金 《甘肃科技》2005,21(7):102-103
在卵子发生和成熟过程中,核内基因的遗传信息控制着卵质内蛋白质的合成。通过“掩盖”的mRNA把核内信息转移到细胞质中,这种“掩盖”的mRNA又反过来控制以后的发育时期中核内遗传信息的表达。受精卵内这种核与质之间的矛盾,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推动着发育过程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研究人员从水母身上抽取了一种基因,这是一种生物材料,能产生绿色荧光蛋白质。这种蛋白质通常会使水母发光,帮助它们吸引海底的细小猎物。 Okabe将基因植入老鼠胚胎后或受精卵中。当老鼠出生时就把它们放在蓝色灯光下,它们的整个身体会发出荧光或一种微绿色的光。Okabe说,还  相似文献   

4.
1.让牛生产“人奶”。荷兰一家公司宣称,他们已经分离出负责制造人奶中重要蛋白质的6种基因,并且把这些基因注射到了牛的受精卵中。通过这种遗传工程技术的培育,生下来的小牛长成后便可生产与人奶质量相同的奶了。  相似文献   

5.
吃草的猪英国遗传工程专家正在努力培养吃草的猪。牛羊和食草家畜,是依靠生活在它们胃里的细菌把草中的植物纤维分解成糖。英国专家已经从这些细菌中分离出20多种纤维素酶,并分析了其中5种纤维素酶的基因。专家们的具有革命性的目标是,把纤维素酶基因插入猪的受精卵中,然后再把受精卵移植到猪的子宫里。用牛生产人奶荷兰某公司用遗传工程技术研究用牛生产人奶,已培育出第一批生产人奶的牛。由于人奶中有些蛋白质不能制造,所以迄今人们还不能用常规方法合成人奶。现在该公司已经分离出制造  相似文献   

6.
基因与健康     
基因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能把信息编码从细胞传到细胞,从机体传到机体。基因可以表达产生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生物物种,基因组的大小不同。一般来说,进化程度越高,DNA(脱氧核糖核酸)含量越高。人类体细胞具有23对染色体,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就包含在这些染色体卜,任何一条染色体异常都将影响到个体的健康乃至生命。 任何生物之所以能幸存、维持机体各部分结构功能的正常首先在于它们的DNA能被忠实的复制(复制后的DNA携带遗传信息进入新的细胞或机体)并且保护DNA免受各种因素的损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蜡切片和生化方法研究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受精卵的特性。结果表明:受精卵中央区是一团致密的卵黄物质,卵表面初级卵膜内是一层细胞质。表层细胞质与中央区之间是连接紧密的卵黄颗粒。中央区与外周卵黄颗粒紧密相连,同时也透过卵黄颗粒间的细胞质与表层细胞质相连。卵黄物质的组成以蛋白质(18.67±0.22(μg/卵))和脂类(13.52±0.27(μg/卵))为主,分别占受精卵干重的45.86%和33.21%。在受精卵期较高的淀粉酶活力说明糖类在此期为主要的能源,迅速为受精卵的发育提供能量,蛋白酶类酶活力也较高,分解卵黄蛋白以供能,脂类在受精卵期不是主要的能源。罗氏沼虾受精卵期蛋白SDS-PAGE显示了包含卵黄磷蛋白两个亚基在内的75.6~105KD区域内的蛋白亚基含量丰富,是受精卵期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也是胚胎发育时期的蛋白营养源,此外,其他分子量的蛋白亚基种类也较多。  相似文献   

8.
豆类的贮存蛋白是人类的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之一,稻米平均蛋白质含量只有8%,而且人类必需的赖氨酸含量较少。如果将较富赖氨酸的豆类贮存蛋白基因转移到水稻中,提高稻米的蛋白质和赖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是改善米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Sun首先从法国菜豆中分离出菜豆贮存蛋白基因(Gl),随后,Lycett分析了豌豆主要  相似文献   

9.
今年夏天,科学家解开自达尔文以来,生物界最引颈期待的奥一基因序列。 但是,基因序列只是一个前奏曲。接下来最重要、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工作,是解答人类如何成长、如何发展、为什么生病等问题。要回答以上的问题,必须继续回到研究室,展开下一步,探索蛋白质的奥秘。 目前,至少有七家大型生化公司投入研究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蛋白质是任何一个有生命细胞的引擎,基因则是组成蛋白质的蓝图。基因的研究就是蛋白质研究的基础。解答蛋白质的秘密,未来就可以研究出癌症、心脏病、阿滋海默症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2,(1)
人类基因仅比老鼠多300个对于人体的基因数目,两大基因定序团体的科学家都认为不会超过3.5万个,这个数目比当初预估的5万到10万个大为减少。人类的基因数目约只有果蝇的两倍多,也仅多出老鼠300个,但其机能却远比其它动物复杂。因为,人类的基因是以命令人体制造特定蛋白质而行使其功能,人体基因极可能比其它生物掌握更多蛋白质生成,同时,人体蛋白质的活动性也较其它生物活跃;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人类基因并不难操控。  相似文献   

11.
生命     
虽然人类设计建筑与马路时均偏好于笔直的线条,但大自然的选择对此并不赞同,而更倾向于螺旋状的卷曲结构。从决定生命形态的 DNA 结构,到关乎我们后天性状美丑的蛋白质结构及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的主要成分淀粉,无一例外是螺旋结构。生物大分子螺旋生物大分子 DN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的结构中都存在着螺旋结构。我们所熟知的遗传物质 DNA 是双螺旋结构,它包含着人体的遗传信息。在受精卵中父系与母系各一条链相结合,就诞生了综合二者  相似文献   

12.
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家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类的单体转移是由一娄蛋白质来执行的,这组蛋白质把脂类结合到疏水腔,从而使脂娄避开了含水环境、其中的这样一组蛋白质是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质家族(PITPs),能结合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胆碱,把它们从一个膜区转移到另一膜区.PITPs是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组织中发现的,但在细菌中没有发现.在鼠和人类中,人们发现负责脂类转移的PITP结构域有五个蛋白,按照序列分成两类:类型I PITPs由两个家族成员α,β构成,它们是小蛋白35kDa,有一个PITP结构域,可以普遍表达;类型Ⅱ A PITPs(RdgBαI和Ⅱ)是很大的蛋白质,有另外的结构域,把蛋白质靶向膜,仅能结合脂类,但不能介导转移.类型Ⅱ B PITP(RdgBβ)与类型I在大小(38kDA)上相似,也是普遍表达的.类型Ⅲ PITPs,以secl4P家族为代表,是在酵母和植物中发现的,但是在序列和结构上与类型I和类型Ⅱ PITPs相似.讨论了PITP蛋白是被动转运蛋白辽是调节蛋白,在行使肌醇酯类和膜转换的专门的生物功能时,能否把转运和结合性质偶连起来.  相似文献   

13.
<正> 华盛顿——苏格兰刚刚声明转基因绵羊已被用来泌乳生产人类因子F-Ⅸ(《新闻观察》,8月17日,P.1),美国就有一家公司上星期也声明从转基因大鼠的乳腺中挤取到人类组织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酶(TPA),这种蛋白质能尽快地使心脏病患者体内的血液凝结块溶解。马萨诸塞州弗明翰遗传学联合公司(IG)和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科学家们于10月26日在这里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们声明已经证明转基因动物可以比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吉纳恩特蒂联合公司近来使用的技术,多产生成千上万倍的TPA。跟苏格兰获取凝血因子时采用的方法一样,IG和NTH发展的技术也涉及到将人的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心脏cDNA文库中分离并鉴定了一个新的人类锌指基因ZNF641,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4.9kb,编码一个含43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从进化上看,该蛋白质在从小鼠到人的脊椎动物中都高度保守.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ZNF641在人类的多数组织中都有表达,尤其是在骨骼肌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而亚细胞定位则显示ZNF641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定位.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查询的方法,对B ioS tarM-140s小鼠基因表达芯片上的14 112个基因进行相应注释信息的查询和所对应蛋白质功能的分类.首先参照人类综合型芯片上基因的功能分类,设定了14个蛋白质类别,然后采用V isual C 编程语言,构建了基因信息查询系统.应用该查询系统,进行了网络生物学数据库信息资源的自动直接查询,共搜索到有注释信息的基因12 070个;进一步按照所设定的14个蛋白质类别对12 070个基因进行分类查询,搜索到了与这14个分类相符合的、具有详细蛋白质功能注释信息的基因共1 606个.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22):16-16
发现决定人类语言功能关键基因,Daniel H.Geschwind等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FOXP2基因在人类语言功能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Nature,doi:10.1038/nature08549)。该基因会指导合成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又会与DNA结合,对其他基因的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大肠杆菌β一半乳糖酶基因LacZ作为报告基因,建立Tyr03、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含有loxp位点的转基因小鼠。与不同组织特异性Cre小鼠杂交,获得时空性表达Tyr03、Axl的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其在各个组织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有loxp位点的Tyr03、Axl受体酪氨酸激酶质粒,测序正确后,通过显微注射法将插入CAG启动子下游的Geo—STOP—msAxl及Geo—STOP—msTyr03基因的转基因载体注射入BDFI供体鼠受精卵,移植受精卵至ICR受体鼠,待产仔后,通过双引物PCR鉴定F。以及Fn代小鼠的基因型,RT—PCR,X—gal染色观察小鼠组织中LaeZ基因,运用WB(WesternBlot)检测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体内目的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阳性小鼠;通过RT—PCR对阳性小鼠证明LacZ基因的存在;对存在LacZ基因的小鼠进行X—gal染色,在Geo—STOP—msTyr03的脑、睾丸、胸腺中观察到蓝色沉淀,在Geo—STOP—msAxl的脑、心、肾中观察到蓝色沉淀,间接说明目的基因能表达的组织和器官;对双阳性的Geo.STOP.msTyr03、Geo.STOP—msAxl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小鼠,WB检验证实Tyr03、Axl基因的表达没有差异,说明在加入stop序列之后,Tyr03基因确实存在,而且表达受到抑制。结论成功建立Geo-STOP—msAxl及Geo—STOP—msTyr03酪氨酸受体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8.
发现     
《科技潮》2002,(6)
日发现决定记忆的蛋白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广川信隆日前通过承载人的记忆和感情的脑内神经细胞,发现运送传递情报、起搬运车和驾驶员作用的蛋白质,从而揭示了人类记忆原理,人类为什么会遗忘也有望在此基础上找到答案。广川信隆研究小组发现,运送传递情报的蛋白质GRIP1向树状突起进发,另一种起同样作用的蛋白质JSAP1向轴索方向前进。这两种蛋白质起着搬运车和驾驶员的作用,把货物运到各自的目的地。这一原理与老人记忆衰退和大脑工作原理相关,今后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RT-PCR方法,从129小鼠脑组织中克隆到CgA基因cDNA 5′端部分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片段序列与文献中完全一致。以此片段为探针,从129小鼠基因组库中筛选获得阳性噬菌体1-1,克隆了CgA基因,并与文献中的小鼠CgA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4,(10)
据中国日报报道,科学家们通过基因改造培育出了一种耐力超强的基因鼠。 由美国和韩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一项基因工程经过10年的研究培养出一种基因鼠,它能在15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坚持跑1800米,而普通的老鼠在90分钟内跑900米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据美国研究员罗纳德·埃文斯介绍,他们在试验中激活了老鼠体内的PPAR-delta基因,这种基因增加了慢缩肌纤维。经此改造的老鼠不用经过艰苦训练就是一名天生的马拉松好手。 (责任编辑   邓爱华)超强基因鼠一口气能跑180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