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透水性混凝土材料进行试验,讨论了影响透水性混凝土材料强度和透水性的因素,认为水灰比、集灰比、粗骨料级配和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是影响其强度和透水性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推荐的原材料、配比和试验方法,可以得到强度达到30 MPa,渗透性在1 mm/s的透水性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状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完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适生性的判据,拌制了4组不同孔隙状态的生态混凝土,在其上种植百喜草,考察了百喜草的表观生长情况,测定了百喜草植物体内的脯氨酸含量、根系吸收面积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的植物适生性不仅取决于孔隙率,同时也受孔隙平均孔径的影响.孔隙率越高,平均孔径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对于百喜草而言,相比于孔隙率为36%、平均孔径小于4mm的生态混凝土,它在孔隙率为39.45%、平均孔径为6.4mm的混凝土中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3.
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材料,试验过程中以碎石、水泥作为原材料按特定的配比兑水拌和,然后立模成型时分层填充植物生长所需的材料。抗压强度试验表明:生态混凝土的强度随水泥掺入比增长而提高;生态混凝土的强度随龄期增长而提高,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生态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大致随着水泥掺入比、龄期的增大而减小;通过优化填充料与混凝土骨料的组合方式,试验表明所优化的填充材料和混凝土块的组成方式适合植物生长,并在满足植被根系生长的向水性和向肥性的同时最终穿透混凝土块体长至块体下面的土体中,并且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现浇护堤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性能指标及耐久性能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概括介绍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性质以及分类情况,就国家863专项“镇江水环境处理”中的生态堤部分,提出了护堤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及其护坡技法;然后对混凝土基础材料与受保护土体级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该生态混凝土在物理、力学以及耐久性方面的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了SR-3的生态混凝土,其28天的抗压强度达到20MPa以上,透水系数在0.25~0.60cm/s之间,并且抗冻耐久性在60次循环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室及示范基地的一系列试验,主要考虑骨料级配、水灰比、水泥用量、添加剂的选用及掺量比例对现浇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模拟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了气冻水融和水冻水融耐久性试验,分析了动弹性模量和质量随冻融循环的变化规律.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护堤植生功能的透水性生态混凝土.该生态混凝土具有自然净化水质、实现植物生长(植生)并具备一定的抗冻耐久性、防波浪冲刷以及自然排水透水(护堤)等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等突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海工程建设中资源短缺问题选用当地天然珊瑚材料,进行生态混凝土的制备.研究珊瑚骨料、水灰比、砂等因素对多孔隙珊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随着珊瑚骨料含量、珊瑚砂含量、水灰比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且与一定范围内水泥用量成正比;在保证孔隙率的条件下,珊瑚骨料用量、砂用量、水灰比分别为1450...  相似文献   

7.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室内试验,研究了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的变化对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得出能使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达到最佳平衡点的合理配合比为:骨灰比3.5,砂率15%,水灰比0.34。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再生骨料和透水性混凝土的认识,推动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NEL快速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外加剂以及粉煤灰和硅粉两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降低,虽可以降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但不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掺入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硅灰与粉煤灰复合双掺能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综合考虑,少量的硅灰与粉煤灰复合双掺是配制具有极低氯离子扩散渗透性混凝土的重要技术途径;高性能混凝土(HPC)比普通混凝土(OPC)的抗渗透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9.
多孔混凝土综合生态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实际封闭水域的室内水质净化装置,研究了水体生物与多孔混凝土的生态适应性以及形成的综合生态效应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多孔混凝土综合生态效应的水质净化效果可通过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悬浮固体浓度(SS)的去除量进行评价.试验表明:附着生长在多孔混凝土上的黄花水龙、杂藻、螺蛳以及微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微生态系统,6周后可使水体中TP的去除率均达到95%,TN的去除率达72.5%,CODMn去除率达到75%.提出了多孔混凝土水质净化的机理,即多孔混凝土作的多孔结构为水体中的生物提供了附着生长的空间,为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增加,生态系统的完善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其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良好水质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立华 《科技信息》2008,(15):125-125
复合生态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掺加剂,相比于其它类型的纤维材料,它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本文针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复合生态纤维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青藏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室,通过干热养护与标准养护对比试验,对青藏高原干热条件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6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以25%为宜,C30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为33%为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不良冻土现象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铁路将遇到大片多年冻土 .讨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规律和不良冻土现象及其对青藏铁路修建的影响 ,提出一个针对铁路建设的工程地质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分析黄土高原存在的土壤干层所引发的植被建设战略和战术问题。方法采用综合集成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在宏观战略上提出了植被建设应该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提出"移位布局"的新思路。在微观对策方面提出植被建设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结论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应遵循"因时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2001-2010年青藏高原草地生长状况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 970个地面实测数据,结合MODIS EVI和NDVI数据,利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方法确定了适合青藏高原地区草地生长状况的遥感反演模型,估算了2001-2010年草地生物量干重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近10年草地生物量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MODIS的NDVI较EVI能更好地估算草地生长状况,指数模型反演的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青藏高原严酷环境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室内模拟青藏高原干冷、干热的环境条件,对C60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中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通过干冷养护、干热养护与标准养护环境的对比试验表明,粉煤灰掺量在25%时为宜,同时在施工时应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气压环境对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气压试验箱模拟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气压环境,研究了环境气压对引气剂引气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气压的降低将显著削弱引气剂的引气能力,当环境气压降低至50kPa时,混凝土含气量降低约20%~49%;混凝土含气量随环境气压降低呈线性减少,初始含气量越高,随环境气压降低含气量减少速率越大;混凝土坍落度越大,其抵抗因环境气压降低造成含气量降低的能力越强.因此,在高原地区设计引气混凝土时应针对不同结构物,结合当地气压条件及引气剂类型,相较于常压情况适当增加引气剂掺量,以达到抗冻设计指标中要求的含气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发动机油品质变化的复杂过程,针对高原环境对机油的影响,对高原客运柴油发动机油进行取样,检测机油污染程度的同时进行质量指标检测,并对主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油样的大多数质量指标都在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只有碱值达到标准,粘度超标,参照国家标准,推荐合适的换油周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指标预处理的高原地下矿工作环境灰色聚类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呼吸生理、热感受和毒理学三个方面选取等效氧气浓度、热舒适有效温度、空气质量指数和粉尘浓度作为指标对高原井下的工作环境进行灰色定权聚类评价.运用模糊一致矩阵确定各指标聚类权,减少了主观经验因素.该方法考虑了高原地区的特殊情况,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高原环境下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内燃机汽车性能受高原地区海拔高度的影响,在分析海拔高度的改变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建立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分析高原环境下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通过对最佳动力性换挡规律控制参数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动力换挡规律制定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原行驶环境下,采用所提出的高原环境动力性换挡规律,明显改善了AMT汽车在高原环境行驶时的动力性能,提高了汽车高原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