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科技》2010,26(4):I0003-I0003
针对科技支撑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需求,科技部3月2日组织召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项目启动会,动员科技界积极行动,围绕国家目标发挥好科技的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万钢表示,总体上,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处理好应急集中攻关和中长期能力建设的关系,应特别重视培养和扩大国内的研究力量,全面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宏军 《科技与经济》2011,24(3):96-100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体现在对能源禀赋、传统技术、经济制度、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路径依赖上。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原有的制度安排,推动技术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等措施,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3月3日,科技部组织召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技项目启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万钢表示,总体上,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处理好应急集中攻关和中长期能力建设的关系,应特别重视培养和扩大国内的研究力量,全  相似文献   

4.
声音     
《华东科技》2011,(6):12-12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科博会主题报告,其中万钢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重大挑战,必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新秩序重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已经构成重大威胁,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缓解气候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存环境的最佳发展模式之一,已经成为各国的重大战略选择。从政策执行乏力的角度分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并希望通过加强行政执行力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对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进行了阐述,针对我国低碳经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从经济理论、国家规划、技术支撑、法律保障和人才建设方面就如何推动我国低碳经济良性、快速、有序的发展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实施应对地球气候变暖、"挽救地球"的气候生态环保工程,着力主导和制定低碳经济这一新的国际"竞技舞台"的游戏规则.中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低碳经济创新发展?这一独特的现实问题,急切地呼唤着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探究未来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及建设规律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邓爱华 《科技潮》2010,(3):26-29
低碳经济无疑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成为人类的共识。当气候变化成为新日寸代的焦点,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二方案。因此,如何减排二氧化碳的新技术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美国西肯塔基大学燃烧科学与环境技术研究所所长潘伟平,从大气污染控制、低碳技术、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的角度,探讨全球和中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及刘策。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要在适应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中把握机遇,加快业务创新,并最终推动碳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薛伟贤  肖冰 《科技与经济》2015,28(4):96-100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个过程会对我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以及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机遇。基于SWOT-AHP模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内外部环境,得出战略重心位于第四象限的结论,应积极采取ST战略,即"低碳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依托国家政策和未来绿色能源的广阔发展前途,积极应对低碳壁垒以及碳污染转移问题,促进我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各国竞相研发低碳技术,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安徽科技实力雄厚,区域创新能力位于全国前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良好的基础和空间。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对推进美好安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安徽省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通过美国、欧洲联盟等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案例,介绍了国外低碳经济的发展手段,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碳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耗竭以及国际环保立法发展等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低碳技术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考察国外利用政策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当对政策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邓爱华 《科技潮》2012,(4):52-55
低碳经济是全球共同愿景 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面对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开始,英国等欧洲国家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世界各地争相发展低碳城市.那么,从学术和理论上来讲,什么是低碳经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介绍说,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国内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不过,几乎所有为低碳经济所下的定义都指出,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杨星文  姚军 《科技信息》2011,(19):36-36
1"低碳经济"的由来 "低碳经济"一次,最早出现在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产物。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经济活动导致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长期积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康世钊 《天津科技》2010,37(3):20-22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通过分析滨海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指出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的一个综合汇报。内容包括:能源形势与挑战;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其中的六项子战略进行了阐述;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气候变化有多少质疑,中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展望;最后提出了若干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碳金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手段。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碳金融,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和提高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碳金融的产生和概念,接着论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本论述通过分析指出滨海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12,(5):8
<正>编者按如今,关于"低碳"的新概念、新政策层出不穷,这一切都源于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态环境。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并对环境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越发严重。根据气候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2000年相比必须减少85%,才能使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以前的水平相比上升不超过2℃。高于这个温升水平将会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因此,当前迫切的任务是加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低碳"毋庸置疑成为全球一致的发展方向。为此,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国情制定各自的"低碳"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