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金涛  林侃  李春花 《科技资讯》2011,(16):158-158
根据雷击的形成及入侵途径,分析了雷击对电子设备的危害,讲述克拉玛依市气象局计算机及网络防雷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论述雷击电子设备的途径及对电子设备的危害基础上,针对传统防雷,提出了提高建筑物内电子设备防雷的综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雷击发生时所产生的热效应和机械力,电效应(电磁感应、雷电波入侵)、是造成建(构)筑物及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如果建筑物及电子设备不采取防雷措施,就会遭到雷击而损坏甚至威胁到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于电子设备遭受雷击的实例,分析了其受雷击损坏的机理,针对目前一些防护设备的缺陷,提出了新的防护措施和方法,研制了了防护新产品,通过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子设备遭受雷击的实例,分析了其受雷击损坏的机理.针对目前一些防护设备的缺陷,提出了新的防护措施和方法,研制出了防护新产品,通过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筑物内含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和自动化系统等,这些电子设备很容易因雷击而遭破坏,本文从电磁兼容的角度系统的介绍了防雷设计,从电磁兼容三要素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防雷装置和措施以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的智能建筑使用大量的电子设备,而设备的耐雷水平又相当低,如果在智能建筑的各防雷区低压电源端口布设适配的SPD,可有效地防止设备遭受雷击。SPD的配置是根据对建筑物的雷击风险评估,通过计算各级最大放电电流后作出选择的。  相似文献   

8.
CATV网络遭受的雷击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占雷击的概率较小,危害范围一般也较小,可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来防避。“感应雷”占雷击的概率很大,CATV系统的电子设备受雷击损坏主要是由感应雷造成的。网络通过每一个有源器件安装一个接地体,实现整个网络的良好接地,可以有效地避免CATV网络受到损坏。本文对CATV系统的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析电子设备的防雷与接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受到雷击的实际灾害表明,在现代智能化的发展当中,传统的避雷方式已不足已适应安全防雷的需要了。经相关部门的统计,在当前的几年中,因受到雷击从而造成电子设备损失的都在巨额以上,然而造成损失的程度还处于迅速上升的趋势中。目前,造成电子设备损失的事故多有发生,但这些事故一般都在有传统避雷针或者是建筑接地完良好的情况下发发生的。因此,为了可以保证电子设备正常的运转,所以对于电子设备的防雷安全保护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数字化系统的使用日渐频繁,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有线通信设备的普及,使得设备暴露在室外的线路增长,遭受雷击的概率也增大。现代电子设备中采用集成电路的电压愈来愈低,印制板的线间距离愈来愈小,使得设备抗雷击能力愈来愈弱。因此,如何处理好高科技下的电子设备、数字化系统的防雷击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宋卫东 《科技信息》2008,(10):75-7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物内各种电子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子设备。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对建筑物内各电子设备进行防雷保护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设计的合理与否,对电子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电子设备的防雷接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大量雷击灾害证明,传统的避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筑智能化发展对防雷安全的需要。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近几年中,每年因雷击造成建筑物内通信、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的损失都在几十亿元以上。这一损失程度还在呈迅速上升趋势。近年来的许多事故都是在有传统避雷针、避雷带或建筑接地完好的情况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3.
智能建筑在设计与建造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使用需求,使用大量计算机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凭借着技术优势能够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需求,但是大量电子设备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雷击的几率。文章旨在从雷电防护技术的层面出发,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多个层面入手,对智能建筑雷电防护体系的构建方式与途径进行合理化探讨,以期减少智能建筑发生雷击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潘宇 《科技信息》2007,(16):549-Page110
一、前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各类先进的电子设备由于大量和广泛的运用,其遭受雷击危害几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变电所内电子设备,依附于处在受避雷针保护范围内的一次设备,受雷击影响概率更大。且采用传统防雷措施,其防护多有不当,应当引起重视。二、雷击危害的几种方式2.1雷的直击和绕击雷云浮在大地上空,其所带电荷拖着地表相反电荷犹如一个影子随风移动。如果途经变电所的避雷针或地表其它突出物,地电荷会导致突出物顶端电场畸变集中,产生垂直向上的迎面先导。两者相接,进入直击或绕击的主放电阶段。一次雷击主放电一般为几万安培到十几…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0—2012年宁夏雷击灾害资料,结合近5a闪电定位仪资料和多年人工雷暴观测资料,对宁夏雷击灾害的时空分布和行业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雷击灾害的空间分布集中在银川市和固原市.雷击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主要集中在7、8月份.经济损失数额大的地区为银川市和固原市.雷击灾害时空分布与宁夏平均雷暴时间分布相吻合.人员伤亡的事故主要集中在农村,而在城市环境主要是对电气电子设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一般收费站都座落在比较空旷和独立的地带,因此受到雷击的概率较高。收费站既要考虑防直击雷,又要考虑防感应雷部分,只有进行综合防雷设计,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避免遭受到雷击,从而保障站内人员和各种收费、监控系统等电子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雷电击中建筑物附近的有效截收面积Am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因子之一,目前广泛应用标准IEC62305-2规定的选取方法,计算中未考虑项目所在位置的雷电环境及项目特性,计算结果缺乏针对性。中本文从雷击建筑物附近可能产生的风险出发,分析附近雷击点的危害方式及危害程度,探讨根据工程实际确定参数Am值的一般方法,得出结论:参数Am值应在分析确定可能造成危险的雷击点的最远距离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以保证计算结果的针对性、科学性。建筑物附近的雷击点以雷电电磁脉冲的形式对内部电气电子设备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与该点雷电流强度、建筑物规模及防护措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开始迈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平台的智能化社会,各种电子、微电子设备在办公场所使用已是平常的事。但这些装备的耐过电压、过电流能力低,特别是雷电高电压侵入所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以及雷击电磁脉冲的侵入造成干扰和永久性损坏等情况,常被人们忽视。为避免或减少雷电的感应雷击对电子、微电子设备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县某银行营业点遭受雷击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怨决方案,以作交流与借鉴之用,不当之处还请广大读者辅正。  相似文献   

19.
烟叶复烤厂作为烟叶加工制作的重要工艺流程厂区,多数建在较偏僻的旷野地带,虽然厂房、办公楼不高,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频繁发生因雷击造成厂区内消控系统、安防系统及烟叶复烤电气、电子设备损毁事件。为开展烟叶复烤厂雷电灾害防御技术研究,笔者通过调查某烟叶复烤厂一次典型雷击事件,分析受灾点所在烟叶复烤厂厂区的雷电天气形势、雷电活动气候特征、受灾区域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雷灾现场勘查结果等资料,找出雷击路径和引发雷击的原因,提出烟叶复烤厂在防雷装置设计、安装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有针对性的整改要求,增强烟叶复烤厂雷电灾害防御能力,避免或减少雷击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在雷击浮顶油罐附近地面时油罐感应的强电磁过程,建立了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油罐感应雷分析模型,计算了雷击浮顶油罐附近地面时浮顶与罐壁间空气间隙的电场强度分布和雷电电场的辐射强度,分析了雷电流幅值、雷击距离和土壤电阻率对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浮顶与罐壁间空气间隙的感应电场强度随雷电流幅值和土壤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大,随雷击距离增加而减小;对于幅值30kA的雷电流,当雷击距离小于30m时油罐将隐含起火爆炸的可能性,当雷击距离小于1.2km时将可能损坏安装于油罐的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